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華區入選!全國健康縣區建設優秀案例公布

2023-07-13     石家莊裕華發布

原標題:裕華區入選!全國健康縣區建設優秀案例公布

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愛衛辦日前公布了2022年度全國健康縣區建設優秀案例徵集情況和典型經驗結果,裕華區案例《建好學、住、養三陣地 護衛生命健康全過程》成功入選全國健康縣區建設優秀案例。

為持續推進全國健康縣區建設工作,2022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愛衛辦聯合開展了健康縣區建設優秀案例徵集活動。 各省份按照《健康縣區建設規範(試行)》要求組織遴選,認真把關,共推薦健康縣區建設優秀案例81個,裕華區成功入選。

建好學、住、養三陣地 護衛生命健康全過程——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健康縣區建設案例

一、總體情況

裕華區是2001年3月21日石家莊市區劃調整後成立的新區。地處河北省中南部平原,石家莊市區東南部,面積60.8平方千米,是國務院批准的省會城市發展的主導方向和重點區域。常住人口771255人,下轄9個街道、1個鎮,112個社區。2019年,石家莊市裕華區被納入河北省第二批省級健康促進縣區試點,在健康裕華建設工作中,區委區政府以中小學校、居民社區、轄區醫院為重點,結合不同領域、不同年齡階段人群特點,針對性打磨校園文化沁潤、社區環境提升、醫院病患護理幾個精品項目,將培育青少年思想意識、引導成年人行為模式、健全年老者助養渠道貫穿於各級各部門日常工作,努力實現對轄區居民生命全過程的健康護衛,2021年,裕華區通過省級評估驗收,被確定為「河北省健康促進區」。

二、特色亮點

(一)傳統文化植根校園,健康理念滋養學子。一是讓中醫文化深耕校園。衛健部門和教育部門聯合,精心設計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的具體內容,選取試點學校。在試點學校開展中草藥種植、中醫保健適宜技術學習、常用穴位的認識,以及走進中草藥種植基地,走進中藥房等活動。在學校內種植中草藥60餘種,150餘個種植箱,開展實踐活動60餘次。為加大科普宣傳,設計製作有關中醫人物、中草藥知識、常用穴位、食療知識內容的四種撲克牌,將文化與娛樂相結合;在有條件的試點學校設置「小小中醫博物館」,展示中草藥標本70餘種,以及中醫常用器物和中醫挂圖。聘請中醫專家走進校園,和學生們互動交流,為學校教師和學生家長進行專題講座25次,擴大中醫藥知識的受眾面。二是傳承非遺藝術陶冶情操。井陘拉花、河北梆子、墩繡都是極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裕華區將這些寶貴的文化引入音樂專題課堂、課間音樂,系統化、長期性開設相關課程、舉辦大型比賽,將傳統藝術根植少年心中,讓孩子們從小在唱念做打中實實在在地品味地方民間藝術,強身健體、愉悅精神。三是推廣中華武術強健體魄。學校課間操演練的是根據五禽戲和八段錦改編的武術體操,不僅形體姿態優美,而且極大地提升了強身健體功能。近50%的學校開設太極專業課,成立太極拳小隊、太極扇小隊。校園冰雪運動、足球、桌球、籃球、游泳等為特色的學校體育品牌,確保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95%以上學生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等級。四是開展冰雪運動增添樂趣。打造了7所國家級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10所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奧林匹克示範校,全區49所學校全部實現冰雪運動進課堂,在全省首創「歡樂冰雪、暢享裕華」青少年冰雪展示體驗日活動。

(二)社區建設提質升級,健康場景貼身相伴。一是完善基礎設施。將健康促進工作納入雙創、文體、教育、城建、環保等多個領域進行統籌安排,投入資金上億元,加強城市綠道、健身公園、健身步道、社區文體廣場和健身場館建設,先後建成健康主題公園3個、健康步道3條、健康小屋53個、健康宣傳一條街3條、冰雪輪滑場館7個,冰壺基地10個,群眾晨晚練站點300多個。打造以體育公園、世紀公園、希望綠洲公園、東環公園、石門公園、龍卡公園為核心,各新型社區健身場所星羅棋布的健身環境,進一步完善城區「15分鐘健身圈」。持續開展「提質增綠」行動,新增綠地面積116.8萬平米,綠化覆蓋率等各項指標位於全市前列。城區環境更加綠色生態、宜居宜業宜游,健康城區魅力不斷彰顯。二是實施污染治理。結合城市雙創,進一步改善環境提升品質。整治取締165家「散亂污」企業,狠抓揚塵治理,嚴管在建工地,道路保潔實現「以克論凈」,PM2.5平均濃度累計下降接近40%,空氣品質綜合指數連續四年位居市內區首位。完成方村雨水坑和南位排水溝黑臭水體整治,嚴格涉水企業排放,水質監測斷面穩定達標,區管28座公廁全部達到三類公廁以上標準,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規範化管理現場會在我區召開。三是保障餐飲安全。對餐飲經營、食品流通、食品生產等環節開展專項整治,食品監督抽檢合格率達到國家要求,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強力推進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和自備井關停,生活飲用水水質合格率達到100%。四是開展健身活動。全區共建立群眾健身團隊130餘支,配備體育運動指導員1750名,開展「健身365」品牌賽事活動120餘場,打造了太極拳、健身展演、桌球等五大區級體育賽事品牌,滿足了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開展工間操活動,連續4年舉辦「萬步有約職業人群健走激勵大獎賽」,全民健身活動常態化開展。組織1000餘個家庭開展冰壺項目培訓,發放了總價值200萬的冰雪運動體驗券。舉辦各種冰雪賽事展演100餘場,直接間接帶動30餘萬群眾上冰雪,占全區總人數的53.6%,為全民健康增光添彩。

