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楊少華還在搞錢?做核酸需醫護上門,走路顫巍出席活動引爭議

2022-05-04     叫我麥大人

原標題:90歲楊少華還在搞錢?做核酸需醫護上門,走路顫巍出席活動引爭議

近日,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被拍到出席天津市某餐飲開幕儀式。

90歲的他,一現身全程都被人攙扶、架著走。

走路顫顫巍巍的他,光走那條短暫的紅地毯,都用了很久的時間。

當鏡頭近距離拍攝張少華的面部時,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臉龐上滿是皺紋和老年斑。

四肢更是瘦到皮包骨頭,每走一步,都顯得很吃力。

或許是身體狀況不佳,楊少華全身駝著背,目光有些呆滯。

身旁的人和他說話時,他的反應也很遲鈍,只是淡淡一笑。

對於這麼大年紀了,還出來商演撈錢,不少網友表示很不理解。

有些網友表示,楊少華的家人也太不走心了,老人家一大把年紀了,還要出來折騰;

凡是孝順的子女,絕對不會叫他出來的。

對此,一些網友則持反對意見。

他們覺得,楊少華既然走不動路了,為何還去商演撈金,卻要讓做核酸的工作人員上門服務?

原來在前不久,楊少華被拍到在北京做核酸。

因為身體狀態差,無法下樓配合醫護人員做核酸。

為此,工作人員還專門進行了上門服務。

所以,這才有了網友的冷嘲熱諷,說楊少華「核酸不能下樓,開業必須捧場。」

對於網友的偏激言論,楊少華的家人表示很憤怒。

尤其是楊少華孫女,直接怒懟網友:「我也很奇怪這些人的心態都憋壞了。」

說起楊少華,年輕的網友會比較陌生。

1932年生於北京的他,12歲便拜郭榮啟為師,在北京啟明茶社說學相聲。

19歲的時候,聽從分配來到了天津在大明鋼廠工作,負責文藝宣傳。

之後,他被調入南開區曲藝團,成為了一名專業演員。

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楊少華於1950年進入天津軋鋼一廠當鉗工。

直到六七十年代,他才又被調入天津市曲藝團。

兜兜轉轉,幾經波折後,楊少華始終沒有放棄對相聲的熱愛和堅持。

20世紀70~90年代,他分別和馬志明、趙偉洲合作,活躍於相聲舞台上。

先後表演了《戒煙》、《地理圖》、《枯木逢春》、《危言聳聽》等經典作品。

進入千禧年,楊少華開始進軍小螢屏。

在謝亞平導演的中國傳統相聲系列劇《笑口常開》中,分別飾演「慢性子」與「剃頭匠」兩個角色。

在他的影響下,楊少華兒子楊議也成為了一名相聲演員,並創辦了楊光相聲社。

之後,父子倆強強聯合,一起合作了《楊光的快樂生活》和《楊光那些事》系列劇。

值得一提的是,楊少華一共有4個兒子和一個義子。

兒子楊議頗具才華,《楊光的快樂生活》和《楊光那些事》都是他導的作品。

義子楊進明,在相聲界也頗具名望。

師從於第七代相聲演員李立山,後又拜已故相聲演員侯耀文為師。

他的主要作品有,《肉爛在鍋里》 、《瀟洒走一回》 、《學歌星》 等。

雖然沒有桃李滿天下,但是楊少華也算是有了傳承人。

在相聲界楊少華名頭不小。

但比起拋頭露面的明星來說,圈外的人,尤其是年輕人一代,知道他的還是比較少。

直到2018年,已經87歲的楊少華,才圓了「春晚夢」。

他在小品《為您服務》,飾演一位存款又急忙取款的老年人。

此後,年近90的張少華,小火了一陣子。

不僅經常活躍在京津兩相聲舞台,而且頻頻活躍於央視、北京電視台、天津電視台的螢幕上。

其中,他不經意間身子一扭、咧嘴一笑的「可愛老頭兒」形象,更是讓人百看不厭。

大器晚成,老來得紅,楊少華也算是圓了一件心事兒。

只不過,如今已經90歲的他,還是在家安心休養比較好。

畢竟,如今疫情這麼嚴重,出去外面總會有一定風險。

人活一世,沒有什麼比身體健康更重要。

只有身體好了,我們才能享受更多生活的樂趣。

作者:墨墨

編輯:麥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3b447ed17d5c4c008d264b6eb6e07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