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迎娶18歲少女,死前給她留下寶箱,附帶要求卻遭後人恥笑

2023-11-11     劉明寶

原標題:康有為迎娶18歲少女,死前給她留下寶箱,附帶要求卻遭後人恥笑

1895年,甲午戰爭的失敗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三十七歲的康有為欲救國於水火之中,上書建議變法之事,自此開啟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但是,作為後世,大家對於這些耳熟能詳的的成就並不是太關心,反而對他的情感生活更加感興趣,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康有為也總是能留下讓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先是自己的五任妻子,其中既有大家閨秀、名門望族,又有進步青年,還有日本女傭,可見這個男人的魅力之大,據相關資料記載,在康有為五十歲到六十歲這十年間,娶了三任老婆。而他最為詬病的,是他的第六段婚姻:以他六十多歲的高齡迎娶年僅十八歲的張光。

1918年,康有為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頭了,落魄上海,整日流連於煙花敗柳之地,卻沒錢支付嫖資。於是,他選擇了「惹不起還躲不起」的路線。

一日,這位「情聖」竟然帶著妓女一起游西湖,並且作詩一首,開頭便是「南妝西子泛西湖,我亦飄然范大夫」。這句把妓女比作西施,把自己比作范蠡的詩句後來成為了後世的笑柄。

突然,康有為看見一位妙齡女子在浣紗,不由再次心動,於是四處打聽此女子的名字,得知這女孩叫張光,年僅十八歲,尚未婚配。

康有為憑藉著自己六十多歲的高齡向人家提親。姑娘家裡人雖說千百般的不願意,但是因為家境貧寒,無奈只好答應了這門親事。

新民主主義革命伴隨著五四運動在上海轟轟烈烈的展開,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者之一康有為,卻在迎娶自己的第六任妻子。這好像是歷史的玩笑,但卻是對康有為這個曾經的變革者莫大的諷刺。

更諷刺的還在後面,已是古稀之年的康有為雄風早不比當年,而且在民國時期的平均壽命也就是六十多歲。

所以,在結婚沒多久,老年康有為,就撒手人寰了。但在逝世之前,康有為留給張光一個箱子,並囑咐她裡面的東西可以用於將來的生存。

這樣看來,康有為雖然多情花心,但好像也是個有責任的男人。但是千萬別輕易下定論,因為康有為還有要求,他說張光不能改嫁,要為他守寡一生,就是這個要求,成為了後人恥笑康有為的原因,也成為了他這輩子無法抹去的黑料。

很難想像,這個曾經高喊新制度、人權平等、婚姻自由,反對一夫多妻制的男人,好像忘卻他以前的一切,只留下了迂腐庸俗的思想。這種強烈的反差,成為後世稱他為偽君子的主要依據。

後來,張光發現箱子裡是一些康有為的書法以及畫作,通過變賣這些東西,獲得巨額的財產,確實保證了她這輩子的衣食無憂,正因如此張光也信守承諾,終身未嫁。

前半生轟轟烈烈的鬧變法,試圖將傳統的儒家文化和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相融合,用一種新的制度來解救當時的中國,所著的《廣藝舟雙楫》為中國「碑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後半生卻荒唐可笑,六段婚姻,如同鬧劇一般的臨終收場,讓後人恥笑。

著名史學家陳寅恪先生有個說法:「讀歷史要做到同情之於理解,不能臉譜化看一個人,而是應該把人放在具體的情境里去,立體化看他們的決定。」

而對於康有為,我們應該看到他的光輝並加以學習,也應看到他的黑暗並以此為戒。

我想,這就是歷史的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41b0ca99ff48b8a4a73dc4c00b3ab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