(三)醫養服務日臻完善,政府助老排憂解難。一是完成基層隊伍轉型。建立以原計生專干、育齡婦女小組長為主體,退休醫務人員、教師和社區老黨員、老幹部等為補充的健康指導員隊伍,完善人員招募、業務培訓、登記認證、考核評估等長效管理機制,健康指導員統一分片到樓、包干到戶,從預防保健、家庭急救、中醫養生、健康運動、合理飲食等方面,對群眾進行健康宣傳和基本保健技能指導。二是促進家庭醫生簽約。在全市率先推行手機家庭醫生簽約系統,組建140支「家庭醫生團隊」,簽約人數達到26.5萬人。加強精細化管理,做到簽約一人、履約一人、做實一人,紮實做好健康體檢、電話回訪和諮詢服務,為全區近50%的家庭保健護航。三是強化慢性疾病管理。依託社區健康教育活動陣地,組建「高血壓防控小組」、「糖尿病友防控小組」等健康管理分類指導小組,開展組織靈活、針對性強的小組活動,讓群眾享有便捷高效、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務。四是落實「助老安康工程」。以改善民生、助老惠老為目標,區政府每年籌資50萬元,為全區老年人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在裕華區,凡是年滿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因意外導致身體受到傷害,均可憑在二級以上醫院治療產生的費用票證,獲得保險公司一定額度的賠付。入保費用由區政府統一支付,群眾無需出錢投保,一旦發生意外,直接報案獲取賠付保障。擁有多份保單者,可自主選擇優先賠付險種,不因個人未繳費用而受到任何限制。五是打造醫養服務品牌。積極探索「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社會養老服務模式。全區10所民辦養老機構全部實現醫養結合,通過與醫療機構簽約服務的形式,開通預約就診綠色通道,定期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巡診、健康管理、保健諮詢、預約就診、急診急救等服務,滿足老年人「既能享受託老,又能獲得醫療保健」的復合式需求。積極探索中醫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新模式,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醫堂」特色優勢,為養老人員提供中醫藥養生保健、中醫體檢、中醫藥文化知識宣傳和中醫藥診療服務,促進「中醫藥+養老」深度融合。六是探索安寧療護模式。轄區內的老年病醫院在全省公立醫院中率先成立「安寧療護」特色科室,平安醫院在全市率先開設「安寧療護中心」,設置疼痛科、腫瘤內科、臨終關懷科等相關科室,成立了一支由心理諮詢師、營養師、醫護人員、志願者等組成的"安寧療護"專業護理團隊。由經驗豐富的護理團隊為老人提供人性化的護理服務。建立完善安寧療護多學科服務模式,為疾病終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症狀控制、舒適照護等服務,對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裕華區將繼續以習近平總書記「健康中國」發展戰略為工作指南,同創建國家文明城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同安排、同部署,夯實現有基礎,堅持實幹至上、行動至上、落實至上、效果至上,持續發力,積極構築資源共享、軟硬並舉、健康和諧的新格局。一是繼續打造高端精品「健康場所」,塑造益於群眾健身鍛鍊、精神愉悅的生活環境。二是廣泛傳播親民有效便於操作的「健康知識」,正確指導群眾強身健體,自我保健。三是進一步營造科學文明健康樂觀的文化氛圍,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健康觀、人生觀。提升個人健康意識,突出中醫養生文化宣傳,徹底使群眾思想由治已病向養生保健治未病轉變。四是整體提升群眾個人小環境、身邊醫療硬環境和生活大環境的質量水平,使群眾生活無憂、看病不愁、身心愉悅,從而改善群眾的健康水平和生活幸福感,為實現「健康裕華」新局面作出切實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813d26f8cf7ea379ef92ea68588a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