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網】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海外華人曾遭遇被當成「傳染源」的歧視行為,然而在當前疫情全球肆虐的陰影下,很多海外華人社區保持極低的感染率,尤其是2萬人的義大利最大華人社區竟然至今「零感染」,這樣優秀的防疫成績讓華人的防控措施得到越來越多的肯定,義大利媒體也稱讚「華人帶來抗疫新標準」。
歐洲第三大華人聚集區「零感染」
最先成為歐洲疫情震中的義大利,截至4月8日4時(巴黎時間)累計確診人數達135586例。而位於佛羅倫斯約15公里的工業城市普拉托市是義大利華人密度最高的地方,自疫情爆發至今,當地兩萬多名華人不僅零感染,還積極為當地社區捐贈醫療物資。
法國《巴黎人報》報道稱,普拉托華人區堪稱教科書級的抗疫案。報道指出,普拉托的中國人有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並且遵守規則。華人從2月初中國春節結束起就採取嚴格的自我防疫措施,減少非必要的外出,比義大利政府頒布相關防疫法令還要早。該報道還舉例華人採取的具體防疫措施,比如華人到外面買東西時都戴口罩,許多義大利人從最初的不理解到現在有近30%至40%的人開始模仿華人戴口罩。一些義大利人還模仿華人做好辦公場所的防疫。報道指出,普拉托新冠病毒低感染率要感謝龐大的華人社區帶來的抗疫新標準。
英國路透社題為《從零到英雄:義大利華人幫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報道引用普拉托所在大區衛生局官員的話說,義大利人最初擔心普拉托的華人會成為疫情防控的隱患,事實恰恰相反,他們做得比我們好多了。華人將普拉托的新冠肺炎感染率降低到義大利平均水平的一半即62例/10萬居民,而義大利全國平均值為115例。義大利《國家報》報道中,普拉托市市長畢弗尼說:「普拉托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少的原因是什麼? 依我看,是因為中國公民在疫情發生後立即嚴格地待在家裡不出門,並且現在仍然待在家裡,他們的自律行為給我們的城市帶來了好運。」
資料圖:義大利都靈街道上空空蕩蕩。(圖片來源:新華社)
全球多數華人社區感染率極低
在疫情急速蔓延的歐洲,做到「零感染」的華人社區卻不只普拉托市一個。
德國霍普斯泰滕-魏爾斯巴赫地區的「橡樹花園」是當地約800名中國人居住和從事貿易往來的中心。據德新社報道,截至4月1日,該地區同樣沒有受到新冠病毒的侵擾。
據悉,「橡樹花園」被當地稱為「小中國」。當地很早便針對新冠病毒進行了預防和保護措施,措施包括取消節日慶典、從中國返回德國後自主居家隔離、佩戴口罩。目前,該區域的商貿活動還基本處於靜止狀態。
在此之前,韓國華人最多的京畿道安山市也曾因「零感染」備受關注。韓國自2月18日發生第31例確診病例後,新天地大邱教堂教徒中確診病例激增,全國範圍的感染患者數量也急劇增加。然而,在韓國確診人數井噴式增長的半個多月中,有8.7餘萬名外國人(其中華人占比多達66%)的安山市元谷洞無一人確診。自3月7日確診1例後,安山市疫情至今未出現大規模上漲。
韓國媒體報道稱,疫情暴發後,當地政府持續加強對人流密集場所的消殺工作,製作分發多語種傳染病防治手冊。韓媒認為,當地較為穩定的疫情態勢與當地防控措施及時、到位有關。
事實上,不僅在歐洲和韓國,世界各國的華人感染率都相對較低,在目前全球疫情「震中」的美國,這樣的現象也不是例外。
資料圖:法國疫情管控升級,巴黎將禁止個人白天戶外運動。(圖片來源:新華社)
張文宏:華人社區防疫工作值得學習
為何這麼多的華人社區都能保持較低的感染率?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在4日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組織的與旅法僑界在線交流時回答了疫情防控的相關問題。
張文宏表示,不論是中國還是法國,都強調「social distancing」,即保持非常足夠的社交距離,但這一點在家庭中很難做到,要在家裡戴口罩也很難。
當鄰居確診後如何防護?張文宏介紹,第一是出門戴口罩;第二,不要直接用手觸碰電梯按鈕。
「不接觸任何東西,口罩戴好,再得新冠肺炎的風險是很低的。」張文宏表示,出了門之後,這個手就不能再摸鼻子嘴巴,回家之後立刻把手洗乾淨,能夠做到上述的步驟,那麼從鄰居那裡感染新冠的機率是非常低的,如果你自己不被感染也就不可能感染家人。
張文宏表示,目前境外很多華人社區新冠病毒感染率極低,甚至為零,也是因為做到了這幾點。
(內容來源:歐洲時報網、中國央視網、中新網、北京國際在線、北京環球網、上海澎湃新聞網等)
(編輯:李璟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5YjW3EBrZ4kL1VihUk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