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犯罪片《風再起時》,真就不行麼?

2023-02-17     阿亮撩電影

原標題:文藝犯罪片《風再起時》,真就不行麼?

我記得以前寫今年新片的樂趣時,每年都期待的華語電影,無論如何都少不了這個。

我期待了好幾年,也不知道是在期待這部電影,還是把期待變成了習慣。

現在電影終於上映了。

但是反響和票房都比預想的差得多,很遺憾。

嗯,是翁子光的新片《風再起時》

現在豆瓣有兩萬多人評分,只有6.4分。

上映一周多來,票房也剛剛超過4000萬美元,根據貓眼票房預測,本片最終總票房也可能達到5000萬美元,但這樣的數據,事實有點太低了。

畢竟,大家本來對電影的期待,是相當高的。

翁子光在《踏雪尋梅》一躍成名,是香港中生代導演的代表,郭富城、梁朝偉等雙影帝男主工會,也提升了對電影的期待。

另一方面,電視劇中,以香港有名的四大中國探長為原型,不斷講述著那個古老時代的傳說。

其實熟悉香港電影的朋友,都很了解這個故事。 特別是王晶導演很喜歡拍那個故事。 《五億探長雷洛傳》 《追龍》都是四大華探相關的,還有《跛豪》 《四大探長》等其他香港電影,其實那時的香港電影,都很熱衷於那幾個人的故事。

而這《風再起時》,也是四大華人探長的故事。

但是,電影把名字改成了幾個主角。 呂樂變磊樂了,藍剛南江,但大家都知道他們是誰。

總之,在這樣的設定之後。 我認為觀眾對《風再起時》有自己的構想和期待。

所以,這又是一部觀眾期待和實際感受大不相同的作品吧。

在此,暫且不談電影本身的質量如何。

還是預想中的問題?

畢竟,雙影帝男主、四大華探的傳說,對以前多個版本的童年記憶猶新。 除了翁子光在《踏雪尋梅》中展現出的兇猛之外,這部作品還期待著成為充滿大氣的犯罪大片。

甚至有史詩感。

但是,一看就知道,你不是這樣的。

很多人在評論這部電影的時候,都會提到王家衛,或者《春光乍泄》,或者《阿飛正傳》,或者《花樣年華》,或者《一代宗師》……

還提到了《風再起時》,包括翁子光自己接受了採訪。

總之,當期待中的史詩感犯罪大片,成為王家衛風格的電影時,期待的落差不可避免。

因此,對評價和票房有反饋也很正常。

是的,這不是犯罪電影,而是有點文藝風格的作品。

總是看到大家說,《風再起時》是給香港的情書。 其實,這才是這部電影最直觀的寫照。

很明顯,所謂的四大華探和他們的傳說,都只是這個故事的契機。 翁子光借用這樣的故事,曾經從香港幾十年、四十年代的日本時期,到五十年代中國探長的興起、成長,到七十年代他們的沒落……

用這個思路,我談到了香港的幾十年。

但是,從6個小時的長度,削減到現在的2個小時以上,劇本變得非常淺薄。

但你還是能從各種碎片中,找到一點線索。

只是,電影從可以預想的犯罪電影變成文藝抒情电影後,也覺得有點奇怪。

導演說四大華探的故事拍得太多了,所以他想拍自己的版本。 這次,他也確實拍了自己的版本。

也可以叫浪漫的犯罪電影吧。

舉個簡單的例子,無論是郭富城的磊樂,還是梁朝偉的藍江。 作為在警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警察,在《教父》被列入舞蹈片段,一個人跳舞,一個人跳。

當然,我確實不知道他們倆是否真的跳得好,或者是否喜歡跳舞。 但是,在這類電影中,經常加入這樣的舞蹈段落,這只能說是「作者」,卻是不真實的。

電影試圖給兩個特別的陽剛警部助理增添一點浪漫色彩。 但其實,對很多普通觀眾來說,這明顯有違和感。

說起來,還有什麼比傳說中的保安什麼都不做就跳舞蹈更無厘頭的嗎?

