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榮宅百年
一座樓與一座城
榮宅,位於上海的中部陝西北路186號。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這裡是上海灘最顯赫的私人宅地之一。
宅子的主人榮宗敬,是近代上海著名的實業家,被稱為「麵粉大王」、「棉紡大王」,曾經在「衣食上坐擁半個中國」。
儘管老宅在1919年建成時曾轟動整個上海灘,但如今的「它」卻十分低調,大隱隱於繁華都心一座大院之內。
進入榮宅大院,被這個穿越百年時光的絕美洋房所驚艷,這棟建築的每一處都宛如精心雕琢的藝術品!
屋後花園上橙色的帳篷也很吸引人,內置一盞燈,燈光在帳篷的外立面投射出影子,營造出帳篷里有人走動的假象。
02
PRADA耗時6年修復
拂去歷史塵埃
讀懂榮宅,就是讀懂了中國百年巨變。同樣具有百年歷史的品牌PRADA,從2011年起,Prada啟動了對這座宏偉宅邸史詩般的修繕工程,花了6年的時間將其修復。
榮宅的修繕工程目標在於修補破損之處,以恢復宅邸內飾外景的歷史原貌。同時,對宅邸進行必要的結構性加強及功能性革新。
走廊
當走進這棟洋房,100年前的一切大多保存完好。
一樓走廊的聲音作品《樓上的新主人》,用製造腳步聲的創意,凸顯「人」的存在:榮宅依舊是那個充滿活力的、無數上海名流歡聚、談笑風生的地方。
方正規整的結構,氣派的樓梯,灰色的花崗岩牆面,簡潔的裝飾花紋,獨一無二的彩窗穹頂,處處雕刻著時光的印記,卻又美到驚心動魄。
舞廳
懷舊的舞廳,五彩斑斕的天花板,偌大的空間,置身於此仿佛可以窺探到過去的熱鬧景象。
舞廳的地板上鋪著一些地毯,地毯上的圖案取自杭州城市改造中舊房屋拆除遺留的地面。生動形象地再現了老房屋的結構,是僅存的對過去的一個縮影。
走在這裡,真的能夠感受到物是人非,唯有建築永恆。
03
榮宅的後窗
被誰打開了?
2017年修繕後的榮宅對外開放,至今已舉辦多場展出,每一次都有所突破。
這一次,青年藝術家李青將「後窗」構思為一個特定的場域的沉浸式裝置,深入探索Prada榮宅的歷史與空間,將新舊作品系列構思成一個個故事,如電影場景般徐徐展開。
合二為一的畫像
這幅肖像畫,融合了榮宅前主人和想像中其孫女的的圖像,李青繪製出兩幅圖像,然後把它們相互摩擦粘合,直至彼此融合。
李青選擇利用粉紅色的濾鏡重現這幅肖像畫,賦予其流行文化的幽靈形象。
再看看重塑的榮夫人臥室,鋪好的大床,留聲機里放著的音樂,甚至連被貼上藍綠紙的窗戶也與主題是應和的,就像通過藍綠色的眼睛窺探室內。
還有盥洗室牆面上陳列著作家在虛構的旅程中收集的照片、明信片、地圖和版畫,似乎是探索人性的收穫。
另一面牆,則擺放著不同版本的的《洛麗塔》呈現出不同風格的美。
《迷窗》房間
《迷窗》系列描繪的建築物主要取自上海殖民地時期到社會主義初期和社會轉型後的建築。
作品以繪畫的虛構性,以及鄰窗彼此相望的錯覺,營造了觀眾與窗外景色之間的心裡和文化距離。
《霓虹新聞》房間
如果把城市看成一大塊螢幕,那麼街道上的霓虹燈就好比詞語。閃爍的漢字霓虹燈是夜晚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線。
作品通過令人印象深刻的漢字及其風格迥異的字體,揭示了其形態呈現的方式。
《大家來找茬》房間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玩過大家來找茬的遊戲,這款遊戲很是受歡迎,玩法也非常簡單。
基於此,李青重啟了觀眾與繪畫之間的互動模式。通過呈現雙聯畫而非單幅話,邀請觀眾進入一個發現圖像內涵的過程。
卡拉OK房
房間被裝飾成一個小型家庭練歌房,電視螢幕上播放著一首流行歌曲的視頻。這件娛樂室將榮宅裝飾成一個為住戶所用的空間。
榮宅里的特色,不僅僅只有這些,每一處都藏著獨有的特色。
在這裡,能感受到用藝術手法重塑的舞廳,臥室,浴室和練歌房等房間,仿若居住者依然存在,引領觀眾穿越榮宅不同空間,體驗建築之美,生活之實。
建築的美
在於發現,在於感受!
趕快走進榮宅
感受歷史的變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