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武漢樓市觀察

2023-07-13     支點財經

原標題:【深度】武漢樓市觀察

實習生 黃召弟 攝

「日光碟」不再,打折銷售成常態。

「6.1447萬套,同比增長9.84%。」

這是今年上半年武漢新建商品住房銷售成績單。

跌宕起伏,「M」字走勢,是上半年武漢樓市的特徵之一:1月6636套低成交量,3月沖高至14643套,4月回落到7487套,5月再回升為14088套,上演樓市版「過山車」劇情。

數據來源:支點財經根據武漢市房管局官網數據整理

特徵之二:開盤「日光」不再常見,打折銷售是普遍選擇,冷熱不均表現明顯。相關研究機構公開數據顯示,上半年武漢樓市開盤去化率為20%,而近五年同期最高曾超80%;今年6月,武漢房價均價為16531元/平方米,2018年3月武漢房價峰值均價為19116元/平方米,相比最大回撤達13.5%;三環線以內主城區核心板塊,銷售情況整體要好於遠城區,上半年主城區住宅成交量占比超60%。

打折、補貼提振一波行情

上半年武漢樓市的成交數據里,詹女士出了一份力。由於是首套剛需購房,她近幾年一直觀察武漢樓市動態,前前後後看了多個樓盤。

「今年以來,武漢的樓盤幾乎都在打折,而且折扣力度比較大,價格十分划算。」詹女士在接受支點財經記者採訪時說,「我是在今年6月買的,覺得這個時機正好。」

詹女士買下的這套房,位於三環內,備案價24000多元,總價340多萬元。最終,她以約9折的價格拿下,省下30多萬元。

詹女士所說的時機正好,是指今年5月1日-6月15日,武漢舉辦了第40屆武漢春季房地產交易會。

在此期間,武漢給出了維修資金補貼、契稅補貼等多項購房利好政策。比如,在二環線外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給予維修資金補貼,其中購買首套住房的全額補貼,購買第二套住房的補貼50%;在新城區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除維修資金補貼外,對購買首套住房的再給予全額契稅補貼,對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再給予50%契稅補貼。

因為在6月14日完成網簽,詹女士獲得了維修資金全額補貼,再省下近萬元。簽單後不久,她又享受到了一個「意外」利好。6月20日,央行宣布1年期、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10個基點,武漢新房首套房貸利率因此從3.9%降至3.8%,二套房貸利率則從4.9%降至4.8%。

詹女士是上半年買房者的一個縮影:價格划算是主要動力,加之政策比較好,才選擇了果斷出手。

支點財經記者走訪的多個樓盤,明里暗裡幾乎都有折扣,相比備案價,9折比較普遍,低於9折的也不少。以三環內一套14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為例,可省30-50萬元。

實習生 黃召弟 攝

事實上,上半年,為提振樓市,武漢也很拼。除前文提及的房交會外,在去年取消二環外限購,調整二環外首套首付兩成等政策基礎上,今年2月又新出結合房價和新房庫存情況動態調整住房限購範圍政策,具體包括在住房限購區域購房的居民家庭可新增一個購房資格,在非限購區域擁有的住房不計入居民家庭購房資格認定套數,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限購區域購買首套住房的可實行購房資格「承諾辦、容缺辦」等。

「政策效果比較明顯,帶來了較大一波成交。」多位接受支點財經記者採訪的房企負責人一致表示。

中指研究院點評稱,上半年武漢樓市政策一直保持寬鬆,市場交易活躍度較高,一季度明顯回暖,二季度成交量仍保持一定增長。

冷熱不均表現明顯

支點財經記者梳理武漢各區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量發現,武漢樓市可謂兩極分化,冷熱不均表現明顯。上半年,漢陽區以7021套成交量位居武漢各區之首,漢南區則以728套排在最末。

