最近中美兩國密集公布的幾項經濟數據頗受關注,彼此之間似乎存在著強烈的因果關係。
首先中國截止到3月末的外匯儲備,與前一個月相比減少了138億美元。
接下來美國財政部公布中國持有的美債,與前一個月相比,大幅度減少了273億美元。
然後我們看到這些天人民幣兌美元出現了持續的上漲,僅僅11月以來累計漲幅,就達到了1500點。
這幾項數據彼此之間有怎麼樣的聯繫呢?釋放出怎樣的信號呢?
首先我們看一看外匯儲備,10月份與9月份相比,我國的外匯儲備減少了138億美元,這與美元走強有關,但卻與人民幣的匯率下跌關係不大。
原因就在於我們的外匯儲備中,除了美元資產還有其他的非美貨幣資產,由於美元指數走強,導致其他的非美貨幣出現了下跌,因此外匯儲備中的非美貨幣資產在折算成美元之後也出現了下跌。
日元在10月份下跌1.56%,英鎊的跌幅0.38%,歐元兌美元基本上持平,跌幅最大的是加元,10月份的下跌幅度達到了2.18%,此外澳元兌美元在10月份也下跌了1.3%。
從以上數據來看,大部分的貨幣在10月份對美元都出現了下跌,這也造成了我們外匯儲備的下跌。
不過進入11月以來,美元指數的跌幅已經達到了2.84%,目前美元指數僅103.7的位置。這也意味著各國貨幣對美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升值,這將利好於我們的外匯儲備,相信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在折算美元之後,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增長。
而美元的下跌與美國沒有繼續加息有關,也與各國正在加大力度去美元化和拋售美債有關。
上周美國財政部公布了最新的月度數據,中國還在持續拋售美債,而且拋售規模越來越大,這一個月減持了273億美元的美國國債。
當然減持的不僅僅中國,連美國的盟友也在減持中,包括目前持有美債最多的日本,以及持有美債排名第3位的英國。
拋售美債並不一定就是打壓美元,如果拋售美債之後所獲得的資金購入其他的美元資產,那麼這些資金並沒有賣出美元,不會對美元形成打壓。
#優質作者榜#但問題是各國在拋售美債之後,再買入其他美元資產的可能性並不高,或者說其他的美元資產也沒有更值得配置的選項。所以資金很有可能轉換成其他貨幣,購入其他資產,這就實實在在的形成對美元匯率的打壓。巧合的是,進入11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的離岸匯率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
現在人民幣的匯率已經漲破了7.20,而且還在加速上漲中。與上個月末的收盤相比,目前的上漲幅度已經達到了1500點。
這一個走勢與去年的11月非常接近。去年在經過了大半年的波動下跌之後,也是從11月開始出現了連續三個月的大幅度上漲。
人民幣在上漲,美元在下跌,這必然導致拋售美債的力度更大,因為如果繼續持有美債,不但面臨著美元下跌的損失,還面臨著美債價格本身下跌的損失。
與此同時,我們將部分拋售美債的資金用於配置黃金,顯得戰略意義更加重要。到現在為止,央行已經連續12個月增持黃金。
黃金價格的波動並不是我們考慮的最重要因素,黃金作為基礎貨幣的地位才是最重要的。與黃金脫鉤之後的美元逐步喪失了信用,而我們不斷的增加黃金儲備,其實就是在不斷提高人民幣的信用和國際地位。
PS:既然看到了這裡,請您給本文「點贊」,感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927d0d921a23565300b2f46cc65a0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