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招華辭掉公職改做毒梟,1999年落網,死前辯稱:報鴉片戰爭之仇!
突如其來的鴉片戰爭,擊碎了大清王朝的天朝上國之夢。驕傲自大的晚清統治者,不肯對外交流,以至於顏面盡失。
提起那段歷史,國人的心中難免作痛。縱然到了二十一世紀,仍然有人圖謀「報仇」。劉招華是一個轟動一時的罪犯,他把自己的犯罪行為歸咎於西方人的野蠻。
「我做的一切都是報仇!」即便到了人生最後時刻,他仍念念不忘最初的信念。只可惜無論他的理由多麼冠冕堂皇,也難逃以身伏法的下場。他就是辭掉公職改做毒梟的劉招華。
1965年,劉招華出生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偏僻小鎮。福建省福安市雖地處沿海,但當時的經濟環境並不算好。貧窮和飢餓,是劉招華揮之不去的夢魘。劉家兄弟姐妹眾多,他是最小的一個。劉招華的父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他過夠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為了家庭有出路,他把小兒子劉招華送進了學校。好在劉招華勤奮刻苦,成績非常優異。年少的劉招華,是全家人的希望。
父母和兄弟姐妹們,都希望他能通過知識改變命運。他十二歲時,家中發生了重大變故。
素來疼愛他的爸爸,不幸離開人世。本就貧困的劉家,生活越發清苦。
巨大的壓力,壓得他喘不過氣。劉招華覺得,上學的開銷太過巨大,便想輟學務工。在母親的強烈反對下,他的計劃只能作罷。經過這件事後,他學習更加努力了。
在他的心裡,只有一個想法。努力學習改善經濟,是他內心的執念。五年後的某天,劉招華的母親突發重疾。雖然很是不舍,但他最終還是離開了學校。
為了給母親治病,他只好外出務工。幸運的是,他被軍隊選中,成了一名軍人。劉招華能力出眾,領導格外看重他的才能。但劉招華只是把入伍當作一個過渡,並不想一直留在部隊。為了退伍轉業,劉招華竟然自污!
他故意貪污,並留下了犯罪證據。手腳不幹凈的人,自然會被部隊清退。由於涉案金額較小,再加上他平時表現尚可,領導並未深究。
出於人性化考慮,領導給他準備了一個體面的工作。將劉招華退回原籍後,領導為他安排了一個法警的崗位,這可是一個旱澇保收的工作。但劉招華心神不定,並不喜歡穩定的工作。
為了一夜暴富,他不放棄任何機會。一次執行任務時,他結識一個叫做陳道中的商人。陳道中來自台灣,出手非常闊綽。
陳道中明面上是遵紀守法的商人,背地裡卻是令人不齒的毒梟。在陳道中的影響下,有著大好前途的劉招華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為了專心做販毒生意,他辭去了工作。隨後,他就依靠著學來的「手藝」,憑著自己聰明的天賦開始「制毒」。劉招華發現,其實製作「冰毒」很簡單,只要把握好「原料關」就行了,銷售就交給其他人來做。為了制出過硬的產品,他還專門去大學學習,向化學教授討教。
終於在1996年,他製造出高純度的「毒品」,很快,這些產品被銷售一空。他心思縝密,經常轉移制毒窩點,又找來合作者陳炳錫瘋狂制毒,一年制毒31噸,獲利數億元。
然而,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過獵人的眼睛。
1999年,劉招華引起了警方的關注。為了抓捕劉招華,警方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整整歷時九年,劉招華才被緝拿歸案。
面對警方的拷問,他竟還恬不知恥地為自己辯解。「我的毒品只給國外消費,不給國內人消費……我把毒品都賣到了國外,報了鴉片戰爭之仇!」不管他如何狡辯,終究難逃一死。
2009年,劉招華因制毒販毒被處以極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