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億,美國晶片法案落地!號稱是美國歷史最重要的一筆投資

2022-08-10     科技真探社

原標題:2800億,美國晶片法案落地!號稱是美國歷史最重要的一筆投資

這是對美國最重要的一筆投資,全面掌控半導體,已經成為美國國家意志的體現。

經過長達兩年的醞釀,8月9日,美國總統在白宮簽署《晶片和科學法案》,提出了總計2800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其中就有包括527億美元,用以促進美國半導體製造的扶持資金。

對單一行業進行如此高額的補貼,這在美國歷史上都非常罕見。

按照美國總統的話講,雖然美國晶片設計、研發領先世界,但只有10%的半導體是在美國生產,因此疫情對供應鏈的影響,增加了美國家庭的負擔,所以美國需要在本土製造晶片,降低美國家庭成本,創造就業。

在今年,根據該法案成立的美國晶片基金,就會先行撥付首批的190億美元,然後未來四年,每年撥付50億美元,用來扶持美國晶片的本土製造。

然而,這個法案真正的核心並不是美國會補貼多少錢,而是「排他性」。

法案中有一個備受爭議的條款:禁止獲得美國補貼的企業在中國大幅增產先進位程晶片,為期10年,如果違反禁令,企業要全額退還所獲得的補貼。

這個條款,相當於逼全球很多半導體行業巨頭,要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而且,有不少行業人士認為,與其說這筆527億美元是行業補貼,不如說是「搬家費」會更貼切,此前美國重要人物亞洲之行的主要目的,就是鼓動一些位於亞洲的領先半導體公司搬往美國。

只不過,針對美國的拉攏,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考量,像是韓國就很聰明,知道先進半導體製造已成為韓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絕不可以搬離韓國,因此他們對這位美國人物的到訪,表現得非常消極。

由此可見,美國這項法案並不是一個有益於全球半導體行業發展的好法案。

但無論如何,該法案的出爐,註定會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格局產生深刻影響。

有行業人士認為,現如今消費電子市場本就遭遇萎縮,全球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的出貨量遭遇下滑,此時美國新法案的出台,尤其是要求全球半導體公司「選邊站」的行為,反而會加重供應鏈負擔,引發動盪,使得本已脆弱的全球晶片供應鏈,雪上加霜。

只不過,隨著先進位程越來越接近物理極限,使得行業對先進位程的熱度開始變小,這兩天,Chiplet技術開始進入主流視野。

Chiplet,簡單說跟之前廣泛討論的晶片堆疊技術很像,像是蘋果的M1 Ultra晶片,就使用了chiplet互聯方案。

而隨著美國法案落地,國產替代興起,chiplet成為了一種可能的用來突破技術圍牆的技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14466c9502c676cb50a6fce9719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