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南方企業抱團紮根這座北方城市——濰坊的吸引力從何而來?

2023-08-27   安丘融媒

原標題:一眾南方企業抱團紮根這座北方城市——濰坊的吸引力從何而來?

一眾南方企業抱團紮根這座北方城市——濰坊的吸引力從何而來?

近日,濰坊發布一則報道,8月23日—24日,濰坊市委書記劉運率隊到浙江點對點招商。「一把手」招商本已是常態,濰坊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今年也多次外出招商,但這次報道中的一個細節,卻透露出不一樣的信息。

濰坊這次招商,首站選在了中國上市公司百強之一的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與其他招商活動不同的是,參加新和成招商座談會的,不只新和成一家企業,國邦藥業和京新藥業的負責人也趕到現場。網上資料顯示,這兩家企業除了是新和成的重要合作夥伴外,還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在業務擴張過程中,都把目光投向了濰坊,把產業基地放在了濰坊。

據了解,這三家企業中,最早與濰坊結緣的是國邦藥業。而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是新和成,從2007年開始,16年的時間,新和成在濰坊的園區規模從400畝擴展到近萬畝,企業數量從1家發展到6家,年產值從5億元增長到近百億元。在新和成、國邦藥業的帶動下,京新藥業、萬盛股份、普洛藥業等新材料新醫藥產業鏈上的公司紛紛落戶。

攝影:李俊海

這種南企北上、扎堆落戶的現象在濰坊並不是個例,引來一個、帶來一串的「葡萄串」效應也不是偶發情況。像蘇州的蘇安融科公司落戶濰坊,建設蘇州(安丘)產業園,帶動了一批南方企業在濰坊布局;佳誠數碼在投資濰坊的同時,也化身招商大使,邀請引進了匯鋒新材、佳美匯新材料等企業來濰發展。在此帶動下,今年上半年,濰坊新立項項目380個,新開工項目135個,新增省外到位資金810億元,內資合同簽約額、內資項目到位資金,均居山東省第1位。

真金白銀的投入、呼朋引伴的前往,是企業和企業家對一個城市的最大認可、最大褒揚。企業不是慈善,每一筆投資都是深思熟慮、多方考量,每一次布局都是精心考察、反覆權衡。成功不是偶然,所有的悄然逆襲都是有備而來,所有的出乎意料都是厚積薄發。濰坊到底有什麼魔力,能讓知名企業相擁而至、紛紛落子?

解碼濰坊魔力,避不開濰坊手中的兩張「王牌」。

第一張「王牌」,是厚實的產業基礎。濰坊因農業而聞名全國,而工業實力同樣強悍。單就新和成所在的化工產業,濰坊就有企業700多家,除了以新和成、國邦、京新為代表的精細化工外,還形成了以弘潤石化、魯清石化為代表的石油化工,以聯盟化工為代表的煤化工,以海化集團為代表的鹽化工等產業,營收規模接近4000億。

攝影:代傳仁

除化工以外,濰坊還是全國知名的動力城、農機城、電子城,製造業總量約占山東的10%、全國的1%,去年規上工業產值和營收雙過1.1萬億。這個量級是什麼概念?放在山東省,是名副其實的全省亞軍;放在全國,是全國地級市工業前十強。

除了體量大,濰坊的工業還有幾個突出特點。門類「全」,全國41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濰坊擁有37個,包含所有31個製造業行業,涵蓋200多種主要產品,其中60多種產品市場占有率全球第1、全國第1。企業「優」,我們熟知的濰柴集團、歌爾股份、豪邁集團、濰柴雷沃重工、晨鳴集團、孚日家紡、得利斯食品等都是濰坊企業;濰坊擁有中國500強5家,中國製造業500強9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單項冠軍」「隱形冠軍」等優質企業946家,被譽為「冠軍企業之都」。聚集度「高」,動力裝備、高端化工、食品加工、新一代信息技術4個產業集群規模過千億,省級「雁陣形」產業集群達到17個、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達到8個,其中動力裝備產業集群入選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產值約占全省的2/3、全國的1/3。

