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肚子疼一周未重視,檢查發現已是卵巢晚期

2019-06-21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科薛華主任:卵巢癌早期一般沒有症狀,所以大部分發現症狀就是晚期

今年54歲的戴女士,感覺下腹部疼痛,來到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科檢查,結果發現竟然是卵巢癌晚期。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科薛華主任:卵巢癌是婦科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預後最差的一種腫瘤,因為早期沒有任何症狀,很難早期發現,一旦發現大部分都已經是晚期。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54歲大媽感覺下腹部疼痛

檢查發現竟然是卵巢癌晚期

家住徐州市區的戴女士,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竟然患上了卵巢癌!

「我平時身體很好,血壓、血糖都不高,心臟也沒有問題,平時很注意身體保健,怎麼會的這個病?」

據了解,今年54歲的戴女士,三年前絕經。本以為女人絕經以後就不會再有女人的那些婦科問題。

兩個月前的一天,戴女士忽然感覺自己下腹部隱隱有些疼痛,疼痛不太嚴重,但時有發生,就這樣過了一周時間。她決定到醫院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於是,她來到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幸運的是,當天坐診的是擁有多年豐富婦科診療經驗的薛華主任。

詢問病史和基本情況,戴女士表示:平時身體健康,飲食、大小便也都很正常,也沒有發生外傷,可就是最近一周常覺得下腹有疼痛。薛華主任為她檢查,按壓腹部發現左側附件區域有壓痛。隨即建議她做個B超看看。

通過B超報告,薛華主任發現戴女士左側附件區域有一個55*50cm的包塊。

「這個包塊雖然不大,但是是實性包塊,實性包塊惡性的可能大,所以無論大小,只要是實性包塊,我們都是建議儘快切除。」薛華主任說。

當天,戴女士辦理了住院手續。隨後經過其他相關的輔助檢查,薛主任發現,戴女士相關腫瘤指標檢查都都偏高,可能是卵巢癌,而且可能已經轉移。

手術中發現腫瘤已經侵犯到了腸道

五天後, 做好了相關準備,薛主任採用腹腔鏡為戴女士做了左側附件切除手術。

術中她發現,戴女士除了卵巢上有個實性包塊,腸子上還有個大塊的病灶,大網膜也和正常人的不一樣,像燒餅一樣,一塊塊地,有很多結節狀的東西。膈肌表面有許多粟粒狀的結節,腹腔表面有許多結節。手術中切除左側附件,被快速送致病理科。檢測結果令人惋惜,「左側卵巢惡性腫瘤,低分化癌,考慮為腫瘤中晚期!」

隨即,薛華主任決定請外科來聯合手術,改腹腔鏡為開腹手術,因為升結腸橫結腸病灶較大,大網膜覆蓋結腸,腫瘤侵犯結腸深肌層。「她的情況,如果只是單純的淋巴切除,子宮清掃肯定不行,因為腸道肯定很快要發生梗阻了,大便不能順利排泄,人很快就不行。」薛主任在告知病人家屬情況並徵求家屬同意後,為戴女士做了雙側附件切除+升結腸橫結腸切除+大網膜切除及迴腸造口術,切除了20公分又做了腸道造口,保證病人正常生活。

幾天後,術後病理結果顯示,戴女士子宮漿膜層面見癌累及,右側附件包涵囊腫,卵巢透明細胞癌侵犯腸壁,闌尾見癌累及。

術後,戴女士進行了化療,效果還錯,現在正在恢復中。

薛華主任表示,卵巢惡性程度高,不容易發現是它的缺點,但是它化療效果好,對化療比較敏感。如果不切腫瘤光化療,達不到預後效果。腸改道後,給病人確實造成不方便,但是治療的效果還不錯。如果以後恢復的好,沒有什麼轉移灶,還可以再改回去。

專家:高危人群應增加體檢的次數

薛華主任表示,卵巢癌的婦科惡性腫瘤的一種,發病確切原因目前還不明。它的發病率在婦科腫瘤中排第三,但是死亡率排第一。因為,卵巢早期基本沒有沒有症狀,一般發現都是晚期,確診後首選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即便是到了晚期,還是要做腫瘤減滅性術,之後給予放、化療,以及對症治療,還要定期複查。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由於大部分人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是晚期,所以卵巢癌預後是最差的,預後5年生存率只有30%,這些年世界各國都在探索研究各種新的治療方法和治療方案,但是生存率一直沒有改觀,一直徘徊在30%-40%之間。卵巢癌和其他腫瘤一樣,早發現、早診治,預後的效果則大不一樣。

哪些人群是患卵巢癌高危人群?

薛主任說,根據臨床研究,卵巢癌的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包括:

1、有腫瘤家族史的病人,據研究約有20%-25%卵巢癌患者的直系親屬中有癌症患者;

2、月經周期小於30天,月經不正規則及初潮年齡過早,可使排卵次數增加,患卵巢癌的危險性也會升高;

3、生產次數少或不生育的女性以及非母乳喂養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風險會增加;

4、高脂飲食、肥胖、缺乏體力活動、久坐時間長均會增加患卵巢癌的危險。

那麼,應該如何預防卵巢癌的發生呢?

薛主任說,因為病因不明,所以目前為止,還有沒有一種明確的方法可以預防卵巢癌,也沒有一種明確的方法可以早期發現卵巢癌。

預防卵巢癌,建議首先飲食要平衡,限制高動物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尤其要限制脂肪的攝入,多吃一些可以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同時,定期檢查身體,在體檢的時候進行相關的檢查,如彩超、血液CA125、腫瘤標誌物檢測等,高危人群增加體檢的次數。發現各種病變及早治療,45歲以上高危人群,最好半年進行一次盆腔檢查。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uCPAGwBmyVoG_1ZcAw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