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人釣到一隻「烏龜」,背插四支箭,專家:你這一竿價值18億

2022-02-27     李藝南

原標題:河南老人釣到一隻「烏龜」,背插四支箭,專家:你這一竿價值18億

《贈裴十四》曾言:「身騎白黿不敢度,金高南山買君顧。」封建背景下,龍、黿等皆為祥瑞象徵,為求得好運,古人建造無數祈福物品,以求在龍、黿等祥瑞之物幫助下,收穫美好未來。

作為一個歷史較為悠久的國家,自古以來,中國社會中便有著諸多吉祥象徵,除人們熟知的龍、鳳等圖騰,黿這一圖騰同樣有著重要意義。雖相比龍形文物或鳳形文物而言,以黿為原型的文物相對較少,但在我國考古事業發展進程中,黿形文物仍有著重要研究價值。

曾經,河南地區的一位老人意外釣到一隻背上插有四支箭的「烏龜」,當老人將消息告知文物專家後,專家則表示:你這一竿值十八個億。河南老人釣上來的「烏龜」究竟是何來歷?為何這一「烏龜」會有著如此昂貴的價格呢?

在對中國社會的各個省份進行了解後便會發現,相比其他省份而言,河南的歷史文化底蘊更為深厚,這也使得河南地區的考古活動,常常會給世人帶來新的驚喜。2003年時,河南地區便曾意外發現一件特殊的青銅文物。

當時,河南省的一位老人正在河邊釣魚,對於這位老人來說,釣魚便是其退休後最好的娛樂活動。可就在釣魚的過程中,這位老人卻感覺魚竿被緊緊勾住,與魚上鉤的感覺有著較大差別。或許對於普通人來說,在魚鉤被河中雜物勾住後,便會選擇剪斷魚線,保住魚竿,但老人卻憑藉長時間釣魚的經驗,成功將魚鉤收回岸上。

在收回魚鉤後,老人發現自己居然釣到一隻造型奇特的「烏龜」,這一烏龜通體呈現青銅色,且背上插著四支箭。憑藉著過往的生活經驗,老人判定自己釣上來的「烏龜」絕非尋常之物。

在這種情況下,老人便將自己釣到「烏龜」的消息上報當地文物部門,在有關專家來到老人家中查驗文物時,方才發現這一青銅器並非「烏龜」,而是「黿」。據相關資料記載可知,黿與烏龜有著較為相似的樣貌,老人認錯情有可原。

在中國古代社會發展進程中,青銅器有著極為重要的研究價值,而為確定這件青銅器的真正價值,相關專家便將其帶回研究室內,進行專業鑑定。對這一青銅器進行初步鑑定後,專家發現這一青銅黿足有三千年的歷史,在對青銅黿上的文字進行解讀後,專家終於確定它便是商周時期的重要文物商作冊般青銅黿。

這一商作冊般青銅黿呈現爬行狀,四足裸露在外,背部除四支箭外,還有著四行銘文。結合相關史料記載後可知,商王行至洹水時,曾遇到一隻巨黿,商王射出一箭後,直中黿背,跟隨在商王身邊的作冊般則繼續補射三箭。全部命中後,商王歡喜不已,便決定將射中的巨黿賞賜給作冊般,此後,這一巨黿形象被制為青銅器,而這一商作冊般青銅黿上所刻畫的銘文,便為此段故事的經過。

當相關專家確定商作冊般青銅黿的真正價值後,便向老人表示,你這一竿價值十八億,對於老人而言,這顯然是一個意外驚喜,無論在哪個年代中,十八個億都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巨款。

面對這一結果,老人並未被利益誘惑,當老人充分了解到商作冊般青銅黿的真正價值後,未曾想過將其占為己有,而是決定將它上交國家,以求專家們能夠更好地保護商作冊般青銅黿。此後的日子裡,商作冊般青銅黿被列入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展覽名錄中,許多遊客均能親眼見到商作冊般青銅黿的獨特風采。

結語

通過對商作冊般青銅黿的價值及時代背景進行了解便會發現,作為我國商代社會中最珍貴的青銅器之一,商作冊般青銅黿的出土為我國青銅器研究事業帶來的幫助不容小覷。

現代社會歷史研究事業中,文物為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史文物的幫助下,我們能夠更加真實地還原歷史,並成功填補歷史研究過程中的諸多空白。

從老農的所作所為可以感受到,如今的中國社會中,許多人都能做到正視文物價值,進而親身參與到文物保護事業中。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將有更多人認識到文物保護的重要意義,我國文物保護事業發展水平得以穩定提升。

參考資料:《中國國家博物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53f5ffd7363cafdd48bc19e0cb0c8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