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盤急速拉升,短線能延續嗎?

2020-10-20     張春林

原標題:尾盤急速拉升,短線能延續嗎?

人狠話不多,我是你春哥。春哥祝各位平安吉祥,萬事如意,願山河無恙,眾生皆安。

今天股指先抑後揚,尾盤加速翻紅,兩市成交6673億元,處於較小規模,整體屬於縮量反彈態勢。

技術面上,滬指上檔缺口位置3374點附近構成短線阻力區,下檔缺口3280點附近構成短線支撐區,目前圍繞均線3300點整固。

創業板指數今天整體表現較強,收光頭小陽線,短線支撐位2690點已經受住兩天的考驗,短線有望向近期高點2793點發起嘗試性進攻。

整體上市場處於整固階段,中線行情仍值得期待。市場在這裡盤整的時間越久,未來上漲的空間可能越大。在市場整固過程當中,保持耐心和信心,尤為重要。

今天熱點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經過前期的休整之後,今天新能源汽車板塊捲土重來,整車、儲能、特斯拉、鋰電池等細分板塊位居漲幅榜前列,有效地激發了市場的人氣。今天題材榜前十位,幾乎被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包攬。

目前新型消費領域,新能源汽車面臨天時地利人和優勢,中長線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其中行業龍頭值得戰略上進行關注。

上周五我們就十倍股的問題與各位進行了交流,引發了大家的興趣,今天我們再一次結合今年一月份光大證券關於日本低增速時代十倍股研報,擇其精要與各位分享。

美、日、韓及歐洲交易所「十倍股」異同:

(1)美日「十倍股」數量最多:

2007年10月-2019年10月東京交易所漲幅超過10倍的公司有45個,美國47家,韓國和歐洲三大交易所合計31家;

(2)行業集中在信息技術、醫療、可選消費:

受益於移動網際網路浪潮發展的信息技術和「老齡化」、生物技術創新驅動的醫療保健,是「牛股」輩出的集中地。而可選消費行業也在「十倍股」中占據相當的比例,這與居民收入增速放緩、對高性價比的追求提升,可選消費增長空間有限的「直覺」有所背離。

(3)美國「大而強」與日本「小而美」:

美國「十倍股」中不乏千億市值的大公司,而日本多是細分領域的「隱性冠軍」。

日本經濟增長前景不樂觀、企業缺乏投資意願,且公司治理水平低下,企業分紅、回購等回報股東比例不足可能是估值未能提升的主要原因。「十倍股」主要在收入和盈利增長、盈利能力等方面具有相對優勢。「十倍股」中服務業公司占比較高。

消費領域的「十倍股」集中在餐飲休閒、零售業;工業領域的「十倍股」則與人力資源、貿易、專業支持服務等生產型服務相關。消費結構變化是服務業增速高於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

相比於大市值公司大幅上漲帶動美股長期領跑全球,日本「十倍股」公司數量雖多,但84%的公司市值在50億美元以下,且沒有市值1000億美元以上的「十倍股」,因而對指數的貢獻並不顯著。

而美國1000億美元以上的「十倍股」有4家,分別是金融服務提供商萬事達卡、雲服務提供商Salesforce、視頻網站奈飛和全球電商亞馬遜。近十年來,全球市值排名靠前的公司多是科技、金融等行業巨頭,美國在這兩者上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

日本「十倍股」經驗在三方面給我們一些認識,一是餐飲市場空間較大,也存在較強的整合需求,二是汽車共享得到青睞,三是戶外、體育運動景氣度持續較高。這三者都是在日本消費升級接近尾聲時,依然具有不錯增長的賽道。

更多分析請關注張春林每天的解盤分析。

風險提示

本欄目刊載的信息僅為記錄每日盤後觀察而發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不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做出決策。本顧問(執業編號:A0130614110002)力求本欄目刊載的信息準確可靠,但不對這些信息和判斷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信息而引發或可能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本顧問不會從事任何形式的代客理財、分成等非法證券業務,不會有任何形式的個人收款帳號,不會在任何公開場合,推薦任何具體投資標的,文中所提及的個股,僅是案例分析並非個股推薦,大盤分析和市場策略建議,僅供參考,據此買賣,盈虧自負!本博主請各位投資者不信謠、不傳謠,理性投資,謹防上當受騙。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vQIUHUBURTf-Dn5ocN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