攝影:劉永久

今年,濰坊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化工向新材料新醫藥轉型、動力裝備和汽車製造向新能源化轉型、食品加工向以預製菜為代表的生態快餐轉型,加速突破元宇宙、氫能、新能源製造、工業母機等19個新產業。優勢產業升級壯大、新興賽道破浪前行,濰坊在產業發展中展現出了強大實力和巨大張力。

另一張「王牌」,是優越的區位交通。濰坊地處山東半島幾何中心,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9條高速、4條高鐵穿境而過,濰坊機場通航18個城市,乘高鐵到膠東國際機場僅需28分鐘。濰坊港是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正憑藉港口整合的東風,加快向工業港、貿易港升級,加速向億噸大港邁進。而且今年7月份,小清河剛剛實現全線試航,濰坊港作為沿線唯一的海河聯運樞紐港,其腹地從濰坊一下拓展到了整個省會經濟圈,可以預見未來將迎來一輪快速發展的紅利期。

攝影:孫連浩

陸上交通方面,濰坊一直是北上南下、聯通東西的樞紐。濟青高鐵、濰煙高鐵和最近開工的京滬高鐵輔助通道都匯聚於此,特別是京滬高鐵輔助通道,在這裡形成了一個「濰坊彎」,幾乎貫穿了濰坊全境,建成後1.5小時到北京,2.5小時到上海,屆時濰坊一手牽著京津冀、一手牽著長三角,串聯起京津冀一體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長三角一體化三大國家戰略,戰略樞紐地位更加突出。在國家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大力支持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背景下,為城市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賦予了無限可能。

手握兩張硬核「王牌」的濰坊,確實具有吸引優質企業落戶的必要條件,但卻不是吸引一眾企業抱團扎堆的充分條件。這裡還需要「點石成金」的關鍵一筆,那就是高品質的營商環境。

攝影:孫連浩

看一個城市營商環境的好壞,外地人發展得好不好,是最直觀、最直接的指標。我們了解到,在濰坊,有7萬浙江人經商、辦企業,有8萬江蘇人在這裡生活,還有6萬川渝人、5萬安徽人、4萬福建人、3萬湖北人在這裡工作、創業。可以說,越來越多的外地人用行動給出了答案。從官方公布的數據看,濰坊營商環境考核成績連續兩年並列山東省第1,去年市場主體滿意度調查山東省第3。

今年以來,為了營造更好環境,濰坊也是動作頻頻、持續發力。全市「新春第一會」上,邀請民營企業家就坐主席台C位;全年布局「七個加力突破」,把優化營商環境列為「一號改革工程」;召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評選民營企業家「挂帥出征」百強榜和「創二代」民營企業家先鋒榜;召開全市營商環境創新提升工作協商座談會,聽取黨外人士和企業家意見建議;市委書記密集走訪在濰外地商會,面對面傾聽企業心聲、共商發展之計;領導幹部以服務企業專員身份,到聯繫企業走訪調研、現場辦公……

攝影:孟令順

市場經濟是「候鳥經濟」,哪裡環境更適宜,市場主體就會飛去哪裡,要素資源就會流到哪裡。豐碩的招商成果,就是濰坊優化營商環境最好的註腳。2月8日,舉行「雙招雙引」重點合作項目視頻集中簽約儀式,簽約項目296個;3月28日,在第三屆儒商大會濰坊市對接交流會上,現場簽約重點合作項目61個;4月14日,舉行國際風箏會重點合作項目簽約儀式,簽約項目30個,總投資260多億元,其中過10億元項目10個;6月9日,舉辦2023年濰坊市現代農業招商推介會,集中簽約現代農業項目20個、總投資100多億元;6月14日,召開全市「雙招雙引」加力突破座談會,集中簽約重點合作項目16個、總投資額180多億元;即將到來的9月、10月,魯台經貿洽談會、中日韓產業博覽會等一系列展會節會將陸續在濰坊舉辦,屆時又將有一大批重點項目簽約落地……

一串串數字的背後,是企業和企業家們投資濰坊、紮根濰坊的堅定信心,是濰坊幹部幹事創業、拼搏向上的豪邁激情,是這座城市熱情似火、鬥志昂揚的奮進姿態。

星光不負趕路人,江河眷顧奮楫者。目之所至,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優勢更突出、環境更優越、產業更夯實、經濟更澎湃的更好濰坊,相信企業的選擇,相信城市的努力,也相信濰坊的未來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