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翻車?張若昀新劇,怎麼又好又爛的…

2023-12-23     十點電影

原標題:央視翻車?張若昀新劇,怎麼又好又爛的…

文 | 十點電影原創

國產青春校園劇,很久沒提過這倆字——

學習。

高考將近,結果連題都沒刷過幾道。

不是講青春期懵懂的躁動,就是談家長對孩子的施壓焦慮。

但今天這劇好像有點不一樣。

號稱——

年末國產劇……標杆之作???

導演丁黑,演員張若昀,繼《警察榮譽》後二搭。

首先,第一道難題。

劇翻拍自經典日劇《龍櫻》,一部關於高考逆襲的經典熱血劇,影響著一代人的青春。

前作成績優異,想超越基本做夢。

評論區也是褒貶不一。

翻車了嗎?

老妹兒刷後第一觀感——

一部好好的熱血劇,被拍成了校園傳奇。

在連刷十集後——

有點上頭,但老妹兒看完卻有些不爽了。

勵志篇

《龍櫻》的故事很簡單,一句話概括——

一個熱血不良律師帶領好幾名典型差生逆襲考上了東京大學。

突出的是:熱血、勵志,又帶著些難以置信的瘋狂。

而作為一部翻拍劇,是要在保留內核的情況下,劇情、人物、設定,都不得完全照搬,要有取捨。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本土化

第一,高考目標。

日本的高考制度和我們有著很大的區別。

比如,想要考東京大學,還要先進行統一考試,只有通過了才有機會進行下一步,選擇自己想去的大學,而每所學校又有著特殊的招生要求,所以學生也可以進行針對性訓練。

但國內的高考制度是分數優先統一標準,重點高校幾乎成為每個學生的共同目標,劇中將此代名為「青北」,相信大家都懂。

很多學校也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會分出尖子班和普通班,教師資質不同,學習氛圍也不同。

「擠」進尖子班,就成了每個學生的高三目標。

《鳴龍少年》的故事也從這裡開始——

兩所教育方面天差地別的學校突然合併,一所是鳴英學校,一本上線率高達98%;一所是龍海學校,二本的上線率也只有20%。

一開學就展開了摸底考試,根據成績進行劃分班級,優生差生自此走向人生分水嶺。

第二,引領者。

如果把《龍櫻》中「律師拯救差生」的熱血想法,放在國產劇中多少有些水土不服。

於是,他來了——雷鳴(張若昀 飾)

他的父親就是一名優秀教師,曾經帶領出不少的寒門學子考上名校,而雷鳴本身也是青北畢業生,一直在從事著教育行業。

最重要的是,雷鳴對教育的熱忱,他始終相信沒有考不上青北的學生。

第三,「差生」典型。

如今的「壞學生」,已經並非是單純的打架鬥毆,當代學生在學習中面臨的最大阻礙就是電子設備的誘惑。

一個細節。

學生在進校前,會有老師專門看管排隊上交手機,放學後再歸還,所以他們想盡辦法藏起手機。

還有社會催化下的叛逆。

不得不承認的是,現在學生們對老師的崇敬感越來越低,老師打著雞血學生說是pua,他們有著自己的主見,反抗意識也更強烈。

而在劇中,導致學生們不愛學習的原因,最有東亞子女最痛的家庭因素。

有重男輕女的重組家庭,女兒高三卻睡在棋牌室的嘈雜環境中,門口貼著的「不是廁所」正代表著她的生活狀態。

有和奶奶相依為命的窮苦少年,就連300多一件的校服都買不起,還要在課餘時間做兼職賺錢養家。

一個呼之欲出的現實,出生不同會影響著命運不同。

但,龍生龍鳳生鳳——

接下來要怎麼填,高考就是一個相對而言最公平的選擇。

懸浮篇

在《龍櫻》中,有一突出的主題——

「笨蛋學生也能考上東大。」

它的精神在於,即使是再普通不過的學生,用對了學習方法,也能夠憑藉努力獲得成功,它象徵著一種希望,帶給觀眾的感受是:是不是只要努力,我也能行。

但《鳴龍少年》作為一部高考題材劇——

老妹兒看到的是虛假的口號,雖然它已經儘可能還原原版的同時又在本土化劇情,卻反倒忽略了這部劇最核心的內容。

說白了,又是國產劇的通病:

懸浮,我們不相信這種奇蹟會真實存在。

劇中主角——鳴龍十一班

組成人員是一名優秀教師,一名心理老師,和五個有著「怪咖」之稱的性格特異成績又很差的學生。

他們的逆襲從一開始就有些不成立——

首先,班主任老師雷鳴。

一個教育界的奇葩,名校畢業,出色的英語水平,父親還是教育行業內的傳奇人物。

但他卻是個天生的反骨,以至於這些年來從事過各種不靠譜的職業,甚至負債纍纍。

那麼問題來了:

已知學生們想要考上青北是為了未來有更好的出路,那同是青北優秀畢業生的雷鳴,如今卻負債纍纍顛沛流離,這難道不是一個反面教材嗎?

對比《龍櫻》中的律師,有著極其廣泛的人脈和能力,他的思維和想法都有著引領性,是讓學生真的想要成為的一個榜樣。

而雷鳴,他的人生可信度非常之低。

連自己都沒活明白的人,真的有能力去教育學生嗎?

