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請假回家探親,假期快結束,這句話讓父親含恨離世

2020-01-11     母嬰期刊

小潘是個大山里來的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之後就在大城市裡打拚,一晃八年過去,他在大城市裡雖說不是功成名就,但也有些眉目,目前是一家大公司的中層管理,也按揭買了一套房,只是還沒有結婚,這八年也沒有回過家,家鄉的山山水水在他的記憶里已有些淡忘了,是啊,城市裡燈紅酒綠,人來人往,過得是人間天堂般的日子,這一切對於家鄉的父老鄉親是想也不敢想的,這個本來很樸實的小潘就這樣在城市的圍牆裡淡漠了那個叫做「淳樸」的東西。

正當小潘過得順風順水的時候,打到公司的一個電話擾亂了他的日常生活,原來是老父親已病重,正當彌留之際,家裡看實在不行了,就給他打了電話,再說,老人家最挂念的就是他這個八年未曾謀面的兒子,公司領導得知消息,就給了他七天假,讓他回家探親。

到了家裡,一切是那樣熟悉又陌生,可小潘的心卻怎麼也融不進去,他象徵性地看了看老父親,心裡卻很焦急,他牽掛著城市裡的生活,可也許是老人見了兒子,病情竟好些,一天兩天過去了,轉眼七天了,小潘實在無法忍受,就到了父親病榻前,似乎是催促著說:「你到底還斷不斷氣?我只有七天喪假」。老父親一聽,如五雷轟頂,他萬萬沒想到自己親手帶大的兒子說出此話,不由得老淚縱橫,痛心疾首,長嘆一口氣,與世長辭了。

怎樣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我國是個文化大國,幾千年的禮教里就有一條是「重孝道」,許多封建文化是應該摒棄的,可這一條卻是值得發揚的。烏鴉尚知反哺之義,何況人乎?誰都是父母生養的,成長的路上磕磕絆絆,有幾個一帆風順的?父母賦予的心血豈止萬千,我覺得作為一個人,最起碼的就是成年之後,能讓自己的父母過上好日子。你養我小,我養你老。

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一個人如果連最起碼的孝道都做不到,那可擔重任、走遠方。最難忘是父母的養育恩情,這是從兒時起就應懂的道理,自上幼兒園,老師在這方面就諄諄教導,一直到上大學,導師們也在培育孝順父母的學生。不管在哪兒,一個人忘記了父母就等於忘本,是會被人唾棄的。

怎樣培養一個孝順的孩子

首先,要從自我做起。你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你的孩子是不會孝順你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行為的樣板,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想有什麼樣的圖畫,就看父母怎麼畫。做一個孝順老人的兒女,這是最起碼的。其次,要注重孩子平時的道德教育,一個品德高尚的孩子自然就會孝順父母,因為他知道,「孝」為德之本。然後,就是清潔孩子的交友人群,凡是在家裡橫行霸道、在外蠻不講理的朋友不要交,這樣的朋友德行很差,以防孩子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領著孩子到了誤區,從而影響孩子的品性,以至不孝。

小潘的例子其實不是極端,現在的年輕人有時會在現實生活里迷失自己,但說白了,還是最基礎的人品有問題,有時候跟家教也不是一點關係沒有,所以說,要想有一個孝順的孩子,家庭教育是首當其衝的。尊敬的各位朋友,您們說呢?(作者:ljp08)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7PGmG8BxtCz63RLYzm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