數據來源:支點財經根據武漢市房管局官網數據整理

某全國TOP5房企在武漢的項目,主要集中在漢南區等遠郊板塊。該房企相關負責人對支點財經記者表示,現階段樓市橫盤,剛需客戶持續觀望,改善客戶更傾向抗通貨膨脹產品,故對遠郊市場衝擊較大。疊加武漢市針對二環外解除限購等政策,以及一些項目為搶占市場大幅降價,進一步搶奪了遠郊置業的市場。

支點財經記者在武漢市房管局官網查詢到的信息顯示,該全國TOP5房企在漢南區的某樓盤,共有1100多套住房,自2021年4月起取得預售許可證,如今兩年多過去,去化率僅為40%多。

另一全國TOP20房企,在武漢的項目主要分布在三環線以內主城區。該房企相關負責人告訴支點財經記者,公司樓盤基本處於城市主流板塊,主打品質剛需和品質改善,地段價值和產品價值的雙重護航,在市場下行期擁有較強安全墊。

該房企在三環內的某樓盤三四期項目,共有1700多套住房,同樣自2021年4月起取得預售許可證,目前去化率已接近60%。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上半年主城區市場恢復明顯好於遠城區,主城區住宅成交量同比增加46%,占全市比例為61%;遠城區住宅成交量同比增加14%,占全市比例為39%。

值得關注的是,即便是在主城區等核心板塊,市場也是冷熱不均。6月,支點財經記者走訪三環內多個武漢樓盤發現,有的門庭若市,有的門可羅雀。

在某江景樓盤,置業人員忙得不可開交,接待完一波到訪人員,馬上又投入到新一波講解中;在另一近江樓盤,因到訪人員較少,不少置業顧問在休息區玩手機。

支點財經記者 向陽 攝

一家自帶高端商業、建設如火如荼的樓盤,看房人一波接一波;而同區域、相距不遠的某高端樓盤,因股東深陷資金緊張風波,即便推出折扣較大的折扣房,人氣依然不足。

多位接受支點財經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一般而言,在性價比基礎之上,客戶更願意為有優勢資源的樓盤買單,這些樓盤或者有江景、商業、醫療等優勢資源,能夠保值增值,對衝風險能力強;或者兌現能力強、交房速度快、品牌背書強大。

下半年市場存挑戰

對下半年武漢樓市走向,業內人士持謹慎態度。他們認為,目前政策邊際效應逐漸轉弱,滯後購房需求已經逐步釋放完畢,有效需求不夠,後續調整壓力較大,市場存在挑戰。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上半年武漢樓市開盤去化率為20%,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而近五年同期最高曾超80%。去化率保持在較低水平,表明需求端(買房者)入市意願不足,去化壓力較大。

數據來源:支點財經根據武漢市房管局官網數據整理

(註:2020年上半年成交數據較低,是因為疫情暴發,武漢1月23日-4月8日實施交通管制)

另據武漢市房管局官網信息,今年1月底,武漢市已批准預售尚未網簽的商品住房為16.412萬套。到5月底,仍有15.4573萬套。7月1日-12日,武漢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量僅為1582套,日均銷售百套左右。

不少業內人士對支點財經記者感慨,「曾經的『日光碟 』已經稀有,持觀望態度的消費者大有人在。」

多位接受支點財經記者採訪的消費者就是如此。「擔心價格還會降,所以一直在觀望。」「想買,但是怕崩盤。」「怕買到不靠譜的,最後爛尾。」

不過,也有消費者持不一樣的態度。「現在利率比較低,準備再買一套。」「政策很友好,是買房的動力。」

克而瑞地產研究認為,市場基本面尚佳的武漢等市場,若改善盤能加強供應,剛需盤能維持低價策略,成交仍有小幅放量空間。

武漢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支點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正在研究武漢房地產市場如何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正在探討制定中。

(實習生黃召弟參與采寫)

記者 向陽

編輯丨劉定文 胡馨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28728a77dcff43897fa18576710b5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