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拳打悍匪,西征馬家軍!擔任紅軍武藝總教官,許世友:甘拜下風

2022-02-23   軍武四分三十三

原標題:她拳打悍匪,西征馬家軍!擔任紅軍武藝總教官,許世友:甘拜下風

「誰說女子不如男」,花木蘭以女兒之身替父從軍,立下赫赫戰功,證明了巾幗不讓鬚眉。

近代中國的革命中,面對外敵入侵,湧現出無數愛國青年,其中不乏女性身影,既有宋慶齡、鄧穎超等對中國革命舉足輕重的人物,也有秋瑾、江姐等革命女烈士。

有一女名叫何子友,她拳打悍匪,西征軍閥,還擔任了紅軍武藝總教官,這要放在以前,那也是林沖般的梁山好漢。就連上山學過藝號稱會十九般功夫的許世友在與其切磋和,也是自愧不如,甘拜下風。

武當傳人

何子友於1913年出生於四川省蒼溪縣,作為家中長女,她必須要幫助父母緩解家庭壓力。她為地主家放牛,幫助父母干農活,還要保護年幼的弟弟妹妹。長此以來,何子友逐漸形成了男兒般的性格,甚至留起了男孩的短髮。

十歲這年,何子友被父母送到了一家武館打雜,也正是如此,何子友的人生迎來了轉機。練功房名叫景武拳房,這裡聚集了一大批武林豪傑,其創辦人陶洪恩更是清末武舉人。

何子友一有空閒便來到練功房,偷看師傅們練習,雖然師傅們都知道這個小傢伙在偷師學藝,但都沒有干涉,大家都很喜歡這個乖巧聽話的女娃。慢慢地,在何子友的摸索下,竟也學會了一招半式。

何子友在拳房有一位要好的夥伴名叫李鶯鶯,她的父親李德源也是總教習之一,還是武當派的傳人,在江湖有著北派聖手的美譽。

一次,在兩個小孩的打鬧中,李德源偶然發現何子友舉手投足間竟有一點練家子的氣息,他將何子友叫到身邊,問道:「你的功夫是哪兒學的!」

面對突如其來的發問,何子友只有老老實實地回答道:「我是看著大師傅們一點點學的,我絕對沒有打擾他們。」

一個旁聽生能有這種水平,這足以讓其他弟子汗顏。李德源怎會放過這麼一個天才,但是門規又不能收女性弟子,索性便把何子友收為義女。這樣一來,既不違反門規,也可以教授武藝。

天賦本就尚佳的何子友,有了良師的指導,武藝是突飛猛進。短短五年時間,便已經學會了「五鳳齊鳴術」、「雁尾單刀」等一系列絕技,身體素質也是與日俱增,長得十分壯碩,猶如男子。

對於何子友的成就,李德源極為欣慰,出師前更是破例傳授了他「五毒絕手」,該功夫作為武當派的頂級絕技,每代僅傳一人,何子友也就成了李德源所在「太和門」第十二代傳人。

參加革命

在武藝學成後,何子友也踏上了回家之路,她知道父母為家庭承受了太多的苦楚,如今自己學成歸來一定要讓父母享一享清福。

當離家五年的何子友回到家後,竟得知父親在參加當地的革命時被捕入獄,不久後便慘死獄中。

子欲養而親不待,父親的去世對於何子友的打擊是致命的,為報殺父之仇,也為了讓更多的窮人不受欺侮,何子友走上了父親的道路,參加了工農紅軍。

作為武當派的傳人,何子友身體素質自然不是旁人可以比擬的,她的訓練成績甚至讓男兵望塵莫及。在一次任務中,何子友以一敵三,片刻工夫便將三個敵人全部放倒在地,為她所在的偵察隊撤退創造了機會。

何子友一戰成名,她有功夫的消息很快便被傳開,更是被紅軍領導人親自點名,讓其擔任婦女獨立團武藝總教官兼偵察排排長一職。女子獨立團在何子友的操練下,作戰能力與日俱增,絲毫不亞於男性。

她們跟隨紅軍主力參與了長征,不僅越過了苦寒的雪山草地,還突破了國民黨的圍追堵截,無數處惡劣的條件都挺了過來,這足以看出這支部隊的戰鬥力。

拳打悍匪,西征馬家軍

長征途中,為了躲避國民黨主力,紅軍只能避開主幹道,穿越崇山峻岭。山高林密,又正是悍匪的聚集之地,雙方曾多次爆發火拚。

這要是放在平時,紅軍面對這種烏合之眾,談笑間便讓他灰飛煙滅。但此時紅軍背後尚有追兵,一旦交戰,將拖延我軍的行軍速度。為此,我軍便只有和土匪按照江湖規矩,雙方各派一人切磋武藝,我方取勝便可借道。

作為黨內少有的習武人士,何子友自然當仁不讓。對面看到女子出戰,有的不屑出手,有的更是大笑紅軍無人。

但雙方交手後,何子友往往只用一招便將土匪打倒在地,之後更是一路過關斬將,為我軍的長征掃除了一大障礙。

在長徵結束後,為了打通國際通道,促成西北抗日局面形成。該條道路的最大阻礙,便是軍閥馬鴻逵,紅軍便制定進攻馬家軍的西征計劃,計劃名單中,何子友的女子獨立團赫然在列。

在一次撤退任務中,何子友主動請纓,擔任斷後任務。馬家軍很快便將幾人包圍,卻遲遲不肯下手,他們看著幾名女子,臉上不禁笑開了花。在他們看來,何子友一行已為案板上的魚肉,任他們宰割。

突然從,一女子從人群中閃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向領頭者,只見何子友一拳下去,對方便栽倒在地,當場斃命。還沒待眾人反應過來,何子友再次起身施展絕學,又是兩名馬家軍倒地。

倖存的馬家軍不禁脖頸一涼,倉皇逃去,何子友再次憑藉武藝,化險為夷,也因為這一拳,她獲得了一個「何鐵拳」稱呼。

作為少林弟子的許世友,自稱會十九般武藝,聽到軍中還有這般女豪傑,哪裡還坐得住。他擺下擂台,想要見識一下傳聞是否屬實。

許世友雖然大大咧咧,但面對女同志還是十分謹慎的。二人在交戰數回合後,許世友方面則稍落下風。

雖然繼續比下去鹿死誰手還真不一定,但很有可能兩敗俱傷,許世友索性收手表示甘拜下風。二人也不打不相識,成為了好朋友。

2016年,何子友因病去世,享年103歲。建國後,何子友致力於經濟建設,先後負責了上海電池廠、復興香煙廠的建設工作。

另外,她還為新中國培養了新鮮的血液,她的一雙兒女都參加了解放軍,姐姐更是南京軍區正師級幹部。

何子友用她的一生印證了那句巾幗不讓鬚眉,讓世人知道了古有花木蘭,今有何子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