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回首五屆奧運會經歷 熱愛與自律讓他從優秀走向偉大

2024-10-07     搜狐體育

「在奧運會開幕式上擔任中國體育代表團的旗手,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其榮耀不亞於贏得一枚奧運會金牌!」時隔一個多月之後再回憶起巴黎奧運會上的點點滴滴,中國桌球隊選手、歐米茄名人大使馬龍依然心潮澎湃。對於這位曾經以不同身份參與了五屆奧運會贏下六金的史上最佳球員來說,每次參賽都有不同的感受和經歷。

「2008年的時候我是陪練,首次現場感受到了奧運會的氣氛,這為我接下來再上場提供了一定的經驗;四年後在倫敦,自己首次以運動員的身份參加了奧運會,這是實現我成為奧運冠軍這樣一個夢想的舞台,」馬龍表示,當時在和隊友一道贏下男子團體冠軍之後,個人的第一個夢想完成了,「接下來在里約的時候我有機會參加單打,又完成了贏得男單金牌的願望。對於一名桌球運動員來說,能夠實現大滿貫是非常圓滿的結局了,因為我一直希望能夠成為像孔令輝、劉國梁那樣的傳奇運動員。贏下男單之後,作為隊里的第一單打,我就想著團體更不能輸。儘管中間碰到了一些挫折,但最終我還是在里約奧運會上拿到了雙金,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感到驕傲的時刻。」

對於馬龍來說,東京奧運會的經歷可以說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一方面由於疫情的原因賽事推遲一年舉行,賽場內也看不到觀眾;另一方面,2021年的時候馬龍已經32歲了,「當時真的沒有想到能夠拿到單打金牌,畢竟在桌球男線上,之前是沒有人能夠蟬聯這個冠軍的,」回憶起三年前參戰奧運會的心態,馬龍用了四個字:放手一搏。「當時想著這可能是我最後一屆奧運會了,也正是因為這種心態,讓自己可以發揮得更好一些。」

時間飛逝,似乎就在一轉眼間,今年,馬龍又一次站在了奧運會的賽場上,這一次他只參加團體比賽。「很高興有機會能夠參加巴黎奧運會,應該說團體比賽確實比單打壓力要小很多,畢竟我們是三個人一起戰鬥,」馬龍表示。此外他也指出,從抵達法國到自己正式上場這二十天的時間,其實是非常難熬的一個階段,「這期間雖然我沒有比賽,但訓練和看隊友打球都是一種消耗,所以這個階段也要儲存好體力、精力;另外就是登場之後要迅速投入到比賽中,畢竟團體賽每場都是淘汰賽。總之每天都要把控住節奏,為接下來的比賽做好準備。」

在現場見證了樊振東成為新的奧運會男單冠軍後,北京時間8月9日,馬龍和王楚欽、樊振東攜手幫助中國男團實現了在這個項目上的五連冠。「非常開心,」表露了心情之後,低調的馬龍謙虛地說,「現在都說我拿到了奧運會六枚金牌,但其實這裡面有兩塊是個人金牌,其他四塊都是屬於團隊的,我只是有幸能夠跟大家一起拿到這些金牌。」

應該說,在名將如雲的中國桌球隊中,馬龍的經歷是非常獨特的:他不僅僅是歷史上贏得奧運會金牌最多的運動員,也是最終登頂的所有球員中年齡最長、參加屆數最多的選手。在「長江後浪推前浪、出名要趁早」的國乒,他這樣常青樹一般的存在可以說是唯一的。「能夠長期保持高水平的競技狀態,自律是非常重要的。運動員年輕的時候身體好,有更強烈的向上的慾望。當到了一定的年齡段後如果還想繼續保持這種態勢的話,確實會面對很多挑戰和困難。首先是技術的不斷更新,另外也有年輕運動員發起的挑戰,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看自己還有沒有對運動項目的追求。」

所謂「熱愛可抵萬難」,馬龍用實際行動完美詮釋了這句話。事實上,在追求的指引下,作為歐米茄名人大使,他對於時間的感悟和理解也有自己的非凡之處,「時間,說大可以很大,說小可以很小,」馬龍意味深長地說,「如果按照快節奏來說,比賽中我們每一秒鐘都可以打好幾下球,而每一板球都可能決定這分的歸屬,每一分又可能決定這一局、這一場的勝負,對於球員的整個職業生涯來說都有可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如果慢一點來講,作為運動員我經歷了五屆奧運會、打了四屆。以一名桌球運動員來說,20年的職業生涯算是比較長的周期了。就像歐米茄一樣,作為奧運正式計時,這一品牌跟奧運會合作有將近百年的歷史,」馬龍進一步指出,「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當下,這樣就可以把自己的職業生涯拉得更長了。」

結束了巴黎奧運會之旅後,馬龍選擇休整一段時間後亮相在家門口舉行的WTT中國大滿貫。作為一名北京運動員,他已經有十五年的時間沒有在中國首都打過國際比賽了,「最近一次參賽還是2009年的歐亞對抗賽,這次大滿貫落戶在北京,我還是想體驗一下的。希望在現在這個年齡和階段,我能夠真正輕鬆地享受一次在家鄉比賽的感覺,」馬龍最後笑著對記者說。(搜狐體育 郭健/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6cf6c161e3a267ef48841c1e616c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