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金銀幣上的「四靈」

2019-09-03   紫軒藏品

《禮記·禮運》:「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四靈是中國吉祥文化中久負盛名的神物,是祥瑞的象徵。龍、鳳、麒麟目前只存在於神話傳說中,龜是實實在在的動物,但能與龍、鳳、麒麟並列的龜,也不是普通的烏龜,而是壽命長且具有神力的靈龜,如馱碑的贔屓、被女媧砍斷四條腿撐天的神鰲、真武大帝座下二將之一的龜將、背著息壤幫助大禹治水的玄龜等。

中國貴金屬紀念幣上有「四靈」的形象,龍最為多見,其次是麒麟,再次是鳳凰,龜則很少見,筆者只在1987中國丁卯(兔)年金銀幣正面圖案上發現了龜的蹤跡。「黃鶴樓」前立著一尊銅像,兩隻仙鶴站在龜蛇身上,龜僅露此一面,卻幸而湊齊了「四靈」。

飛龍在天: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十二生肖之一。中國人民銀行共發行過1988年、2000年和2012年三輪龍年生肖紀念幣。第一輪和第二輪生肖紀念幣上,十一個生肖均取自大師的畫作,而龍則例外,幣面圖案主要取自「九龍壁」或其他建築、器物等。這或許因為龍是虛構的神物,無法判斷畫技的好壞,而且龍代表封建皇權,弄不好會惹麻煩,所以從古至今,畫龍的大師少之又少,張僧繇「畫龍點睛」也只是人們杜撰的傳說而已。


龍與鳳、馬、虎可以組成龍鳳呈祥、龍馬精神、龍騰虎躍等美好寓意的成語,但若以一龍一虎表現「龍騰虎躍」,則容易給人「龍爭虎鬥」的印象,缺了祥和之氣,所以中國人很少把一龍一虎視為吉祥圖案,而龍與鳳、龍與馬搭配的吉祥圖案則比較常見。1990年「龍鳳」紀念幣上,一龍一鳳盤旋飛舞,寓意「龍鳳呈祥」,多用於形容男女婚配的喜慶之事。1992年「龍馬」紀念幣上,一龍一馬飛騰跳躍,詮釋了「龍馬精神」的內涵,展現了中國人拼搏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古代帝王被稱為真龍天子,龍的形象遍布皇宮內外。龍作為帝王的象徵,在1995年黃河文化(第1組)「黃帝」銀幣、「大禹」銀幣和1997年《三國演義》(第3組)「孫權」銀幣上都曾出現過。黃帝和大禹身後都有一條長著翅膀的應龍,應龍在黃帝打敗蚩尤以及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立下大功。黃帝和大禹同是部落聯盟首領,相當於後世的帝王,以龍作陪襯理所應當。孫權的身後飛舞著兩條龍,暗喻孫權也是真龍天子。孫權統領江東幾十年,韜光養晦,厚積薄發,當實力足以與魏、蜀相抗衡時,才正式稱帝。



龍雖然是很厲害的神物,卻也有被欺凌和馴服的時候。2002 年中國民間神話故事(第2組)「哪吒鬧海」5盎司銀幣上,東海龍王被哪吒打得現了原形,縮頭蜷身,連連求饒。2003年《西遊記》(第1組)「龍宮借寶」銀幣上,東海龍王引孫悟空去看定海神針,本以為孫悟空拿不動,結果自己丟了面子又折了神鐵,有苦說不出。「大鬧天宮」金幣上,孫悟空力戰四大天王的法寶,其中一條蛇身龍頭之物,在金箍棒下無處遁形。2005年《西遊記》(第3組)「取得真經」銀幣上,降龍羅漢騎著一條青龍,原本興風作浪的鱗蟲之長,此刻俯首聽命,皈依佛法。



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專門發行了一套「龍的文化」金銀紀念幣,選取了玉器、帛畫、瓦當上的龍的造型或紋飾,呈現了中國龍文化的起源、發展和演變歷程。此外,龍舟(端午節)、錢幣(龍洋)、郵票(清朝蟠龍郵票)、青銅器(張衡地動儀)、玉佩(2019吉祥文化「珠聯璧合」)上也均有龍的造型或紋飾。



