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設兩隻生物醫藥基金,後者由洪泰基金設立,總規模達20億【附生物醫藥行業現狀分析】

2024-05-27     前瞻網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年來,生物醫藥領域一直備受關注,被認為是未來醫療健康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近日,安徽省在生物醫藥領域迎來了兩隻新基金的設立,其中一隻是由合肥產投大健康種子基金組建,該基金由省、市、區三級國有資本共同出資,重點關注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健康服務等領域的創新型企業。另一隻則是安徽省生命健康產業主題母基金首隻肥西子基金——安徽洪泰合康一期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總規模20.21億元,5月17日,該基金在肥西完成工商註冊。

據了解,合康基金是肥西縣2024年首隻新設生命健康基金,也是目前肥西縣域內設立規模最大的子基金。該基金主要關注生命健康、醫藥醫療(特別是創新藥物和生物技術)及與之相關的人工智慧、信息化、工程技術(特別是醫療器械)等領域,重點關注創新藥、高端器械、消費健康等細分賽道。

合康基金的管理機構洪泰基金為著名企業家俞敏洪先生和華泰聯合證券公司首任董事長盛希泰先生於2014年共同創立,當前管理規模超過300億。合康基金將為洪泰基金醫療健康領域主基金,展現了投資方面的強大實力和資源優勢。

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對於人類的健康和醫療水平提升具有重大意義。生物醫藥產業涉及到生物技術、醫療器械、創新藥物等多個領域,是一個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產業。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不斷增加,生物醫藥領域的市場需求也在不斷擴大,為相關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此次安徽省設立的兩隻生物醫藥領域新基金,將有助於推動當地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發展。

全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模

我國生物醫藥創新進步飛快,全行業研發投入大幅增長,上千個新藥進入臨床,上百個新藥開展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獲批新藥日漸增多。根據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2022年,中國生物醫藥製造業總營收達到29111.4億元;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未來幾年我國生物醫藥行業仍將保持持續增持的發展態勢。

生物醫藥行業投融資分析

從近五年生物醫藥行業投融資事件輪次分布來看,A輪投融資事件數占比約為38%;B輪投融資事件數占比達到20%;戰略投資事件數量占比達到12%以上。結合前文單筆融資金額的分析,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目前處於成長期,未來投融資方式將以權益性融資為主、投資主體仍然以第三方投資機構為主、融資輪次將更多集中在A輪-IPO之間。

生物醫藥行業價格傳導機制

生物醫藥行業由供應端、製造端與銷售端共同作用而成,並逐級傳導。供應端的成本價格包括原材料及機器設備成本、人力價格等,傳導至製造端成為生產成本,製造端綜合供需溢價、研發成本和企業利潤,形成「製造端價格」傳導至銷售端,再經過企業銷售傳導至消費者,而消費市場需求彈性也反作用於供應端、製造端與銷售端,形成「價格-需求-價格」的傳導路徑來影響生物醫藥市場的定價。

賽諾菲全球藥政事務負責人、首席藥政官Eddie Reilly認為,人工智慧正在改變生物醫藥領域的科學研發與製造。從數字孿生到cmc孿生再到生產孿生,未來幾年甚至幾個月的潛力都會不斷擴大。因此,監管至關重要,需要確保符合目的的同時控制潛在的風險。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表示,自2008年實施重大科技專項以來,中國在新藥研發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中國藥物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了突破,顯示出中國生物醫藥的國際競爭力。然而,儘管取得了顯著進步,中國在原始創新方面仍有不足,需要加強新的治療概念、策略、技術和結構類型等方面的創新,以推動行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昆翎醫藥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張丹對生物醫藥未來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他認為雖然大家普遍認為生物醫藥融資正面臨嚴冬,但他認為這種情況可能在一年內得到改善。張丹認為,要迎來好轉需要多方面發力,其中包括採用新的技術。他指出,基因技術仍然屬於新技術,未來還有更廣泛的深度研究,依然有大量的可能性。此外,細胞治療的突破以及藥政改革也是關鍵。他表示希望未來政策能夠助力深圳生物醫藥產業走在全國前列。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5425c6a0a46fbd467310235cdcb6c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