特別是郭富城的角色向杜鵑求愛時,郭富城不僅會跳舞,身後還有伴舞。 那一段也明顯是浪漫化和虛幻化的處理,當然,這種處理也可以說是文藝的,風格獨特的。

但是,我覺得很奇怪。

畢竟,傳說中的中國警部補在玩浪漫,本來就感覺很奇怪。

看歌舞劇版的《風再起時》,雖然不能說不可以,但味道會變。

電影的文藝感,也在於賦予角色更豐富的性格,想盡辦法。 當然,性格充實不是壞事。

但是,本片的處理,似乎還是有點過頭了。

當然,我可能也有問題,但我還是想以類型電影的角度來欣賞這部電影。 儘管如此,他還是反覆強調電影想成為文藝電影。

但是,其實,很難。

割裂感也從這裡體現出來吧。

例如,如果是類型電影的話,應該是傳統型的。 去講述四大華探的發祥歷史,以及他們的恩仇情仇,都是以其生搬硬套的寫法,一個勁地斬將,一出爽快的戲。

但是,《風再起時》並沒有把重點放在這裡,而是讓故事兜風,跳過這個主題,談談其他的話題。 包括在內。 回到40年代的香港,和磊樂談談南江的青年時代。

於是,電影用了很多故事講述磊樂在40年代日本時期是如何痛苦的,包括與初戀情人小瑜的苦戀。

並用心描寫了那個時期的經歷如何影響了後來的磊樂。

例如,剛加入警隊的磊樂其實也是一個有正義感的警察,不想同流合污。 但是,因為在香港,日本的時代太辛苦了,看到了很多瘋狂的事情,整個人的心性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這決定了他在之後的幾十年里會變得更瘋狂,更貪婪。

當然,其實真正不能理解的是本作的感情線,那才是真正令人費解的。

因為,在這部電影里,兩個香港警界的傳說似乎成了一對情痴。

磊樂40年代初戀子瑜的悲慘經歷,讓他一直不忘這份感情,而他此後也一直追尋這份感情,始終成為困擾他的心結。

影響了後來劇本的發展。

此外,杜鵑飾演的他的妻子也是電影的核心。 不僅一心保護磊樂,還覺得有點幕後黑手,成了特別親切的幕後黑手。 同時,愛磊樂,被感情所困擾。

特別是梁朝偉、郭富城、杜鵑三個角色,營造了一點狗血三角關係。

於是,從兩雄對決開始,變成了三角戀愛。

這真令人費解。

而且,觀眾真的想看這樣的劇本嗎?

我不知道。

同時,為了塑造角色更豐富的性格。 電影反覆回到過去,開始挖掘角色的內心世界。

但是,重複這些零碎的故事,用打破時間線的方法來講故事,會使電影非常碎片化,反而會非常影響外觀。

但我也不完全清楚,電影最後這麼亂,到底是什麼原因(或者還有其他原因)。

但最終出現的效果,其實沒那麼好。 電影最後的片段感很強,而且很難拼湊,很累。 而且,我真的抓不住這部電影的中心。

最後,我想拍這部電影,到底是為了什麼?

當然,並不是哪裡都沒有《風再起時》。 我期待了好幾年這部電影。 另外,翁子光也不是沒有能力的導演。

其實0755-79000整體看起來不太好,風格也有點不合適,所以出現了很多參觀障礙。

但還是可以在電影里看到非常精彩的段落。

例如,四大華探打麻將演矛盾戲。 真的在一場戲裡刻畫了幾個角色的性格。 包括藍江的城府、磊樂的霸氣在內,都出來了。 同時,為了幾個人後來的關係,埋下了伏筆。

此外,杜鵑的卡通人物去了跛腳豪的家,和跛腳豪的妻子的上海話的對話,也是唇槍舌劍,各有鋒芒,看起來很痛快。

其實,這樣的場景讓我們明白,無論是編劇,還是翁子光的導演水平都在水平以上。

或者,是他自己的夙願吧。 我想拍這種自己心中的香港故事,說一首回憶的情歌,但我不太想聽從觀眾的想法。

不過,這畢竟是面向觀眾的電影。 確實,很多觀眾很難接受這種過於情緒化的電影。

特別是,一開始我還以為是全明星犯罪大熱的時候。

自然會有參觀的落差。

所以,評分和票房都不高,並不意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45b739eadd7c24bbc7109a4f899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