鳳舞九天:鳳凰是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鳳為雄鳥,凰為雌鳥,帝制誕生後,龍成為帝王的象徵,鳳凰逐漸同體,並被「雌」化,成為皇后的象徵。鳳凰現世,意味著天下太平、如意祥瑞,無論皇家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喜歡帶有鳳凰的圖案。1990年和1994年的「龍鳳」紀念幣上,一隻鳳和一條龍組成「龍鳳呈祥」吉祥圖案,鳳代表女性,為陰;龍代表男性,為陽,恰似男女陰陽結合。《三國演義》中,劉備是皇叔,孫尚香為孫權之妹,都是皇親貴胄,故而以龍、鳳比之,京劇《龍鳳呈祥》便由此而來。



帝制建立之前,龍和鳳還不是皇帝和皇后的專屬,常用來比喻聖人,如「老子猶龍,孔子如鳳」。周朝將要強盛時,岐山有鳳凰鳴叫,人們便將鳳凰比作周文王。傳說鳳凰可以浴火重生,因此又稱火鳳凰,炎帝號神農氏,屬火德,所以鳳凰象徵炎帝。《拾遺記》載一隻紅色的大鳥(火鳳凰)銜來谷穗,炎帝由此學會種植五穀。這一場景在1995年黃河文化(第1組)「炎帝」銀幣上精彩再現,鳳凰仙氣飄飄,踏祥雲銜谷穗;炎帝器宇軒昂,穿獸皮扛耒耜,神話里的靈物和歷史上的氏族首領在幣面上巧妙融合。

2019吉祥文化「珠聯璧合」金幣上,鳳形玉佩在左,鳳冠高聳、鳳目圓睜,呼喚著對面的龍形玉佩,而鳳尾則與龍尾相扣,暗喻男女結合,互敬互愛,共同維繫幸福美滿的婚姻。

麒麟送子:麒麟是一種祥瑞的仁獸,相傳孔子出生之前有麒麟來到他家院內,孔子是「仁」的代表,故而以麒麟喻孔子。古人相信麒麟可以送來子嗣,生孩子叫誕下「麟兒」。1994年、1995年、1996年和1997年的「麒麟」紀念幣,分別選取了「麒麟送子」「麒麟騰雲」「母子麒麟」等吉祥圖案,盡顯麒麟文化風采,同時表達了人們安享太平、渴求子嗣的願望。



麒麟還被用來形容儀表堂堂、武藝超群、家境殷實、慷慨仗義的英雄好漢。很明顯,《水滸傳》里的盧俊義都符合這些條件,所以江湖人送「玉麒麟」雅號。2010年《水滸傳》(第2組)1/3盎司金幣上,盧俊義握劍而立,玉樹臨風,線條勾畫出的麒麟造型,威儀非凡,英雄和神物互相映襯、珠聯璧合,盧俊義和「玉麒麟」雅號完美匹配。



龜壽萬年:在中國人的心中,龜是有靈性的動物,甚至可壽至萬年。商朝統治者在舉行重大活動之前,都要請巫師燒龜甲,根據裂紋來占卜吉凶,然後在龜甲上刻字,就是我們今天所見到的「甲骨文」。1987年兔年生肖紀念幣正面圖案「黃鶴樓」前,清晰可見一尊塑像,為仙鶴踩龜蛇造型。龜為真武大帝座下龜將,原是天地間一靈龜,後追隨真武大帝「剪伐天下妖邪、收降東北方黑氣妖氛。」還曾跟著孫悟空到小雷音寺擒拿過妖魔。天下太平之日,龜將又化作龜山,屹立長江北岸,守護一方安寧。普通的龜尚且受人喜愛,長壽而又神武的靈龜,則更令人心歡。



中國人對「四靈」的崇拜,源於對自然的敬畏,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磨合,形成了共同的理想追求,那就是對吉祥如意、幸福美滿、健康長壽生活的嚮往。幾千年來,中國人繁衍生息,不懈努力,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創造了底蘊深厚的吉祥文化的和魅力獨具的「四靈」形象,並發自內心的熱愛和推崇。相信在一代代人的傳承發揚下,吉祥文化和「四靈」形象會更加光彩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