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你知道大灣區有多少美食類的老字號嗎?
鮮美嫩滑的雙皮奶,可入膳可入藥的新會陳皮,鮮亮誘人的燒臘,各式各樣的點心……大灣區的歷史與風味便藏在這一道道平常而又美味的食物之中。
在大灣區廣東9市87個老字號中,食品類老字號有59個,占比達到67%。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也有眾多與美食有關的老字號。想要吃最正宗的大灣區美食,不妨跟著老字號去打卡!
豐富多彩的美食美酒老字號
大灣區人們每天的生活,從一杯早茶開始。
但重要的不是茶,而是那一盤盤各式各樣的點心。叉燒包、奶黃包、流沙包、蓮蓉包、蘿蔔糕、紅棗糕、薑汁糕、馬拉糕、黃金糕......還有種類繁多的酥類餃類以及糯米雞、豉汁蒸排骨、鮑汁鳳爪、腸粉、及第粥、皮蛋瘦肉粥、豬腳姜......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吃早茶,當然是要去茶樓、酒家,除了我們之前提到的陶陶居、廣州酒家等中華老字號,還有不少老字號,比如佛山的得心齋、廣州的新興家喻,都是「嘆早茶」的好去處。
「食在廣州,廚出鳳城」。順德是廣東美食的發源地,有14個食品有關的老字號,僅次於廣州。
做法考究的粵式甜品仁信雙皮奶,順德名菜中的「貴族」、皮爽肉滑的均安蒸豬;傳統糕點小吃、已成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倫教糕;以薄、軟、滑、爽為特色的陳村粉......在順德,可以隨時隨地開啟美食之旅。
不止是順德,來自肇慶寓意生活「蒸蒸日上」的裹香黃、皇中皇、桂城華記裹蒸等老字號裹蒸粽,被港澳知名人士美食專欄作家蔡瀾譽為「以腸為王」的銀記腸粉店,香港美心、灣仔碼頭,澳門英記餅、鉅記餅家.......以及內地城市的公興隆、樵園、港三元、嘉士利、南苑月、菊城等老字號都是糕點類、點心類的知名品牌。
「朋友來了有好酒」,熱情好客的大灣區不僅有各式美食,還有許多本地美酒:雙喜啤酒、廣式菠蘿啤、滿婗傳釀、溫泉三花酒、肄江牌雙蒸酒、關馥園醬酒、山田牌米酒。
這些不僅都是知名的老字號,而且囊括了不同的酒類:啤酒、醬酒、娘酒、米酒......無論你想品嘗哪一種酒,都可以開懷暢飲。
廣式腊味,承包大灣區人們的味蕾記憶
白切雞、魚生、乳鴿、清炒菜心、白灼蝦.......老廣們對於原汁原味的食物都有著天然的熱愛。但略有點重口味的腊味,也是大灣區人們的心頭好。
「秋風起,食腊味」,其實不止是秋天,燒臘是這裡人們日常餐食中必不可少的一份美味。對於身在異國他鄉的老廣們來說,腊味更是藏在味蕾最深處的記憶。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嶺南地區濕熱的氣候使得肉類容易變質,古人們便將肉類製成腊味便於存放。據說,唐宋時,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到廣州經商帶來了灌腸食品,本地人結合灌腸與當地腌制肉食的方法,創造了具有特色的臘腸。廣東是著名的僑鄉,外出的人們也將腊味帶到了全球各地。
京東數據顯示,2021年春節期間,廣東腊味的銷量比2020年增長了30%,比2019年翻了一番。中山黃圃鎮,是廣式腊味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全國最大的廣式腊味的生產基地。黃圃鎮腊味加工企業達到100多家,2020年黃圃鎮腊味總體銷量約3.2萬噸左右,產值約19億元。
大灣區有眾多知名的腊味老字號,比如與一段美好的愛情有關的矮仔腸,有著「廣州乳豬第一家」美名的孔旺記,創製出獨具特色的「香化鴨潤肝腸」的八百載,還有滄州、元棧、榮業、旗峰等。如若去到香港、澳門,錦祥號腊味 、陶園臘腸、榮華臘腸、鳳城腊味......也非常值得一試或者作為手信帶回家。
新會陳皮:一塊果皮撐起百億市場
「一兩陳皮一兩金,百年陳皮勝黃金。」
根據2022年3月公布的《新會陳皮標準干倉陳皮價目表》:3年原枝柑陳皮市價每斤790元-2710元,5年期原枝柑陳皮市價每斤1240元-4000元。一塊小小的果皮為何能夠賣出如此高價?
「新會陳皮」,是江門市新會區特產,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新會陳皮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入藥已有700多年歷史。清康熙《本草蓬源》中便有「桔皮苦辛溫無毒,產粵東,新會,陳久者良」的記錄。清代大醫師葉天士所開的藥方「二陳湯」,會特別註明「新會皮」。早在宋代,新會陳皮就已成為南北貿易的「廣貨」之一。
新會陳皮不僅能入藥,更能變裝成柑茶、陳皮菜、陳皮酒、陳皮零食,橫跨藥、食等不同領域。新寶堂、廣盛堂是知名的新會陳皮老字號。
2021中國品牌·區域農業產業品牌影響力指數中,新會陳皮高居廣東省第一、全國第六。2021年,新會陳皮全產業鏈營收約140億元。
廣東調味品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二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糖」。再優質的原料、高超的廚藝,沒有調味品的加持,都會黯然失色。艾媒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調味品行業市場規模達到3950億元。
中國調味品協會信息大數據中心聯合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共同發布的《2021年調味品行業工商大數據報告》顯示:截止2021年底,調味品在業存續企業為419671家,廣東以39534家排名第二。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除了知名的中華老字號海天等,還有老字號李錦記、香滿源、珠江橋、、嘉美樂、廣合等著名調味品企業,這些企業都有著悠久的歷史。
比如李錦記創辦於1888年,當年其創始人李錦裳於廣東省珠海南水鎮發明蚝油,創立李錦記。歷經133年的持續發展,李錦記已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醬料王國。官網資料顯示,李錦記總部設於中國香港,但在美國、馬來西亞以及新會、黃埔等地設立生產基地,僅新會區七堡鎮的廠房占地便達到2000畝。
儘管大灣區擁有眾多食品老字號,但是對於這裡的人們來說,還有許多藏在街頭巷角的美食雖然沒有被評定為老字號,卻也是大灣區的經典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