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因一句話「翻車」?事實證明,一種亂象正在影視圈野蠻生長

2023-04-27     置身事內

原標題:孫儷因一句話「翻車」?事實證明,一種亂象正在影視圈野蠻生長

4月26日,孫儷因為一句話,被網友「噴」上了熱搜。

在一檔訪談節目中,蔡康永問孫儷:

《甄嬛傳》是你人生的轉折點嗎?

孫儷略作思考後說道:

《甄嬛傳》開播十來年還時不時上熱搜,我這才意識到,原來《甄嬛傳》真的很火。

孫儷表情嚴肅,說得很認真。

但網友聽到這句話,就感到很不舒服了。

不少人覺得,孫儷吃了十幾年該片的紅利,竟然不知道這部片子很火,騙誰呢?

網友的留言也證實了大家的看法。

「可能嗎?片酬靠著《甄嬛傳》漲了幾倍了吧」
「喊她娘娘這麼多年,她不知道?」

孫儷的這種回答,讓網友覺得很不真誠,疑似在給自己設立「只關心演戲,不在乎熱度」的敬業人設。

網友的這種質疑,合理但不完全對。

孫儷這麼說,多少有點「故作姿態」的嫌疑,畢竟《甄嬛傳》火了12年,有口皆碑。播放量碾壓各類影視作品,為孫儷帶來的名利也是有目共睹。

儘管孫儷的言語確實不合適,但網友的解讀也有點過了,尤其是「裝清高」「賣人設」這種評論。

也許當時她只是想表達自己對「火」有不同的定義,亦或是「當局者迷」之下,讓她無法確定這部戲到底是不是真火。

但不少網友只是根據一段視頻,甚至只是根據一張截圖,就對孫儷的一句話展開「深入而全面」的解讀,往往因為一知半解而跑偏了方向。

之後,事情就變得無法控制了。

有人通過這句話,想起了孫儷的一些並不好看的「過往」。

2012年第18屆白玉蘭獎頒獎晚會中,志在必得拿獎的孫儷,卻被出演《懸崖》的宋佳摘走了桂冠,當時孫儷的臉,肉眼可見地垮了下來。

根據這張「拉臉」的圖片,網友又很快想到第二年孫儷憑藉並不出彩的《辣媽正傳》,打敗了《父母愛情》中表演精湛的主演梅婷,拿到「視後」的場景,並開始質疑當時的評選有「黑幕」。

您瞧瞧,本來是採訪中一句無傷大雅的回答,逐漸演變成「孫儷當年拿獎有黑幕」,然後上升到孫儷的人品有問題。

最後,很多不明所以的網友開始跟風,孫儷因「一句話翻車」也變成了一個結果。

事實證明,這種「過度解讀」的亂象,在如今的娛樂圈已經開始「野蠻生長」。

張譯前段時間被廣泛質疑,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因為網友對張頌文在《狂飆》中所飾演的角色過度喜愛,從而便覺得影片中扮演張頌文對頭的張譯很討厭。

