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不要精神內耗!倘若你看了我的經歷,一定不會再精神內耗!
作為一個拖延症+社恐+強迫症重度患者,我可太理解你的感受了。
精神內耗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呢?以我的體會來說,精神內耗就是兩個人在你的心裡打架。一個人說,你該這樣做;另一個人說,你該那樣做。嘰嘰喳喳的小人在你的心裡吵個不停,讓你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做。
展開來說,這兩個小人,更像是現實中的你不符合你的心理預期。這種感覺就像你看著載有自己的船沉沒,卻又無能為力。這種目視自己跌向深淵的體驗,會讓你有一種強烈的窒息感。在生活中,很多大道理我們都懂。我們明知道不應該過多苛責自己,卻總是因各種各樣的事焦慮、自卑。
曾記得我剛實習的時候,滿腦子都是情啊愛啊和功名利祿。那時候的我身無長技,沒有出眾的資本。喜歡的女孩在天津工作,滿腦子都是她。為了離她更近點,我在她的「挑撥」下,從東北小城去了她的城市。
可一下高鐵,我的所有計劃都被打亂了。準確地說,我並沒有什麼計劃。景色迤邐的濱海新區,在我看來是那麼魔幻。由於來得突然,我並沒有把我的行程告訴她。當天晚上,我拿著一個行李箱,在她家樓下坐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我坐著高鐵不辭而別。當她得知我貿然來訪又不辭而別時,和我吵了一架。從那以後的幾個月,我深深陷入了精神內耗。我自責我的怯懦,也不敢像之前一樣聯繫她。這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我持續了大半年。
每天的腦子裡都是她的身影,就像中了蠱一樣。
倘若我有此時此刻的心情,絕不會再精神內耗。我們總是在糾結過去,卻忽視了當下,荒廢了未來。過去的種種既然已成定局,大可不必自怨自艾。
有的人有的事,倘若不能順遂心意,不妨順其自然。之所以會感到精神內耗,大多數時候都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太高了。楊絳先生在給一位青年人的回信里就曾寫到「你之所以會感到焦慮,就是因為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當你陷入精神內耗,大可不必焦慮。不妨出去散散心,或者聽一首喜歡的歌。當你注意力轉移到感興趣的領域時,負面情緒得到釋放,就會形成一種積極的正向反饋!
以淡然處之的心態,坦然處理大大小小的事,就不會陷入精神內耗。
至於如何形成鈍感力,這是一個值得
深思的話題。很多的時候,我們之所以會感到不快樂,就是因為太過敏感。外界傳來的一點信息,都會被我們慎重對待。這種謹慎處之的心態,並無什麼不可。
但緊繃著的弦,會給我們帶來嚴重的心理負擔。長期生活在強壓狀態下的人,箇中滋味令人唏噓。擁有了鈍感力,就會少了這些煩惱。一些當下看起來難以逾越的鴻溝,多年後再回首不過是一樁小事。
輕舟已過萬重山,正是這種感覺。當你放鬆心態,不再被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影響心情,你就擁有了鈍感力。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挫折,放鬆心態輕裝上陣,遇見更好的自己!預祝題主萬事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