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儲能布局加速,「隔牆售電」急需破題

2024-05-22   澎湃新聞

新型儲能越來越具有經濟性優勢,國家按下發展「加速鍵」。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發展新型儲能」。《「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到2030年,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

新型儲能指的是在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儲能技術。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所可再生中心副主任陶冶認為,新型儲能本質是解決發電供需不平衡的問題,在以新能源為核心的新型電力系統中,可起到削峰填谷、增強電網穩定性和應急供電等多重作用。

新型儲能前景廣闊,如何建才能提高新能源效率?又該如何激發項目建設的積極性?

落實「源網荷儲一體化」

隨著「看天吃飯」的風光等新能源快速發展,其間歇性、波動性會對電網安全帶來一定影響,急需儲能進行穩定調節。

儲能的主要作用,因地區的新能源富集程度而有所不同。風光資源較為豐富的西北地區,存在「棄風棄光」的問題,儲能有利於消納當地新能源。西北地區成為中國新型儲能發展最快的地區,已投運新型儲能裝機占比29.2%。而在經濟較發達但新能源相對匱乏的地區,儲能主要解決的是經濟性問題,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張智剛、清華大學機電系教授康重慶在合作的中指出,在電網保障消納基礎上,通過源網荷儲一體化、多能互補等途徑,可實現電源、電網、用戶、儲能各類市場主體共同承擔清潔能源消納責任。現有電力系統必須轉向「適應強不確定性的源網荷儲協同互動」模式。

通過優化整合本地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資源,以先進技術突破和體制機制創新為支撐,「源網荷儲一體化」是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路徑的一環。2021年2月,將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作為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積極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電力系統。

企業何時進行光伏發電,何時該儲能或放電?電量又應如何調控?智能微電網對靈活調節「源網荷儲」起著重要作用。上海安悅節能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新紅談到,藉助智能微電網這一數字化手段,源網荷儲一體化能幫助企業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用能費用,減少碳排放。比如,通過人工智慧的大數據分析,可進行用能預測;企業能源控制中心藉此制定用能設備策略,實現「源荷」聯動。此外,數字化手段可量化能源效率提升效果,有助於解決中的計量問題帶來的企業扯皮現象。

但在「源網荷儲一體化」的實際落地中,企業面臨投資壓力。據了解,光伏、儲能的投建,一般都由第三方完成實施。趙新紅觀察到,由於光伏發電、大型儲能項目投資動輒上千萬元,企業對能源穩定性方面存在疑慮,擔心設備更新的不確定性影響正常生產,因此更為謹慎。

破題「隔牆售電」

源網荷儲一體化,解決的是新能源效率問題。「隔牆售電」有利於分布式能源就近消納,通過提高能源利用率,帶來項目收益。

「隔牆售電」指的是,通過分布式發電實現市場化交易,即允許分布式能源項目通過配電網將電力直接銷售給周邊能源消費者。這一交易模式主要針對配電網內的特定區域。就近企業之間的分布式電力交易,一般需要發電企業搭建專線,直接供電給用電企業。因此,「隔牆售電」技術上可行,受區域限制,主要成本投入在專線上,難在從政策到項目的實際落地。

其實,國家政策層面早有導向。2017年,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允許分布式發電項目單位與配電網內就近電力用戶進行電力交易。2019年,兩部門聯合公布了首批26個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其中有6個落在江蘇。

江蘇從政策到項目落地都走在前面。作為首個省級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的規範性文件,2019年,正式發布。2020年,發布,推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規範化落地。2024年5月9日,又提出,在符合電力規劃布局和電網安全運行條件的前提下,擴大實施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

該項實施方案的出台,是結合項目落地的經驗而來。此前,2023年4月,在江蘇省的蘇州工業園區,已落地投運「一對多」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項目。該項目總裝機約12兆瓦,預計年均發電量1223萬千瓦時,可直接出售給同在一個110千伏變電站內的用電企業,實現就近消納。這意味著「隔牆售電」取得突破性進展。

儘管如此,近年來各地「隔牆售電」的試點,整體進展並不順利,分布式電力交易雙方和電網企業間的利益分配等核心問題成為關鍵難點

為此,2024年上海「兩會」期間,作為人大代表,上海艾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朱柯丁提出議案,建議制定《上海市工商業儲能條例》,希望積極探索隔牆售電落地模式。他認為,為隔牆售電提供法律依據和政策指導,可確保隔牆售電的高效執行,包括明確稅收、接入、交易等技術標準和操作流程,鼓勵分布式項目向同一變電台區的符合政策和條件的電力用戶直接售電,電價由供用電雙方協商,簽訂能源服務協議,電網企業負責輸電和電費結算。他建議,在選定的區域或工業園區內實施隔牆售電,儘快制定實施細則,打通最後一公里。

要想用好新能源,新型儲能建設不僅要通過數字化手段提高能源效率,充分發揮儲能在源網荷儲一體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時,要破除政策機制實際落地的阻礙。進一步放開「隔牆售電」政策,能讓企業在分布式發電就近市場交易中獲取更多收益,有利於新能源項目投資,極大推動節能降碳

--------

城市因集聚而誕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環境、習俗風氣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觀察,聚焦公共政策,回應公眾關切,探討城市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