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初六
認識一個開服裝買手店的朋友,人長得好看,有衣品,人前人後都是別人注視的焦點。
她在別人面前是霸道女總裁的模樣,一到丈夫面前儼然成了一個愛撒嬌的小女孩。
大家都取笑她這輩子怕是離不開她丈夫了。
然而她在發現丈夫背叛之後,果斷扔下「離婚」二字,收拾行李回她婚前買的房子裡。
不要一分錢贍養費,只要求女兒的撫養權歸她。
結婚那會兒她義無反顧,離婚的時候,她也乾脆利落。
她在我們小縣城裡也算是有名的網紅了,很多人都等著看她的笑話:一個離異帶娃的女人再優秀有什麼用?要再婚恐怕很難了吧?
可她的生活讓這些人啪啪打臉。
離婚後,她事業越做越大,整個人比之前更光彩照人,還有不少優質男人在追她。
女兒在她的影響下,一樣的獨立自信,簡直就是她的翻版。
很多女人,在婚姻里受盡委屈,卻選擇忍氣吞聲,沒有勇氣離開這個家。
因為她們一旦走出這個家,除了她自己,一無所有。
所以,對於女人來說,保持這三種能力,即使人到中年,你依舊能夠過得踏實,活得自在。
不少人信奉「乾得好不如嫁得好」,找個男人心甘情願養自己,實現很多女人夢寐以求的「你負責賺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
殊不知,男人輕易說出口的「我養你」一旦食言,被養的人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電視劇《第二次也很美》的安安,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
安安大學剛畢業就嫁給了男神俞非凡,當起了養尊處優的全職太太。
有保姆一手操持家務活和照顧孩子,安安每天就是吃喝玩樂,她也樂於這樣的生活方式。
直到俞非凡向她提出離婚,她拼盡全力要爭取孩子的撫養權時才知道現實的殘酷。
俞非凡深知安安這麼多年都是依賴他而活,沒有任何經濟來源。他便在贍養費上施捨般地讓步,只為了儘快甩掉她奪得兒子的撫養權。
被丈夫趕出家門,身無分文的她,還好有朋友的收留才不至於流浪街頭。
為了爭奪孩子的撫養權,沒有生存能力和工作經驗的她被迫闖入社會去拼殺。在猙獰殘酷的職場圈撞得「頭破血流」。才恍然大悟:這麼多年,她看似過得自由瀟洒,但實際她早已沒了自我。
卡耐基在《女人的格局決定結局》中寫到:
「經濟獨立的女性,自身帶著創造幸福的能力,她們不需要取悅和依賴男人。」
是的,經濟獨立並不是一定要多富有,只是在遇到困難和面對自己的慾望時,有能力給予自己,有底氣對自己負責。
倘若有朝一日生活發生變故,也不至於手足無措,只能掌心向上地低頭向對方乞求。
知名主持人楊瀾曾經說過:
「女人如果依附在一個男人身上,她就沒有自己的思想。在這個個性使然的環境中,男人也都喜歡有個性有能力的女人。」
一個女人如若沒有自己的思想,就等於失去了靈魂,成為一個扯線玩偶,任由人擺布。
電視劇《陪你一起長大》里,那個叫林芸芸的全職媽媽,每天的工作不是料理家務活就接送孩子上下學,輔導孩子學習。
她每天像陀螺一樣忙得團團轉,一年365天無休。她把青春和精力都奉獻給了家庭。
但這樣為家庭操勞的她,卻被丈夫看不起。在丈夫的眼裡,她乾的就是輕鬆活,每個月他還給她錢花。丈夫每天都對她招之來揮之去,稍不順心就對她發脾氣,宛如她就是個保姆。
而林芸芸面對這樣的委屈,她只能默默忍受,絲毫不敢反抗,還得在丈夫指責她時笑著應和。
只因她沒有任何經濟來源,沒有獨立的精神依託,一切只能依賴丈夫生活。
夫妻之間,本應該是攜手共進退互相成就的兩個個體。可以彼此依靠,但不要過度依賴,時間久了,只會失去了自我。
好在林芸芸後來醒悟過來了,意識到不應該只依附男人而活。於是她在照顧好家庭的同時,利用自己的專長開了一家培訓教育機構,並為此不斷提升自己,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經濟獨立,也建立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她不再是那個唯唯諾諾只圍著丈夫和孩子轉的人,贏得了丈夫和孩子對她的尊重。
新時代下,越來越多的全職媽媽刷新了我的認知。即使跌入繁瑣,但她們依然堅持自我學習,積極向上堅持輸出,靠自己的努力過上了左手育兒、右手事業的美好生活。
作家張燕霞寫過一句話:
「自由、從容、淡定、優雅都源自於獨立,獨立讓你不依附別人,不恐懼未來。獨立就是你永遠受用不完的底氣。」
因此,女人,一定要保持自己精神的獨立,才能活出一位女人最佳的狀態,擁有女性的特殊氣場。
年輕時為了愛情放棄友情、或是聽從丈夫的要求遠離朋友、亦或是一門心思撲在家庭上而失去了與朋友的聯繫。
直到中年,被家庭的繁瑣壓得苦悶難受,想和丈夫說,可和丈夫早已無話可說;想和孩子說,可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世界,這時,想找個可以傾訴的朋友,翻遍通訊錄,才發現身邊一個朋友都沒有才後悔莫及。
所以女人還是要有自己的交際圈,特別是中年女人,更要擁有兩三知己,在身心疲憊的時候知己就是最好的伴侶,可以讓自己安心的依靠。
正如我和閨蜜小歡,從讀書到工作,相識相知十八年,關係早已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我們倆相差一年結婚,加上兩人的老公職業一樣。我們兩個人有更多共同的話題可聊。
很多時候我和老公因為感情矛盾或者育兒觀念不同吵架,第一個念頭就是找小歡傾訴吐槽。
每次,我噼里啪啦發給她很長很多段語音,發泄過後人也就舒坦多了。她總是耐心聽完我的語音安慰我後再給我分析對錯。
每次她的剖析總能讓我醍醐灌頂。她教會我應該如何更好地經營婚姻教育孩子,而不是每次遇到難題就只想逃避。
有她這個知己,我在婚姻生活中越來越遊刃有餘。
西塞羅說:
「所謂友情這種東西,存在於一切人的生活之中。假如一個人喪失了友情,那他可能無法生存在這個世界上。」
人生在世,自己獨歡甚好,但有好友相伴更美好。
特別是人到中年,擁有知己三兩個勝過朋友萬千。
一起狂笑,一起大哭,你的喜怒哀樂都能在她面前毫無忌憚地顯露出來。她能幫助你化解心中的鬱悶,你能陪她走出生活的陰影。
有人說做女人不用那麼大成就,只要丈夫疼愛,兒女聽話,有個美滿幸福的家庭便是人生贏家。但即便這樣,身為女人最應該擁有的是這三種能力:經濟獨立、精神獨立和擁有知己。
只有當自己先具備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才能擁有讓別人幸福的能力。
股神巴菲特曾說:
「每個人最終都要懂得為自己而活,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
這個世界沒有人離開誰會活不了,也沒有人會永遠讓你依靠。
我們終其一生,真正能依靠的人只有自己。
特別是女人,越到中年,越要清醒地找到適合自己最好的活法。
女人們,請保持自我,用心經營好自己,當一個快樂、淡然的中年少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