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支持婚前大方談錢,這不是算計而是遠見

2023-01-31   好孕

原標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支持婚前大方談錢,這不是算計而是遠見

昨天,媽媽群里有小夥伴提出這樣的問題: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太現實了,還沒結婚就想著離婚後怎麼分錢。

我小姑子研究生畢業後留在了北京,並且在那裡談了個男朋友。前陣子,雙方父母見過面後,倆人就準備買房結婚了。

為了買到合適的房子,小姑子和她男朋友也跑了不少樓盤。後來總算選中了某個價錢適中,交通也比較便利的樓盤。

結果,去售樓部簽訂買房合同之前,小姑子的男朋友卻拿出了一份紙質協議書。大致內容是用我小姑子的購房資格買房,如果離婚,按照雙方出錢的比例分割房產。

我小姑子覺得這沒啥,但當家裡老人聽說這件事後,就不願意了。在他們看來,還沒結婚就想著離婚,可見這男的不是真愛我小姑子;

還沒買房就向著分割房產,說明這男的太會算計,心眼太多,不靠譜。

我覺得家裡老人得想法也有點道理,但是又覺得男方列出的協議還算是合情合理。唯一感覺震撼的是,現在的年輕人都這樣現實嗎?

……

坦白講,對於豪門、明星之類的有錢人來說,婚前簽訂各種協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畢竟錢太多,沒有事先談好的,無法保證自己的財產安全。

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在談婚論嫁的時候,有一方提出離婚後如何分割財產,確實會容易讓人多想,以及難以接受。

比如,懷疑對方是不是不夠愛,結婚是否帶有某種目的,甚至覺得對方疑心太重,不信任自己等。

殊不知,好的婚姻就是要大大方方談錢。這不是算計和套路,而是一種遠見。

經濟學家薛兆豐曾這樣解釋婚姻,他說結婚就是辦企業,需要簽合同。只不過夫妻雙方辦的是家庭企業,簽的是一張終身批發的期貨合同。

在婚姻中,不管男女都是要一起拿出自己的資源進行投資的。只不過,資源包不同,發揮作用的時間也不同。

在很多家庭中,女性往往要付出相對多一點,早一點。她們要生育孩子,撫養孩子,同時還要照顧自己的家庭。

而男性發揮的作用則稍微晚點,可能要到三四十歲,才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按照一貫的規律,付出越早越多的人,很容易被付出晚的人敲竹槓。

雖然這話聽起來過於殘酷,但現實就是愛情和婚姻根本就是兩碼事。如果說愛情是讓人心生嚮往的夢,那麼婚姻則是和責任、生活掛鉤的買賣。

既然是買賣,那麼肯定就和利益相關,必定要涉及到房產和錢財。

更何況,太多現實說明,離婚的時候,在財產分割的比例上,女性往往是處於弱勢的。

尤其當女性是全職媽媽,而所遇到的男人又特別心狠絕情的時候,女方分到的東西寥寥無幾。甚至除了帶走孩子,她們可以說凈身出戶。

最後想說,好的婚姻一定要大大方方談錢。提前協議好,這並不是心機,而是讓雙方都坦坦蕩蕩。

畢竟關乎到財產,儘量還是不要過於盲目和感情用事。現實理智一點,給自己留一條出路,才能避免在不確定的將來被意外打得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