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芳草萋萋。
5月的豐縣大沙河濕地公園,
一派美如畫卷的初夏圖景。
豐縣大沙河濕地公園鳥瞰。
濕地有「大地之腎」之稱,是重要的生態系統。近年來,徐州市合理布局,因勢利導,構建起濕地保護大格局。截至2019年底,全市受保護自然濕地面積17215.24公頃,相當於23個雲龍湖(雲龍湖水域面積7.5平方公里,含小南湖),自然濕地保護率達52.1%。
抓大不放小,構建濕地保護體系
站在邳州市鐵富鎮的人民新河橋上,人民新河濕地保護小區盡收眼底:涓涓水流從腳下穿過,野鴨在水中漫遊嬉戲,嘰嘰喳喳的鳥叫聲不絕於耳,一陣風吹過,成群的鳥兒飛向天空。在這裡,動物、植物和環境形成了統一的整體,甚是美妙。
這樣的濕地小區,邳州市規劃建設了11個,分布在全市各鎮的沿河流域。「濕地保護小區是保護濕地資源的一種方式,是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建設的重要補充。」 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森林植物檢測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濕地保護小區的重點就是禁止採挖,要斷掉一切的污染源,禁止水箱養殖等一切破壞行為,工作人員要定期在濕地保護小區巡護巡查,發現問題及時彙報。
「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系統,自然保護必須要有統籌推進的意識,因此,我市在濕地保護中抓大不放小,特彆強調網絡體系建設。
」
在對全市的濕地斑塊進行全面摸底分析的基礎上,徐州市提出了逐步提高自然濕地保護率的計劃,通過建設濕地公園、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小區等多種形式,對重要或典型濕地、重要水源區濕地資源實施搶救性保護,努力構建全市自然濕地保護網絡體系。
目前,徐州建有省級以上濕地公園8個,其中國家級濕地公園4個、省級濕地公園4個,另外還有濕地自然保護區2個、濕地保護小區48個,全市自然濕地保護率由2014年的34%提高到2019年的52.1%,一些重要河流、湖泊都得到有效保護。
沛縣千島湖濕地
採煤塌陷地,蝶變國家濕地公園
賈汪區潘安湖國家濕地公園的前身是採煤塌陷地,潘安湖濕地公園建成後,採煤塌陷地這一「包袱」變成了資源。坐船行進在潘安湖濕地公園湖面上,遠看各個小島上喬木、灌木、蘆葦遍地,湖面上游弋著成群結隊的野鴨。「這裡的濕地保育區有104.8公頃,濕地恢復區有206.9公頃,占了整個濕地公園面積的66.8%。」潘安湖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胡昌龍介紹說。
潘安湖濕地
目前,徐州市利用採煤塌陷地已建立國家級濕地公園(含試點)3處,分別是江蘇九里湖國家濕地公園、江蘇徐州潘安湖國家濕地公園和江蘇沛縣安國湖國家濕地公園。九里湖國家濕地公園和潘安湖國家濕地公園已通過國家專家組驗收,江蘇沛縣安國湖國家濕地公園將於2021年迎接國家的驗收。
鳥類有多少,成濕地生態「試紙」
鳥類是環境優劣的「生態試紙」,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的濕地,逐漸成為鳥兒的天堂。
2019年11月14日,徐州生態鳥類攝影委員會的微信群里,一張天鵝美圖讓大家紛紛「點贊」。原來,當天上午,一大群天鵝停留在九里湖西湖水面,並且有人拍攝到了這群天鵝,大約50隻左右。
照片上,一群天鵝在湖心蘆葦盪前的水面停留。在藍天碧水及茂密的蘆葦盪映襯下,這群天鵝給平日裡寧靜的九里湖增添了幾許靈動之美。
九里湖濕地
「九里湖國家濕地公園是2017年6月建成,建好後,第二年就有四隻天鵝飛來,2019年,前後來了三批近100隻天鵝。」九里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孟慶坤,一直密切關注鳥類活動,他告訴記者,「生態改善以後,在九里湖繁殖生長及遷徙逗留的鳥類就多了,現在已經多達130種。」
其實,現在徐州人與珍惜鳥類「邂逅」的機會越來越多。 據了解,近年來,徐州各地新增鳥類的觀察記錄,許多都發生在濕地公園內。
沛縣千島湖濕地
「持續改善的生態環境給了徐州極大的信心,我們將在濕地保護修復上持續發力,今年預計自然濕地保護率將達到58.6%以上。」市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快哉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U1GnIBnkjnB-0z051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