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單招是國家認可的通過高職院校單獨招生進入大學的一種考試方式,是高考的一種補充,通過高職單招被高校錄取之後,學生就不用再參加高考。國家政策規定通過高職單招進入大學和普通高考進入大學的學生在校期間享受同等的待遇,順利完成學業也能拿到一樣的畢業證書。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儘管在校期間享受同等的待遇,很多單招生在畢業求職季卻遭受了現實的打擊。因為一些在高職院校校招的企業,會在校招信息上明確表明只要「高考統招生」,有些企業即使沒有明確拒絕,但是在面試時,也會優先考慮「統招生」,這樣的新聞在每年的畢業季都不少見,單招生畢業後被企業歧視是真實存在的。
企業之所以帶著有色眼光看待單招生,無非是因為「出身」。企業認為單招生在高中的時候文化成績更差,高考統招可能考不上大學才被迫「走捷徑」參加高職單招,而且高職單招考試比高考容易很多,考試形式太多樣,「水分」太大。企業的這種「就業歧視」,其實在社會中並不少見,某些企業「只招收985、211」高校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但是,這些年參加高職單招的考生依然逐年增加。為什麼那麼多學生明知道可能面臨嚴峻的就業局勢,仍然選擇報考高職單招呢?
首先我們應當看到的是,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裡,沒有知識和技能的人未來將難有立足之地。今年國家號召高職擴招百萬人,社會人員也可以通過考試進入高校學習,在未來,社會競爭會更加激烈。所以,即使再多人說高職單招不好,它對於很多學生來說依然是繼續學習的最佳途徑。每年都有學生通過高考這種方式落榜無法進入大學,但參加高職單招,卻有更大的機會進入大學繼續深造。
另外很多學生雖然文化成績不行,但並不代表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弱。高考看重的是學生的文化成績,但是高職單招更加綜合考察學生的文化成績、專業技能等因素,為文化成績一般但是有其他特長愛好的同學提供深造機會。
一個人的一生有很多機會做出改變,即使是通過高職單招進入大學,這些同學也能因為自身的優勢和努力學好本領,提升能力。讓人寒心的是,一些企業僅僅因為「出身」,就無視學生之後改變的可能。
最後想說的是,有「就業歧視」的企業畢竟是少數,高職單招生畢業後仍然有很多就業機會,通過高職單招進入大學,如果自己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職業能力,相信總能找到發展的機會。我們更呼籲,這個社會早日消除「唯學歷是用」的就業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