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多久,看大便就知道?壽命長的人,大便一般有這6個特徵

2024-09-14     醫學原創故事會

在說一個人年齡的時候,大家都知道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可是很多人卻沒聽說過腸道年齡,所謂腸道年齡,是指一個人隨著生理年齡的增長,其腸道內菌群變化所處的不同階段,即通過腸道菌群之間的平衡程度,來判斷一個人的腸道是否有老化現象。

一個人到底是否衰老,有時無法根本無法從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來判斷,有些人可能五十多歲了,但由於保養的很好,看起來就像四十歲一樣,問題是,世界上真有長生不老,能永保童顏的人嗎?

當然是沒有的,一個人到底老不老,其實腸道年齡是最科學的判斷標準。

大家都知道,人的腸道里有一個很重要的益生菌,那就是雙歧桿菌,研究發現,大多數人在10歲以後腸道內的雙歧桿菌就開始銳減。成年人雙歧桿菌在腸道菌群中所占的比例已經從40%下降至10%左右,隨之腸道開始老化。進入老年期55~60歲這一階段,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的數量再度減少,60歲後只剩下1%~5%,到臨終前幾乎完全消失,接近於零。

一個人的腸道健康直接影響了腸道年齡,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萬病始於腸道」。

如果你知道腸道能發揮哪些作用,那你就不會再懷疑這句話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腸道就是儲存大便的部位,這樣的理解是大錯特錯的,我們的腸道里擁有豐富的神經,所以腸子是非常敏感的,稍有風吹草動,我們的腸子就有可能不舒服。

腸道是人體內最大的微生態系統,裡面駐紮的細菌共有400多種。細菌的數量超過100兆,比人體細胞總數(60萬億~100萬億)還要多10倍。

還有,腸道控制著人體70%的免疫力,毫不誇張地說,如果你的腸道很健康,那麼免疫力才會很好,如果腸道不健康,免疫力就會下降。人體的腸黏膜上布滿了免疫細胞,它們就像身體的衛兵一樣,腸道免疫系統主要由兩部分組成——腸道黏膜免疫系統和腸道相關淋巴組織。這些組織里住著各種各樣的免疫細胞,如T細胞、B細胞和巨噬細胞等。它們各自有著獨特的本領,共同構成了腸道的免疫防線。

如果一個人的腸道不好,大便會首先發出報警信號,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觀察自己的大便,不能來也匆匆,沖也匆匆。

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壽命長的人,大便一般有這6個特徵。

第一,大便的顏色正常

正常的大便顏色是黃色,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黑便、血便或白陶土便,均要警惕疾病的來臨,位於右半結腸的疾病,比如腫瘤,往往引起黑便,位於左半結腸的腫瘤,往往引起血便。

出現白陶土便,往往是阻塞性黃疸所致,比如胰腺癌。

第二,大便的形狀正常

正常的大便形狀是圓柱形,如果大便突然變細,或是大便變得乾結,像羊屎顆粒一樣,或是大便變成稀水樣或稀糊樣,這些均屬於異常的大便,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

第三,大便的質地正常

正常的大便是非常柔軟的,有一定的濕度,但絕對不是像蛋花或者水泥一樣的大便,如果大便的質地變硬,或是根本就是水或泥,也要警惕疾病的來臨。

第四,大便里是否有內容物

很多人的大便里有內容物,可能有一些蔬菜纖維或未完全消化的食物,這些倒不是說一定是異常的,主要從長期來看,如果每天大便都有未消化的食物,或是頻率很高,這個時候要警惕異常。

還有的人,大便里不僅有內容物,大便的顏色、形狀或質地都不正常,這個時候,也要警惕疾病,比如胰腺癌來臨的時候,患者常常會出現脂肪瀉,患者的大便里不僅有沒有消化的脂肪顆粒,而且還常常伴有明顯的油花樣腹瀉。

第五,大便氣味正常

大便當然是有氣味的,大便雖然臭,但味道是比較淡的,如果大便出現惡臭則要警惕疾病的來臨,比如腸癌引起便血的時候,可能會引起濃重的腥臭味,當出現急性壞死性腸炎的時候,可能會有濃重的腐臭味。

第六,大便頻率正常

正常人的大便頻率基本是一天1-2次,如果出現大便頻率的改變,也要警惕疾病,比如便秘患者,可能好多天才解一次大便,對於腹瀉患者而言,一天的排便次數可能超過七八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17efce25291db2776c16defc6d15c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