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鼓勵多生孩子,齊奧塞斯庫被推翻,韓國聞慶市被質疑違法

2022-09-10   張生全精彩歷史

原標題:為了鼓勵多生孩子,齊奧塞斯庫被推翻,韓國聞慶市被質疑違法

最近一條「為解決生育問題,韓地方政府另闢蹊蹺:讓女留學生嫁給農村男性」的新聞,在網上引起熱議

要知道,韓國不婚不育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以至於韓國總統尹惕悅都表示,這是一場國家級的災難,並號召各部門拿出政策來刺激生育率。

其實,在尹惕悅之前,韓國政府為了鼓勵生育,就想了很多辦法。比如發放補貼、增加產假等,但效果並不明顯。最近,慶尚北道聞慶市政府與一家出入境代理公司合作,推出了一項促進國際婚姻的活動。主要針對的是到韓國旅行的東南亞女學憲政和當地農村男性相親。但凡結婚的,就會給予相應的補貼政策。聞慶市政府稱,這是幫助移民女性在韓國的女生找到歸屬感,順便解決一下韓國的人口問題。

對此,韓國人權委員會表示,這個活動看似沒有問題,可是女留學生來是求學的,不是來做農村男性的結婚對象的。聞慶市政府的做法,有把東南亞女留學生當成給韓國人生孩子的工具的嫌疑。

被韓國人權委員會這樣一問,聞慶市政府也啞口無言,只好叫停了這一活動。

齊奧塞斯庫

其實,為了刺激人口增長,有一個國家領導人,比韓國聞慶市做得更絕,他就是羅馬尼亞總統尼古拉·齊奧塞斯庫

二戰結束後,蘇聯和美國為了爭奪世界一哥,進入了冷戰時期。一方面由於「冷戰」太過激烈,另一方面也由於這兩個國家太過強大,所以他們周邊的國家都受到影響。假若它們不選邊站隊的話,很有可能受到蘇聯或者美國的威脅。因此很多國家不得不主動或者被動投入蘇聯或者美國的陣營之中。

不過,羅馬尼亞卻能獨善其身,始終保持中立態度,這在當時是很難做到的

正因如此,羅馬尼亞不僅對美國和西歐國家奉行開放政策,是華約組織中最先承認西德的國家之一。同時,羅馬尼亞在中蘇、中美、中東和平進程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總之,羅馬尼亞在當時所取得的外交成果是萬眾矚目的,而這也大大提高了羅馬尼亞的國際地位和聲譽。羅馬尼亞總統齊奧塞斯庫,也因此不光在國內備受民眾愛戴,在國際上的威望也很高,是當時的明星總統。

齊奧塞斯庫是農民子弟出身,從小生活貧困,11歲的時候,為了生計,就開始當學徒。多年後,齊奧塞斯庫回憶他的童年,仍然滿眼是淚。他說:「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我嘗盡地主的壓迫和資本主義的剝削。

正是因為受夠了無盡的壓迫和剝削,齊奧塞斯庫早早就有了強烈的反抗精神。

15歲的時候,他受共產主義思想影響,積極參與罷工和遊行,結果被捕入獄。但這並沒有掐滅齊奧塞斯庫心中的革命火種。在那以後,齊奧塞斯庫成為了革命積極分子,並加入了羅馬尼亞共產黨。

在之後的革命事業中,齊奧塞斯庫先後擔任過普拉霍瓦州等地方團委書記和共青團全國組織書記等職務。他在執行黨的任務時,也多次被關進監獄。

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

也正是在監獄裡,齊奧塞斯庫結識了羅共領導人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自那以後,齊奧塞斯庫成為了喬治烏·德治的門生及膀臂。

1944年,蘇聯紅軍進入羅馬尼亞。喬治烏·德治領導率領武裝隊伍,與蘇聯紅軍裡應外合,發動反法西斯武裝起義,推翻了舊的政權,並建立了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喬治烏·德治被推為國家領導人,齊奧塞斯庫則擔任了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在那一時期,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先後在羅馬尼亞軍事學院、布加勒斯特經濟研究學院和"斯特凡·喬治烏"社會政治學院(羅共中央高級黨校)學習。

學有所成後,齊奧塞斯庫先後擔任過軍事委員會委員及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書記等重要職務,而他也因此很快成為了國家的二號人物。

喬治烏·德治病逝後,齊奧塞斯庫取而代之,成為了國家元首。

齊奧塞斯庫上任後,為了了解民眾的生活,幾乎走遍了全國所有的農村。隨後他制定了一系列利民政策。同時,他還重視重工業及能源方面的發展,使工業很快縮小了與已開發國家的差距。

國民收入增長了32倍,工業增長了119倍,農業增長了6倍……這些使得羅馬尼亞成為了歐洲國家中,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齊奧塞斯庫也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民望。

不過,有一樁事卻讓齊奧塞斯庫很頭疼,那就是羅馬尼亞連著幾年人口出生率太低了。

據數據顯示,從1961年到1966年,羅馬尼亞的人口出生率的基數一直在1.8-2.0之間徘徊,而羅馬尼亞想保證人口規模不變,人口出生基數必須在2.1以上才行。否則的話,就算國家再富,沒有人口,也會有亡國滅種的危險。

