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養蜂20多年的老師傅告訴我:90%的人買到的蜂蜜基本都是假蜜,「窮養兔子富養蜂」不是字面意思那麼簡單?鑑別真假蜂蜜的方法很多,但這點尤為重要。
養兔子對於四川的農村並不陌生,畢竟四川是一個消費兔子的大省。五香兔頭、麻辣兔頭、冷吃兔、仔姜兔都是非常受人歡迎的美味。
養蜜蜂卻在四川的農村並不多見,很多時候一個村都沒有一個養蜂人。
四川也是種植油菜的大省,在四川農戶可以不種糧食不種玉米,但是每年的油菜必須種,卻很少有農戶利用油菜花花期來創造經濟利潤,田間地頭也很少見過蜂箱。
難道是養蜂賣蜜的收益太低嗎?
從經濟收益上來看,一隻兔子收購價不過20~30元,但是同等重量的蜂蜜卻要高達上百。是農戶不會算帳嗎?當然不是,主要是因為一下原因。
為何農村卻沒有多少人養蜂呢?
1、養蜂的難度遠遠大於養兔子,不是一般家庭能掌握的。
老師傅告訴我,農戶人只要養過豬,沒有養不好兔子的,但是養蜂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丈母娘也養過一段時間兔子,趕集的時候買了2隻種兔。沒有所謂的兔籠的投入,就隔著豬圈養,結果3個月後變成了十幾隻。
喂食也非常簡單,蘿蔔纓子,一般的菜,甚至爛菜葉都吃。
由於兔子繁殖得太快,很快豬圈旁邊的那塊地就被擠滿了,丈母娘覺得照顧不過來了,只好全部廉價賣掉。
由此看來,養兔子確實跟老師傅說的一樣,難度的起點還是很低的。
老師傅說,養兔子只需一張紙或幾句話,養蜂就是幾本書了。
這樣的難度對於像我丈母娘一樣只認識自己名字的農村婦女來說,簡直就是不可能的。
因為養蜂要養好,涉及到很多方方面面,比如如何移蟲育王、取蜜、合群、分蜂、預防病敵害,越冬越夏等等。這些都不是普通農戶能掌握的。
2、農戶賣兔子比賣蜂蜜更直接簡單。
老師傅告訴我,十個養蜂九個虧。
這就是說雖然蜂蜜的市售價格很高,一斤蜂蜜可達幾十元到上百元,但是如何銷售是一個問題。
養蜂最重要的是銷售渠道,並不是養殖技術,養殖技術還能通過學習去填補,但是如何賣蜂蜜卻是另外一個比養本身更難的事情,這點對於普通農戶特別明顯。
農戶養蜂不會在本地銷售,因為本地村民一般不會食用蜂蜜,主要是面向城裡人。有人說可以路邊銷售,但也只針對旅遊區,比如四川阿壩州的公路邊上有很多賣蜂蜜的牌子。
但是賣兔子就簡單多了,農戶只要在趕集的時候順帶就賣了。如果數量大,還有販子上門收。
所以就銷售難度來說,農戶賣兔子遠比賣蜂蜜簡單。
3、養蜂的後期投入遠遠大於養兔。
農村散戶養兔子(這裡並不考慮大規模養殖場的情況),沒有太多前期投入,很多東西都是現成的,而且養殖規模也不會太大。
喂食的東西,基本都可以自己搞定,除了給兔子打針治病以外,並無太多後期投入。
養蜂的投入就高很多了。首先要購買蜂箱,然後還要買一些養蜂的工具,一些取蜜存蜜的工具。比如起刮刀、割蜜刀、飼喂器、花粉、白糖、瓶瓶罐罐等等。這些全都是實打實的投入,而且每天都在消耗。
有的養蜂人為了最大化利益,以及為了蜂蜜的質量,還會追逐花期,這個時候需要車輛的投入和油費的開銷,以及人手的幫忙。
雖然追逐花期的養蜂人都是「夫妻組合」,但是顯然養蜂在金錢和時間,以及精力上的投入都是遠遠超過養兔子的。
4、養兔可以隨時放棄,養蜂人更執著。
老師傅告訴我,養蜂就是一輩子的事業,一生顛簸,只為一口好蜜。
丈母娘養兔半年就全部賣掉了,一是覺得兔子多了也會分散精力;二還是覺得養豬划算多了;三就是我們勸她別這麼辛苦。
四川農戶養兔子,不想養了隨時賣掉,實在不行自家消費。
但是轉讓蜜蜂就比較難了,沒人接手就會繼續養殖,繼續養殖就會繼續消耗,與其消耗不賺錢,不如苦苦支撐。
《舌尖上的中國》上有一集說的是養蜂是一個甜蜜的事業,但其實養蜂並不一定是甜蜜的,而且一旦養了蜂,可能終生都是養蜂人。
5、養蜂靠天吃飯,養兔旱澇保收。
養蜂的辛苦不必多說了,尤其大夏天還要穿著防護服,帶著面罩,在烈日下工作。
養蜂還靠天吃飯,如果連續陰雨或暴雨,蜜蜂就無法采蜜,甚至錯過花期。但是養兔完全不用考慮天氣問題,更不會擔心連續陰雨或暴雨的影響,養兔可謂是旱澇保收。
「窮養兔子,富養蜂」的正確解讀。
老師傅告訴我,窮養兔子富養蜂很多人理解錯誤了。
並不是窮人才養兔子,富人才養蜂的字面意思,正確地解讀另有所指。
1、兔子為何要窮養?