其次,心理老師桑夏(黃堯 飾)

老妹兒能夠理解,現在學生對心理健康也是極其需要關注的一點,但劇中這位老師存在的重要性,屬實是弱了些。

甚至有時突然的口號也是有些莫名其妙,雖說是沒有問題,但強行添加進來的台詞顯得尤其生硬。

「因為裙子穿的短而受到侵犯,不是你的錯;

因為你性格開放、思想獨立,又或者情感豐富但是遭到排擠也不是你的錯;

暫時還很弱小,還不能反抗,不是你的錯;

本應該保護你的人卻並沒有這麼做,更不是你的錯;

身為一個女孩,絕對絕對不是你的錯。」

「因為裙子穿的短而受到侵犯,不是你的錯;

因為你性格開放、思想獨立,又或者情感豐富但是遭到排擠也不是你的錯;

暫時還很弱小,還不能反抗,不是你的錯;

本應該保護你的人卻並沒有這麼做,更不是你的錯;

身為一個女孩,絕對絕對不是你的錯。」

而且,作為一名心理老師,她的種種行為都顯得極其不合理。

不僅會吐槽班裡的學生都是「怪咖」,更是時不時冒出衝動無禮的舉動,毫無根據不說,讓人不禁懷疑,編劇是不是就為了給男主配個cp啊?!

最後,「怪咖」學生。

一個讓觀眾最無法代入的原因是,他們都不是普通人。

李燃(王鏘 飾),典型的帥強慘人設。

他是個物理天才,外號龍神喬布斯,因為父親過世、母親離家,他只能與年邁的奶奶相親為命,經常靠控分拿獎學金以及修手機賺取生活費。

即使沒有經過專業的物理學習,但他依然能夠秒殺學校第一的優等生。

這樣的學生考上青北那還不是輕而易舉?

程雨杉(徐若晗 飾),又一個美強慘。

她有著可悲的原生家庭,母親改嫁,與繼父生下了弟弟,她就像是這個家裡的外人,甚至被繼父偷窺,她迫切的想要逃離家庭。

但程雨杉是個數學天才型控分學霸,麻將桌上的翹楚,無論是記憶力還是奧數能力都堪稱獨一無二,只要給她學習的機會,考青北不在話下。

還有其他三個學生,也各有各的天賦和困擾。

江晴朗(許淇傑 飾),天才音樂少年,家庭條件優渥,但強勢的母親和矛盾的父親都是控制他的因素。

禹洋(張琛 飾),承受著母親愛的裹挾而失去自己的少年,本來成績很好卻因為嚴重的社交障礙而被迫留級,還遭遇了校園暴力。

邊曉曉(曾宥臻 飾),因為長期在親戚家寄人籬下,養成了討好型人格,學習毫無自主性。

每個學生都是天才少年,他們只是天賦沒有被發現。

而編劇也並沒有長篇幅的去講述學習的故事,反倒把重點放在了他們的原生家庭上,雖然通過學生原生家庭之苦來映射社會現實,本沒有錯。

但,拿特例代表群體拍出來的劇真的會引發共鳴嗎?

是不是只有天才,才有機會成功?

不爽文篇

這劇本身就是一部差生逆襲的爽文,但《鳴龍少年》卻不夠爽。

對比《龍櫻》,更像是一場普通人的翻盤之戰。

面對極大影響人生命運的高考——

第一步,要拚命學。

這個世界是聰明人掌控的世界,如果你想改變自己就努力學習去迎合聰明人的規則。

既然不聰明,那就要比別人更努力,笨鳥要先飛。

別人學一個小時,你就要學兩個小時,別人刷一套題,你要刷十套,只要你能做得到,就是有機會逆風翻盤。

第二步,認清現實。

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家裡有錢有權勢的人自然會獲得更多資源,而你要拚命努力才能獲得的東西,他人不過伸伸手就可以做到。

名師輔導,氛圍創造……

但,高考依然是我們面對未來相對而言,唯一平等的方式。

只要你能拿到成績,就能夠上一流大學,重新開始人生。

努力的話,就可能創造奇蹟。

但《鳴龍少年》關注更多的卻是學生的心理壓力。

劇中有這樣一幕——

雷鳴在開學典禮上,給學生們進行了一項社會實驗。

讓學生們看清彼此之間的差距,從生下來開始,每個學生就是不平等的,條件優渥的學生未來也滿是希望,家境貧寒人生一片渺茫。

而雷鳴就是想藉此讓學生認清每個人的起點不同,原生家庭似乎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這是劇中好的一點,也是問題所在。

由於過多的將重心放在此處,弱化學生們對於學習的努力,讓一群智力超群的天才少年來完成逆襲,帶給觀眾的感覺,就像是開了金手指般的爽文。

我們不是天才,又何來代入感?

面對同等的原生家庭困境,但無處所訴,又該如何擺脫?

誠然,《鳴龍少年》並非是一部爛劇,雖有著不可忽略的懸浮情節,以及難以自洽的邏輯問題,但它依然讓我們看到了家長眼中,學生那些「叛逆」背後,內心深處的痛楚。

一種無法逾越的階級困境,在劇中成為了尖子班和普通班對比的明顯差異,這一幕相信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

學生在社會化的催熟下,在面對原生家庭的傷害痛苦時,第一反應不是反抗,而是不得不「懂事」的顧全大局。

「想要逃離」,是每個孩子在成長階段最「叛逆」的想法。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學生和老師之間,學校和家庭之間,現實和理想之間……

《鳴龍少年》中,有著種種需要探討的社會面的縮影。

它好,但還不夠好。

這也是我們對國產校園劇的期待,努力才能創造更高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34044afaa4b92a8f93b490e7b121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