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杭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一次新聞發布會召開。市衛健委黨委委員、二級巡視員施長友,市生態環境局督查專員駱榮強,濱江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姜永柱出席介紹疫情防控工作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關於杭州市疫情及診治情況
【全市疫情】2月5日0-24時,全市新增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0例,其中:蕭山區4例,下城區、錢塘新區、餘杭區、富陽區、建德市、桐廬縣各1例。新增重症2例,原有重症病例轉輕症4例,治癒出院8例。截至2月5日24時,全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51例。累計治癒出院16例(含紹興病人1例)。
所有病例均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隔離治療,除現有的10例重症病例(其中危重3例)外,其餘病例病情均穩定。全市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2265人,已解除醫學隔離或診斷為疑似/確診病例655人,尚有1610人正在接受集中隔離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介入】在病人的醫療救治過程中,杭州堅持中西醫並重、相互協同。1月22日,市衛健委成立了由6名省級名中醫和3名中醫學科帶頭人組成的「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專家組並進駐市西溪醫院,省級名中醫林勝友常駐市西溪醫院,強化中西醫治療工作。
針對案例實際,專家組與市西溪醫院專家結合患者的中醫症候形成了3個中藥處方,即疑似病人方(1號方)、新冠肺炎初期方(2號方)、新冠肺炎中期方(3號方),供臨床治療使用。
目前,我市1家市級、2家區級定點醫院所收治的104位確診病人中,98%的病人通過中醫師辨證施治服用中藥湯劑,還有20例加服中成藥,大部分病人經中西醫結合治療後在乏力、咳嗽、發熱、喘促及影像學等方面有較好的改善,已有8例確診病人經中西醫結合積極治療痊癒出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同時,對疑似病人也採用中藥預防性干預,以儘量減少發病率和減輕發病症狀。
關於濱江區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濱江區疫情通報】截至2月6日8:00,濱江區累計確診病例4例;密切接觸隔離觀察人員27人,累計39人。涉重點地區返回人員居家隔離3173戶7456人(不含解除隔離426戶914人),集中隔離47人。
【760個專班不留死角】1月22日,濱江成立區防控疫情指揮部,建立760個基層防控工作專班,涵蓋了每個小區、學校、園區、樓宇、工地、過渡房、農貿市場、大型商場,紮實推進網格化管理,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見底窮盡」。另外,建立了區四套班子領導指導包干社區、街道幹部包社區、社區幹部包小區、小區黨員(樓道長)包樓道的工作體系,層層壓實責任。
【網格化管理,全面排查】對全區所有的居民小區、企業園區、建築工地、高教園區,開展逐樓逐戶地毯式排查。
在居民小區方面,已排查161個小區,包含86個商品房, 40個安置房,34個過渡房和1個城市新農村,已排查超40萬人次。在企業園區方面,已排查372個樓宇(園區),累計排摸1885家企業,近8.2萬員工。
在建築工地方面,已排查建設項目工地134個,春節期間留守施工人員約998名,節前離開工地人員約為11000人,目前已暫緩復工。在高教園區方面,已排查教職工5000人,學生5萬人,明確近期不得返校。
【實施「五嚴五必查」防控措施】「五嚴」:嚴管小區、嚴禁聚集、嚴管出門、嚴格主體責任、嚴格報備管控;「五必查」:企業必查(2月9日24時前,除經批准同意的企業外,其他企業一律不得開(復)工);戶戶必查;車輛必查;返回必查;黨員幹部履職盡責必查。
【加強居家隔離,加大集中隔離】加強居家隔離,通過技防+人防+物防、群防+聯防實現防控無死角。並加大集中隔離,已經設置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2個,可隔離觀察210名人員,對密接人員、涉疫情重點區域人員,以及不配合居家隔離人員實行集中隔離,現已集中隔離47人,堅決防止因為工作不到位而導致二次感染三次感染現象的發生。
現場記者提問
提問1:濱江作為高新區,如何發揮優勢,做好智慧防控?
濱江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姜永柱答:我們利用好智慧防控優勢,做好樓宇、小區的防控,居民可以通過app隨時查看工地,小區的的防控情況,隨時應對突發情況。
提問2:市民使用的口罩用完如何處理?
市生態環境局督查專員駱榮強答:城管部門在小區門口設有專門垃圾桶,由生態環境局收集處理,殺菌後送往垃圾處理廠進行高溫焚燒。
提問3:濱江外來人口眾多,如何做好防控?
濱江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姜永柱答:新濱江人對於濱江的建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但是在目前這個特殊時期,為了做好防控,我們呼籲來杭的人員,做好居家隔離,對於沒有返杭的新濱江人,通過房東勸止他們暫時不要返杭。目前暫停濱江的小區房租住業務。
提問4:產生醫療廢物如何處理?
市生態環境局督查專員駱榮強答:處置嚴格按照國家規範,收集運輸處理處置,確保及時高效無害化處置,按照影響和危害等級,常規醫療廢物:收集運輸到處置單位化學處理後,破碎焚燒;發熱門診廢物:包裝運輸到處置單位到制定區域,外包裝消毒後,破碎和高溫焚燒;疑似及確診病例醫療廢物:外包裝上貼有新冠標誌,由專人專箱專車專線運輸到處置單位,卸載到獨立隔離區和消毒櫃,延長消毒時間,再破碎和焚燒。目前已產生982.6噸醫療廢物,已全部處置,做到應收盡收,日結日清。
每日商報記者 汪琦 王然
值班編輯:章丹丹
每日商報(ID:hzmrsb)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74cHXABgx9BqZZIW_w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