所謂兔子養窮養針對的是兔子繁殖力強的特點。
最近有新聞說的是國外一對夫婦購買了2隻種兔,結果不到半年整個家就不兔子霸占了。這說明如果讓兔子吃太飽,那它們只會拚命繁殖。
特別是一種月月兔,基本每月都會繁殖。雖然養幾個兔子或幾十隻兔子沒什麼,但是一旦兔子數量成幾何規模增長,也是很頭疼的。
如果銷售渠道沒有打通,兔子只會白白消耗的更多農戶精力,甚至財力,也會對農戶也會帶來壓力。
另外兔子沒事就吃東西,很多蘿蔔菜葉只是過個嘴就吐了出來,容易造成浪費。
綜上兩個原因,所以兔子要窮養,並不是指的養殖者本人的經濟狀況,而是說兔子的養法而言。
不得不說一些農村俗語確實是有道理的,這些流傳至今的俗語都是我國幾千年農耕文明的見證。
「窮養兔子,富養蜂」這句話也是如此,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話。
2、什麼叫做富養蜂。
所謂富養蜂可不是指的是富人才會養蜂,這是理解錯誤。
從古至今,富人就沒有養蜂的,直接買就好了,無需自己養。
富養蜂指的是養蜂人不能貪心,取蜜的時候不能一次取完,要給蜜蜂留足蜜,特別是渡過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的時候。
如果蜜不夠,還要喂白糖,保障蜜蜂的生活條件。
這裡面還有一層意思就是養蜂的人要富有知識,對於追逐花期的養蜂人,更要「上知地理,下知科學養蜂」,還要有好的銷售渠道,形成良性的循環。
如何辨別真假蜂蜜?
老師傅告訴我,90%的人買的蜂蜜都是假蜜。
這話一點都不誇張,有些不法商販確實會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特別是公路邊移動售賣點,要特別小心。
1、買前必看蜂蜜的渾濁度。
老師傅告訴我,真假蜂蜜陽光下一辨就知。
真蜂蜜裡面不僅有大量的果糖、葡萄糖、少量蔗糖外,還會有大量的礦物質、花粉、少量蜂膠,成分比較複雜,所以看起來不是很透徹,有點渾濁。
假蜜的成分較為簡單,因為添加了糖漿,而少一些天然的礦物質,所以比較透徹。
區別兩者的辦法就是對著光照一下蜂蜜就知道了。
2、口感鑑別。
老師傅告訴我,如果賣家不讓嘗,那100%是假的。
真蜂蜜入口絲滑,在你舌尖能感受到花的自然芬香,不是純粹的甜,甜味中帶著一些酸,咽下後會有一種被嗆到或刺喉的感覺,這才是真蜂蜜感覺,這才是鑑別真假蜂蜜中最重要的一點。
假蜂蜜則沒有上述這些感覺,只剩下甜,感覺就在吃糖。
3、溫水鑑別。
沖不超過60°的溫水後,真蜂蜜的酸味會更突出,因為真蜂蜜的ph值在3.9左右,真蜜本身就是甜中帶著微酸。
假蜂蜜沖溫水後,只有單一的甜味,這明顯就是果糖勾兌的。
4、冷水鑑別。
只需要一個透明的礦泉水瓶子,半瓶水就能鑑別了。
比如用兩勺真假蜂蜜,2個透明礦泉水瓶子,加點水,蓋緊瓶蓋,搖十幾秒,然後等待幾分鐘。
真蜂蜜會變得渾濁,假蜂蜜則比較透徹。
真蜂蜜液體上層會有一層白色氣泡,並且很長時間不會消失。假蜂蜜要麼沒有,要麼很快消失。
實際上真蜂蜜水液體上的白色氣泡是真蜜中的活性酶,這才是好蜂蜜的標誌,這個當然是越多越好的。
網上購買蜂蜜如何鑑別?
網上購買蜂蜜當然不能嘗,但是依然可以通過評論或買家曬單的照片中看出端倪。
你也可以讓賣家發一些真實圖片過來,通過白色泡沫的多少,以及渾濁度大致判斷。先少量購買,驗真後再回購。
公路邊上的蜂蜜能買嗎?
答:要謹慎鑑別。
在旅遊景區路邊購買蜂蜜也是要睜大眼睛的,還是會有不法商家以假亂真,以下這些情況可大膽購買。
1、隨便嘗。
利用上面的辦法,一嘗便知。目前還沒有假蜜能做到刺喉的感覺。
2、附近有蜂箱,並且有蜜蜂。
真正的養蜂人是絕對不會讓人說自己的蜜是假蜜的,活躍的蜂箱就是保證。
3、現割蜂蜜。
有的賣家是可以現割的,帶著你一起去看蜜。這個是不容易造假的,當然比較貴,買下來少則上百,多則幾百。
總結:
「窮養兔子,富養蜂」並不是指養殖人的經濟條件,而是飼養方式,這句話是我國幾千年農業社會的高度總結的縮影,是非常有道理的。
窮養兔就是因為兔子能吃、能繁殖,所以要考慮投入和產出比,人為控制兔子的產量。
富養蜂就是養蜂人不能貪多,要給蜜蜂留夠蜜,要讓勤勞的蜜蜂吃飽吃好,才能產出更多的蜜。
鑑別真假蜂蜜的方法也簡單,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嘗一嘗沒有刺喉或嗆到的感覺。
最後,老師傅告訴我,他的心愿就是願天下無假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