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還是持幣?超五成私募重倉過節!這些方向或迎來布局機會?

2023-09-26     私募排排網

原標題:持股還是持幣?超五成私募重倉過節!這些方向或迎來布局機會?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私募排排網」。

2023年三季度已經接近尾聲,而本周A股將迎來中秋國慶長假前的最後一個交易周,市場對於「持股」還是「持幣」過節的討論也逐漸升溫。

回顧過去幾年,出於對長假期間海外市場「黑天鵝」擾動的考慮,A股市場都會出現「假期效應」。國慶節前,A股市場往往會出現市場流動性收緊、成交量萎縮的格局。同時,市場面臨調整風險,直至節後市場風險釋放,市場情緒才有明顯的恢復。

尤其在近期股市持續震盪調整,成交量日漸低迷,外資不斷流出的情況下,應該持幣過節還是持股過節?投資者面臨兩難選擇。

持幣OR持股?超五成私募選擇重倉

私募基金作為A股重要的機構參與者,他們選擇持股還是持幣過節對於投資者而言具有一定參考意義。為此,針對中秋國企長假應該持幣OR持股過節,私募排排網展開了調查。

私募排排網調查結果顯示,55.41%的私募認為,市場已逼近底部,在可能的政策面利好下市場隨時可能開啟反彈,因此選擇重倉或滿倉持股過節;36.49%的私募認為,長假期間消息面及外圍市場不確定性較高,因此選擇保持中性倉位過節;另有8.11%的私募認為,市場弱勢尋底期仍未結束,因此選擇輕倉或持幣過節

正圓投資:適當承受一定的風險是值得的

正圓投資選擇重倉或滿倉過節,其認為活躍市場疊加地產托底等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的打出,已牢牢夯實政策底部,經濟數據的回暖也為市場企穩向好鋪平道路,在9月21日十年期美債利率在逼近4.5%的極值區域後,中美利差見頂回落的拐點也近在咫尺,往後看,基本面修復疊加利差回落雙輪驅動下,資金回流A股市場才是大機率事件,當然我們沒辦法說這個長假必然不會有新的擾動,但我們認為在當下機遇已經顯而易見的時候,適當承受一定的風險是值得的。

鉅融資產權益基金經理袁美洋:向上空間仍然不足,不宜重倉

中秋、國慶雙節疊加,A股連續10日休市,在目前市場信心不足的情況下,消息面尤其外圍市場不確定性高。此外,當前經濟新的驅動力方向不明晰,市場沒有明確的板塊性機會,政策刺激效果持續性仍待驗證,向上空間仍然不足,我們認為這個情況下不宜重倉。

中睿合銀研究總監楊子宜:積極政策等支撐保持中性持倉

長假期間對於國內政策、消費數據等的預期較樂觀,主要是規避外圍市場的不確定性,此前國內積極的政策和恢復的經濟數據也支撐我們保持中性的持倉。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持股過節勝率較高

近期市場拋壓得到釋放,由於市場向下的風險有限,十一長假較長對於出行和消費需求的釋放,這將會對PMI等相關數據預期向好。同時節後多方政策出台可能性較大,根據歷史數據表現持股過節勝率較高。

星石投資:長假期間出現風險事件機率不大

當前股市所處的宏觀環境是在逐漸變好的,積極因素正在積累,而市場情緒或仍受對中長期發展問題相對悲觀等因素制約徘徊在底部。在整體A股估值不高的背景下,股市成交持續縮量,也是市場處於底部區域的特徵。

雖然部分投資者會因為擔心長假期間出現一些不確定性,但大的宏觀環境變化不大,國內經濟復甦的動能逐漸恢復,9月美聯儲按兵不動但維持高利率的影響可能在邊際減弱,中美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表明將加強溝通和交流,我們認為長假期間出現風險事件的機率不大。

順時投資權益投資總監易小斌:保持進可攻退可守的倉位

中長期來看,我們對市場保持樂觀的心態,但過於短期的預測,其有效性是存疑的,因此國慶長假期間我們會保持進可攻退可守的倉位,一方面可以緊跟市場的節奏,另一方面也可以迴避長假期間的不確定影響,我們還是希望把部分資金留給右側機會的到來。

國慶後行情如何走?超六成私募看多!

談及中秋國慶長假之後的A股短中期走勢?私募排排網調查結果顯示,62.16%的私募表示看好節後行情,認為市場低位回穩,逐步反彈的機率較大;31.08%的私募表示中性(不悲觀也不盲目樂觀),認為雖然市場下行風險有限,但返身向上仍面臨一定困難;另有6.76%的私募表示謹慎,認為市場情緒依舊低迷,節後市場可能繼續調整

正圓投資:經濟數據修復已逐步刻畫出市場底部

展望未來,引導長期資金入市、鼓勵民營經濟發展、進一步優化存量房貸等一系列刺激政策正在路上,PMI景氣逐步修復、PPI觸底反彈等經濟數據的修復已逐步刻畫出市場底部,政策發力到觸底反彈到預期向好的敘事展開只是時間問題,在A股市場風險溢價重回均值加一倍標準差的極值區間,積極布局、把握機遇才是當下的正確抉擇。

