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推薦的是一部來自HBO的首秀劇。
可能有些朋友疑惑了,HBO成立多年,何來首秀之說?
其實,殺姐指的是HBO的流媒體平台。
5.27號,HBO官方宣布推出自己新的流媒體平台HBO Max。
在以前,HBO也有這樣的平台,像HBO GO,HBO Now。
但這些更像是HBO的一個附屬品,主要提供一些HBO的原創內容。
但我們知道HBO向來有「少而精」的特點。
它的視頻量遠遠不及一些流媒體大佬Netflix,hulu,Disney ……
於是HBO Max就應運而生。
它裡面不光有自己的原創內容,還有華納兄弟影業的眾多IP,DC影業及吉卜力工作室的全部作品。
這個舉措無疑會讓HBO的受眾量大增。
但也誕生了一個問題:
這會不會打破它們創立以來一直堅守的「內容為王」的初心?
如今,HBO Max的首秀劇迎來,我們來好好看看!
《愛情生活》第一季
Love Life season 1
看片名和海報,還以為這是一部小清新愛情劇。
但你可別被這假象給迷惑了,HBO怎麼會讓愛情劇這麼簡單?
一句話說:
走腎是它的特色,但走心才是它的標籤。
本劇表面上講的是愛情故事,而實則它是想透過愛情來討論女性在這個過程中的成長。
01
女主達比(安娜·肯德里克 飾)是一個平平無奇的「紐漂」。
和很多年輕人一樣,白天上班努力工作,晚上下班激情泡吧。
可以說每天她都過得很充實。
但她卻總有一種孤獨感,為了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她經常換男朋友。
她希望通過增加新鮮感的方式來讓自己好受一些。
而由此背景,本劇就出現了最大的一個看點:
每一集女主都會換一個男友。
當然,達比會變得這樣,和她小時候的經歷有很大聯繫。
童年的小達比,有一個破碎的原生家庭。
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而且各自組建新的家庭,但他們卻沒想好女兒到底跟誰。
於是達比像被踢皮球一樣,有時在媽媽那住一段時間,接著又被送到到爸爸那待一段時間。
這種居無定所的生活,讓她感覺到自己像是個沒人要的多餘人。
所以,她極度渴望朋友,希望有人能真正關心她。
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在童年時期,她為了能和小男孩說說話,不惜自己迷路也要送他回家。
這種長期缺愛的生活,讓她養成了討好型人格。
這讓她在長大後的愛情中,變得很被動。
02
影片的第一段戀情來自阿吉。
阿吉和達比之前遇到的很多男生都不一樣。
主動不說,還格外熟練「把妹技巧」。
在party上,先是藉口自己挑選不好歌單,讓達比來幫忙挑選,
其實他早就選好歌曲,接著等到歌曲播放時,再邀請達比一起來深情共唱。
這種驚喜感的製造,讓追求新鮮感的達比很愛!
兩人聊的很開心,在當晚他們就……
而令達比沒想到的是:
在第二天,阿吉只是匆匆記了她的電話號碼和承諾會打來就走了。
一天過去了,他的電話沒有打來……沒事,我再等等好了。
第二天,還是沒打來,他應該在忙於工作吧,他肯定是個對工作認真負責的人!
第三天,仍然沒有打來,要崩潰了,他會不會出什麼事了!要不我打個過去?
……
在這一塊,本劇可以說將女性在戀愛時的小心思都淋漓盡致的刻畫了出來。
當然不聯繫達比,是阿吉的小心思,是他採用的欲擒故縱。
目的是為了第二次見面時能重燃新鮮感。
不得不說,阿吉是個情場高手,可這種情場高手往往有很大幾率成為渣男。
在熱戀期間,阿吉對達比很好,細緻,體貼。
可一旦生活步入了柴米油鹽,他們將要為此而奔波時,戀愛也就到頭了。
分手的原因是:
阿吉要去華盛頓工作,而且可能會在那紮根,他沒有信心能一直保持異地戀,所以不如趁早結束戀情。
可畫面一轉,時間沒過多久,阿吉竟帶著新女友在紐約逛街,而這一幕恰巧被達比撞見了。
按理說,這阿吉可不得尷尬死。
但他實力演繹了一波「只要你不覺得尷尬,那尷尬就是別人」的金句。
不僅大方介紹自己的新女友,還告訴她,為了新女友的環球旅行,他把之前華盛頓的工作給辭了!
這簡直太氣人了!
說到底,他們之前的那段戀愛阿吉根本就沒認真。
而達比則是全心全意的付出,甚至還想過他就是那位會成為自己老公的人。
這種錯付真心,讓達比格外的難受。
原生家庭導致的討好型人格,讓她在這段戀情中麻痹了自己。
雖然對方渣的很明顯,但可惜她根本看不到,這時候的她還沒有分辨渣男的能力。
愛情失敗也在意料之中。
03
足足隔了一年之久,她才從失戀的悲傷中走出來。
讓她結束痛苦的新男友是她曾經的上司,布拉德利。
雖說年齡有點差距,但兩人生起情愫的開端同樣令人心動。
達比不介意他是否吸煙,還能欣賞他喜歡的畫,而且對他總是帶有一絲崇拜的目光。
這讓布拉德利感到和達比在一起很放鬆,兩人聊的很暢快。
關係確定後,達比就搬到了布拉德利的公寓中。
布拉德利是一個典型的富二代,從小出身名流,結交的朋友也都非富即貴。
而達比只是一個還和朋友合租的打工上班族。
兩人身處的階層就不同。
為了維護這段感情,達比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她努力包裝自己,穿名貴漂亮,但不是很舒服的衣服。
報培訓班惡補自己不喜歡的攝影。
漸漸的她變得不像她自己。
她是布拉德利的女朋友,卻不再是達比。
討好型人格再次作祟,為了布拉德利,為了這段感情,她一直努力追趕,想要變成可以配得上對方的人。
這種犧牲式的將就,也註定兩人的情感不會長久。
04
接下來,達比陸陸續續交了很多男友。
她不斷的受到傷害,不斷的刷新自己對愛情的認知,也逐漸的學會了如何去愛。
這是這部劇最大的價值。
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經歷傷痛,也是追求愛情的一部分。
本劇開篇就有講:
據統計,平均一個人在找到真愛之前會經歷七段感情。
在這些感情中,兩段往往是長期的,而剩下的就是短期放縱,隨性約會以及一夜情。
平均一個人在這些感情中會墜入愛河兩次以及心碎兩次。
為何會如此之久,是運氣差嗎?
當然不是,這個數據並不是說明我們在找到真愛前,都要經歷7段失敗的愛情。
而是指,在真愛之前,我們大部分人都曾被傷害過,都曾是傷痕累累的愛情的囚徒。
或許因為自己的性格,或許對方太渣我們還無法分辨,或許突然就散了……
總之,導致愛情失敗的原因千奇百怪。
但這不能說明我們不配得到愛。
失敗的愛情,我們才能找到那個讓自己不幸的源頭,然後治癒自己。
失敗的愛情,也可以讓我們越來越了解自己,越來越好。
走著走著,那個TA就會出現了。
說到底,最終那個與你相伴一生的人不一定是一個會帶給你幸福的人。
但TA一定是在你擁有幸福的能力的時候遇到的人!
所以無論經歷過多少次失敗的戀愛,也不要放棄去愛,不要放棄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ueK-XIBfGB4SiUwBgN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