接著便將這種感覺,從角色上升到了演員本人。

很多莫名其妙的文章開始在網上出現。

文章中質疑他耍大牌,指責他人品差,但給出的證據,就是一張簡單的截圖,甚至有的乾脆就是作者自己的臆測。

比如張譯曾在一檔節目中和孫儷一同講述片場趣聞,其中一句「我就當著孫儷的面不停抽煙」被網友扒了出來,然後進行放大,並上升到「張譯不尊重女性」的高度。

而不喜歡孫儷的觀眾,也通過這句話指責孫儷「裝腔作勢」,還跑到孫儷社交帳號下留言進行質問甚至是謾罵。

這種現象背後,是「飯圈文化」在作怪。

黃子韜、劉蓓、吳剛主演的《冬日暖陽》中,演技精湛的劉蓓挨了不少被觀眾罵,甚至上升到嘲笑「劉蓓眼睛不對稱」的人身攻擊上面來。

原因很可笑,就是因為片中劉蓓飾演的角色和黃子韜飾演的角色,在劇情上有很多衝突戲份,於是這些粉絲便覺得自家偶像受了欺負,開始找各種理由來辱罵對方。

這很幼稚,但在影視圈卻很常見。

前不久,因《狂飆》走紅的高葉,也因為一句話被過度解讀。

有文章稱高葉35歲都沒談過戀愛,高葉看後覺得文章內容失實,便發文回應稱:「咱就是說,這屬於罵人了。」

在筆者眼中,這種回復很有趣。

既沒有義憤填膺地指責有人造謠,也沒有一本正經地解釋自己的情感歷程,而是用一種很輕鬆的網絡流行語,來講明自己也是有過感情生活的人。

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句話,被過度解讀後引起了「軒然大波」。

個別人覺得,「35歲沒談過戀愛就是罵人了」這句話,是在宣揚「女性就該早早結婚嫁人」觀念,是在「嘲笑大齡女青年」,說明她內心藏著深深的「男尊女卑」觀念。

這種過度解讀,讓高葉的人緣,差點崩了。

在筆者來看,這些人就是「玻璃心」,敏感又脆弱,總是習慣給別人扣帽子來慰藉自己內心的不平衡。

李晨最近被罵上熱搜,也是因為被安上了「不尊重女性」的帽子。

在《奔跑吧》中做遊戲的環節,李晨得知隊友白鹿和宋雨琦被抓住了後,順口說了一句「她們會成為我們的累贅」。

然後這句話,被白鹿和宋雨琦的粉絲過度解讀後,變成了李晨「不尊重女性」的「石錘」。

李晨前些年送「心形石頭」,要求印小天道歉,和前女友網上互撕的事情,確實做得不怎麼地道。

但有一說一,在《奔跑吧》中他講的那句話,就是因為遊戲規則下產生的一種正常反應,和是否尊重女性不沾邊。

這兩個女星的粉絲們認為,這是李晨瞧不上自己的偶像的表現。粉絲們的回擊方式,就是「過度解讀」後占領道德高地「扣帽子」。

這就是「飯圈文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在相關部門和多數網友的抵制下,「飯圈文化」表面上消失了,卻用另一種形式野蠻生長。

評論一些偶像的演技和顏值,甚至成為了網絡上的一種禁忌,但凡對某個偶像說一句不同的意見,就會被一堆粉絲追著噴。

你跟他說演員的演技,他就跟你扯偶像的顏值。

就順著他的邏輯反駁顏值高低,他要麼開始扯他很努力,要麼就建議你去眼科醫院看眼睛。

遇到他們不喜歡的偶像,或者是自己偶像的競爭對手,便開始斷章取義後過度解讀,搞對立拉扯那一套。

明星們對粉絲的過度解讀,更是「心懷畏懼」,表現在現實中,就是不多說一句話。

曾經熱鬧的明星微博動態,如今已經成為各種廣告的「宣傳地」和動輒警告這個那個的「聲明池」。

網友再也看不到那英一邊爆著粗口,一邊各種艾特圈內明星加自己好友的場面。

也見不到雷佳音光著膀子,在街邊擼串喝酒的樣子。

甚至連一些正常的感想,如今的明星都不敢發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下。

而且越來越多的明星,將自己的微博設置成「半年可見」,就是怕自己多年前的文字,被網友翻出來後「過度解讀」。

這種事情,在以前的內娛是沒有的,網友也會批評明星,明星也站出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直到搞出了「流量明星」這個玩意後,娛圈就開始變得烏煙瘴氣。

不同「頂流」的粉絲,開始互相攻擊,造謠惹事弄的一地雞毛。

好在相關部門及時出手,阻止了這場令人尷尬的鬧劇。

如今,這種現象換了一副面具後,用「過度解讀」的方式,再次出現在網友的視野中混淆視聽。

這種方式,更加隱蔽,破壞力也更大。

如何破解?也許很簡單。

對於明星來說,先搞好自己的業務,唱跳的偶像重點放在舞台,別急著往影視圈擠。

只會「耍帥賣萌而毫無演技」的偶像,出演影視作品只會被批,而這些人的粉絲卻只想著維護自己的偶像,難免產生矛盾。

對於網友來說,在不了解來龍去脈的時候,學著寬容一點,不要跟風走。讓偶像的粉絲去互相撕吧,相關部門正抓這種典型呢。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238403498f9d07d8769c007dc6491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