中睿合銀研究總監楊子宜:對A股短中期走勢整體看好

回歸到經濟基本面,不管是房地產政策,還是社融、社零數據的恢復,均驗證了我們對於經濟溫和復甦的判斷。至於市場流動性以及風險偏好的影響,市場目前所處的估值分位數已經計入了較多的負面預期,基於此判斷,我們對A股短中期走勢整體看好。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未來行情持續需要增量資金

對於市場節前總成交量並未明顯放大,最大的利好信號是出現增量資金。而當前市場震盪的最主要矛盾也依舊是缺少增量資金。9月22日依據財政部中美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包含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中美階段性關係好轉,造成周五資金流入,A股有反彈行情。而未來行情的持續需要持續增量資金,這是未來節後市場行情持續的一大決定因素。

星石投資:股市已具備一定的性價比

從較長視角來看,短期漲幅與中長期趨勢的關聯度不高,把握中長期驅動來進行投資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在政策不斷積累和政策效果持續釋放下,我國經濟動能正在逐漸恢復中,8月PMI數據和9月EPMI數據均能初步體現,中期來看國內經濟的逐步恢復就是A股市場最為重要的支撐。

但是影響股市的短期因素較多,情緒較為低迷的情況下,市場可能還需要對經濟的恢復程度進行持續性觀察,等待目前積極因素從量的累計轉為質的變化。結合當前的估值情況來看,股市已經釋放了大部分風險,股市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性價比,但驅動力相對較弱,短期市場或以震盪為主。

順時投資權益投資總監易小斌:市場企穩、逐步反彈機率更大

我們認為國慶長假後是一個比較好的觀察窗口,市場企穩、逐步反彈的機率會更大一些,經濟拐點逐漸明確,政策力度持續加碼,市場情緒低到極點,這種低迷的狀況不會持續,很快就會迎來變盤的機會。

國慶後市場主線、結構性機會在哪裡

國慶長假後看好哪些方面的投資機會?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32.43%的私募表示看好好前期調整較深的醫藥、消費、新能源等白馬風格板塊;31.08%私募表示看好半導體、華為產業鏈、計算機、信創等節前活躍的科技成長板塊;21.62%的私募表示看好以中特估為代表的低估值大藍籌;另有14.86%的私募表示看好年內震盪偏強的煤炭、石油、黃金等強周期板塊。

鉅融資產權益基金經理袁美洋:中特估板塊仍有估值修復空間

結構上,長假期間消費數據好已經在市場預期內,但若人均消費數據不近如人意,消費板塊可能在節前走完行情。

相比較而言,年內央企分紅比例預計持續提升,後續政策有望進一步鼓勵和支持高股息投資,中特估板塊仍有估值修復的空間。此外,2022年以來上市公司對ESG發展狀況的強制披露,令擁有高ESG評級的標的有望獲得估值溢價,中長期看好全球能源轉型帶來的產業機會。

中睿合銀研究總監楊子宜:看好調整較多的消費等白馬股

國內經濟數據已經出現明顯邊際改善,社融和社零數據均超出了市場預期,地產銷售和新開工降幅也在進一步收窄,長假數據如果持續驗證經濟的恢復,基於歷史估值分位數的情況,我們認為前期調整較多的消費等白馬節後可逐步看好。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看好業績穩定的白馬股

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發力和外圍市場科技板塊帶來的共振,為A股科技板塊帶來增量資金表現,並且後續政策加碼還有空間,國內經濟拐點逐漸明晰,四季度大機率是行業輪動和風格切換的結構性行情表現,除了科技板塊,低估值,業績穩定的白馬股以及經濟復甦過程中的順周期行業估值修復依舊會存在表現機會。

星石投資:消費、醫藥等競爭格局得到大幅優化

總的來說,我們關注長期需求相對確定且具備一定成長空間的部分內需領域,例如消費和醫藥板塊,這些板塊的競爭格局得到了大幅優化,在經濟相對低迷的情況下盈利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歷史最好水平,在弱勢下具備一定阿爾法,經濟好轉時也兼具彈性。同時,我們也積極關注能夠通過供給創造需求的創新領域。

順時投資權益投資總監易小斌:成長板塊值得重點關注

在資金供給有限的情況下,市場更多的表現為結構性機會。成長板塊值得重點關注,特別是與華為產業鏈相關的行業和公司,業績會逐步釋放,景氣度也得以維持;曾經的熱門賽道,醫藥、消費和新能源等調整的時間超過兩年,下跌幅度巨大,對應的估值也偏低,隨著經濟的復甦,機會在逐漸來臨,彈性將會體現出來。

風險揭示:本文所涉及的統計數據截止於2023年9月25日,基於私募管理人回復的問卷調查數量統計生成,我司不保證數據完整性與準確性,文中所涉及觀點僅代表相關私募管理人的個人觀點,不構成我司觀點,結論僅供參考,且不構成實際投資操作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權聲明:未經許可,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將其用於商業用途。轉載、引用、翻譯、二次創作(包括但不限於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現作品內容)或以任何商業目的進行使用的,必須取得我司許可並註明作品來源為私募排排網,同時載明內容域名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3daba5616e1ac3d89ee76f6eb02bf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