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7月19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判決,一款名為「吹牛」的聊天軟體侵犯了微信對「捂臉」等聊天表情和「紅包」的著作權,該運營商共賠償微信80萬元,其中微信表情的侵權賠償為30萬元。
(被控侵權的表情,來源: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上面就是法院認定的被「吹牛」軟體侵權的微信表情,微信的日活近10億,有公開信息稱幾乎超過50%的用戶都會在聊天中免費使用這些表情。
這種Emoji是指可以插入文字的圖形符號,它是一個日語詞,最早用於在短消息之中插入表 情。2015年,針對Emoji的國際標準出台,目前已是11.0版。公開消息稱,現在Unicode資料庫里的Emoji表情已將近3000件。
21世紀經濟報道得到的判決書顯示,涉案的微信表情的創作者是騰訊公司員工黃迎,其於2016年8月29日在騰訊公司「時間戳作品保護」內網上傳了作品。而微信官方曾披露,設計團隊里有一位廣東的80後葛格,是周星馳誇張式「捂臉」的迷弟。
判決書顯示,騰訊公司認為,涉案微信表情具有獨創性,構成美術作品,原告對其享有著作權。被告未經許可,在其經營的「吹牛」應用軟體中提供與涉案微信表情完全相同的聊天表情,侵害了原告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聊天軟體中的表情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吹牛」軟體的運營商北京青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青曙公司)就辯稱,微信表情中「奸笑」表情就與百度設計的「滑稽」表情構成實質性相似。
法院認為,將兩表情進行對比,二者均為採用「黃臉表情」設計理念的卡通形象,「滑稽」表情與「奸笑」表情在眉毛的位置、長短和形狀,眼睛的位置、大小和形狀,以及腮紅的深淺等方面均存在客觀可識別的明顯差異,且兩表情傳遞出的情緒和含義明顯不同,這一不同亦體現在二者的命名上。因此,「奸笑」表情具有獨創性。
認定「吹牛」軟體侵權後,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是賠償多少錢?
現行著作權法規定,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此案中,騰訊也未提交其遭受的實際損失或被告違法所得的證據,主張按照法定賠償計算經濟損失。
判決書顯示,法院綜合考慮以下因素依法酌情判定了賠償數額:
聊天表情是在網絡環境下對人類日常表情的藝術化形式,富有創意的聊天表情可以增加網絡用戶的聊天樂趣,產生意想不到的聊天效果,提升用戶體驗;
微信作為即時通訊軟體,用戶量龐大,以億次計算,涉案微信表情生動、形象、有趣,作為微信使用中的相關元素,亦具有較高使用量和知名度,經廣泛使用和傳播,受到廣大用戶的普遍認可和喜愛;
涉案微信表情因廣泛使用和傳播而增值,從商業運營角度考量,若他人慾獲得對涉案微信表情的相應授權,需要支付更高的對價;
被告運營的「吹牛」軟體亦為即時通訊工具,主要用於商業用途,其明知涉案微信表情在先使用且具有較高知名度,卻使用與其完全相同的聊天表情,主觀過錯明顯,且「吹牛」軟體的下載量和侵權範圍較大;
雖然涉案微信表情富有一定創意,但創作投入和創作難度不大,且「吹牛」軟體已經停止使用涉案微信表情。
綜合上述因素,法院酌定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30萬元。
庭審中,青曙公司提出,騰訊未因其使用涉案微信表情遭受損失,青曙公司亦未因此獲利,因而不應予以賠償。
對此,法院認為,網絡經濟是注意力經濟,免費的經營模式不代表不獲利或少獲利。聊天表情的使用,拓展了用戶的表達方式,且具有趣味性,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戶使用軟體的體驗,為軟體增加了用戶的粘性,使得被告可以利用網民注意力通過其他增值服務獲得收益。因此,被告對涉案微信表情的使用行為,並不因其不收費就不會給原告造成經濟損害,也不會因此就不能給被告帶來利益。
在另一起同日宣判的案件中,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判定「吹牛」軟體的「紅包」功能也侵犯了微信紅包的信息網絡傳播權,要求其賠償10萬元,並判決其同時構成不正當競爭,賠償40萬元。
對於遭受侵權的微信表情來說,「吹牛」軟體只是一款小眾社交軟體。判決書顯示,其截至2019年1月的下載量不過718萬。目前,應用寶信息顯示,「吹牛」軟體「處於內部優化中,暫不提供下載」。企查查信息顯示,7月10日,青曙公司被市場監管部門登記為「經營異常」,原因是「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繫的」。
但簡單、生動的聊天表情被大量濫用的情況不止這一例。去年9月,「捂臉」表情被申請註冊商標。中國商標網信息顯示,該商標的申請人名叫金召平。商標的核定使用商品/服務項目為第25類,涵蓋服裝、嬰兒全套衣、鞋帽襪、領帶圍巾等。
(中國商標網顯示的「捂臉」表情申請商標情況)
根據公開報道,騰訊稱將在法定時限內對該商標提出異議申請。目前,中國商標網顯示的該商標狀態為「異議中」。
實際上,在2014年和2016年,微信表情里另一個「流量」表情「呲牙」,就被騰訊之外的不同公司兩次申請註冊商標,其中第二次還被順利註冊了。
2019年年初,因未經授權利用微信表情的設計作品,生產銷售帶有微信「捂臉」表情的服裝商品,騰訊公司還起訴了蘇州和廣州的兩家公司。
但聊天表情大多為免費供用戶使用,權利人很難證明自己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因此,即使是每天幾億人在用的微信表情,也只能在五十萬元以下的法定賠償中維權。對於騰訊之外的更多默默無名的Emoji創作者來說,可謂保護作用微弱。
現狀有望打破。7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積極推進專利法、著作權法修改進程,推進商標法新一輪全面修改和專利法實施細則、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修訂,大幅提高違法成本。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