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吃荔枝,5歲孩子住進ICU!一旦出現這些症狀,家長要及時送醫

2023-07-13   GiHOME

原標題:錯誤吃荔枝,5歲孩子住進ICU!一旦出現這些症狀,家長要及時送醫

就在最近發生了這樣一則新聞,浙江寧波一名5歲女童,因大量食用荔枝導致低血糖症,經搶救脫離生命危險。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據醫生回憶:「患兒到醫院時已經意識不清、呼之不應,面色蒼白、四肢冰涼,大小便失禁,情況非常緊急。」醫生對女童進行一系列檢查時發現,當時樂樂的隨機血糖只有1.8mmol/L(兒童空腹血糖正常範圍為3.9-6.1mmol/L),屬於低血糖性休克。好在經過及時搶救,樂樂終於恢復意識,脫離生命危險。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上面提到的吃大量荔枝會導致低血糖症,就是俗稱的「荔枝病」。"荔枝病"指的是大量食用新鮮荔枝之後出現頭暈、心慌以及出汗等低血糖症狀,是一種低血糖病,嚴重者會突然昏迷、驚厥、血壓下降,搶救不及時可導致死亡。

那麼「荔枝病」都有哪些症狀呢?

「荔枝病」一般表現為進食大量鮮荔枝後,出現頭暈、出汗、面色蒼白、乏力、心慌、口渴、飢餓感、腹痛、腹瀉等症狀。嚴重者會四肢發冷、脈搏細數、血壓下降,甚至出現抽搐、心律失常、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突然昏迷甚至死亡。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荔枝雖甜,但富含的是果糖而非葡萄糖。兩者有很大不同,果糖為人體供能,需要先在肝臟里經過酶的催化,才能轉變為葡萄糖為人體提供能量。當果糖進入人體之後,胰島素直接過來一波帶走,也不管果糖有沒有轉變為葡萄糖,只想「完成任務」。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荔枝中的次甘氨酸和亞甲基環丙基甘氨酸會阻礙人體形成葡萄糖,所以過多的食用荔枝會刺激大量胰島素分泌,但血糖還沒來得及上升,過剩的胰島素就會引發低血糖的反應。這種低血糖反應,也就是「荔枝病」。

吃荔枝時,注意一次食量應不超過10顆 (300 克),且儘量在飯後食用,不要空腹吃荔枝。同時,患有口腔炎症(扁桃體炎、咽喉炎、牙齦腫痛、潰瘍性結腸炎)、便秘、糖尿病的病人謹慎食用鮮荔枝、不吃未成熟的荔枝。

最後,夏季炎熱,不只是荔枝,想西瓜這些水果大家都要適量吃,千萬記得「過猶不及」這個道理。

有健康管理需求的小夥伴可以私信或留言,專業的健康管理團隊為您和家人定製貫穿全生命周期的專屬健康管理方案。

寫文不易,希望大家可以點贊、收藏、留言支持一下。

我是GiHOME,你身邊的健康管家,關注我獲取更多健康生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