60年代羅馬尼亞女工

所以,必須把多生孩子當成國策來抓。

其實,羅馬尼亞出現這種情況,別的國家也有類似的情況。比如蘇聯,就一直是人口出生率很低的國家。為了鼓勵生孩子,蘇聯政府會給孩子生得多的母親頒發榮譽勳章,並被稱為「英雄母親」,甚至還能得到領袖接見。除此外,一定的經濟獎勵和補貼,也相應作為了生育補償。

不過,蘇聯的做法並沒有收到很好的成效,齊奧塞斯庫也透過現象看本質,認為經濟手段對促進生育沒有太大的作用,只有通過立法,才能讓人口迅速增長,國力也才能更加強大。

於是,齊奧塞斯庫廢除了之前個人可以自由流產的法律,嚴格執行禁止墮胎政策。他指出,胎兒是社會財富,不生育孩子是背叛國家的罪行。他還規定,嚴厲禁止離婚,一對育齡夫婦必須生育4個孩子。此外,他還立法,把節育和墮胎都立為違法行為,墮胎者會被判刑並關進監獄,而不生育的婦女則每月都要繳納高額的稅金等。

為了落實政策和法規,齊奧塞斯庫還特別命令警察到工廠、機關、學校和農村去,對所有婦女進行每月一次的婦科檢查,掌控婦女們的月經情況等,以確保婦女們沒有使用避孕工具。這些警察受到了婦女們極大的厭憎,因此他們又被稱為「月經警察」。

靠著高壓政策,羅馬尼亞的生育率僅用了一年,原本只有1.9的生育基數,就飆升到了3.6以上,這成績是不是槓槓的?

身患絕症的孤兒

但隨著人口出生率的大幅度提高,各種社會問題也接踵而至。

為了滿足沒有生育願望的婦女墮胎需求,一些地下診所,冒著違法的風險,為這些婦女提供了流產和墮胎的服務。但是這些地下診所不光醫療水平不行,衛生條件也很差,術後感染等問題接連發生,導致懷孕婦女的死亡率不斷上升。

除此外,一些不甘心做「行走子宮」的婦女,為了逃避國家的高壓政策,鋌而走險,偷渡到鄰國匈牙利去尋求庇護。可是,當她們好不容易抵達邊境時,往往會被當作叛國賊,被邊境上的羅馬尼亞士兵掃射而死。

對於齊奧塞斯庫來說,這還不是最棘手的問題。

最棘手的是新生兒扎堆出生後,由於婦產醫院的設備、婦科醫生、兒科醫師等都嚴重不足,因此新生兒死亡的數量不斷增加。雖然新生人口翻了一番,可是新生兒死亡率也高達145.6%。死亡率這麼高,在國際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時之間,世界各國媒體,都對齊奧塞斯庫的禁止墮胎政策群起而攻之,毫不客氣地指責他是「濫殺無辜」。

迫於國際輿論的壓力,齊奧塞斯庫命令,嬰兒出生一個月後,才允許開出生證。這樣一來,那些剛出生不久就夭折的嬰兒,就不用算在死亡嬰兒的統計數目中了。

齊奧塞斯庫的做法,連政府官員都對他頗有微詞。於是,他又把反對他的人全部清除掉,並換上了自己的親戚朋友。比如他的妻子,實際上是個小學都沒畢業的紡織女工,然而卻擔任了國家副總理職務。還比如他的妹夫,原本是個沒讀過書的農民,卻被提拔為主管國家農業的部長。

被人民處決的齊奧塞斯庫夫婦

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經濟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原來,齊奧塞斯庫和其他東歐國家領導人犯了同樣的錯誤,在致力於發展重工業的同時,輕工業沒能得到較好的發展。這導致物資匱乏,經濟停滯。再加上他為了償還國家債務,又把農副產品等都拿來出口創匯,因而導致民眾生活水平迅速下降,連吃穿都成了問題。

這一系列的問題,最終讓民眾反對齊奧塞斯庫的呼聲越來越高,大規模的集會和抗議也此起彼伏。

齊奧塞斯庫不僅沒有反省自己的問題,反而派出警察和軍隊,對民眾進行武力鎮壓。結果警察和軍隊倒戈,失去軍權的齊奧塞斯庫,只得帶著妻子出逃,但沒能成功。隨後,他和妻子被送上了軍事法庭,在被判處有罪後,被亂槍打死。

一位頗有聲望的國家領導人,由於強制老百姓生孩子,結果形成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最終作繭自縛,死在民眾的憤怒中。假若當初齊奧塞斯庫鼓勵生育的時候,能從經濟著手,幫助年輕人解決工作壓力、生活壓力,讓年輕人有房居,有錢賺,想必他的結果一定會好很多。

現在,人口下降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必須面對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如何推動良性生育,促進人口增長,我們似乎還沒找到很好的辦法。齊奧塞斯庫的做法不可取,韓國聞慶市政府的做法有待商榷。那麼,我們真正好的做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