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分析:
早盤低開開盤下探低點後,快速拉升至2930上方,指數保持在2930上方震盪,午後上證50發力,穩步向2950推進,最高推至2948後止住,尾盤迴落至2944,上證收漲0.24%,創業板收跌0.27%,量能1588億,相較於周四小幅下降,漲跌比1600:1750,基本持平,短線賺錢效應下降,科創板集體退潮,上證50發力明顯。
周四強調了2950重要性和制定好相應策略後,周五一直在警戒狀態,周四尾盤證券銀行保險三巨頭齊拉升,判斷出意圖為穩住2936,收實體陽線後周五繼續向2950推進。周五其實賺錢效應回落不少,創業板和上證都走出小分化走勢了,又是大家熟悉的護指數行情,上證50穩步向上推進。
盤前一直和大家強調,首先要堅定入場標準,其次要儘量以收盤作為信號,放量站穩2950再做短線安排。周五最高衝擊至2948止住,尾盤也只是小幅回落,但是終究沒有完成我們策略里的目標,所以無出手機會。
盤中看大盤走勢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2950的壓力之大了,用了很多權重,但是就是拉不上去,不是一次兩次的事了,這也是我們不斷提醒大家,不要搶跑,堅定入場標準的原因。在我們A股,這類壓力位附近震盪,最終上不去或者上去了假突破,很快又跌下來大跌的例子太多了。
偏中線結束那天,我們在3040上方清倉,策略安排是,站穩3050後,再考慮進場做短線。這個策略當天是與很多人的觀點有大分歧的,大多數人在爆棚的賺錢效應面前都認為突破是必然的,於是在階段高點重倉滿倉。其實標準3050,當時最高也是3048,收盤收的也是相當強勢,第二天一根低開陰線,把階段高點所有籌碼套住。
仔細對比左右兩個方框,這也是我們制定策略,一直以來都要堅定入場標準的原因。別說在A股這種情況多的去了,就算這類看似「大機率」要突破的圖形是真的,只有小機率失敗,作為一名成熟的交易者,這種情況我們也是不得不防的,畢竟就算糾錯也沒幾個點的差距,還落得一個內心的安穩。
目前能從盤面細節判斷是有力量想站穩2950的,連續努力很久了。但壓力區間遲遲沒辦法突破,所以我們在沒有大消息影響的情況下,繼續堅定入場標準:放量站穩2950為核心策略,跟隨市場而動。
周五觀望情緒嚴重,都等著周末出消息,但是現在為止我還沒看到影響很大的消息,那麼大機率還是以市場自然走勢為主。需要強調的是,這裡就算站穩了2950,也只是確定較高的一個短線操作。2950磨磨唧唧拖了這麼久,市場無論是熱度,量能,和一季度都是很難匹配的,所以在這種位置動不動看xx牛這種事確實做不出來,還是走一步看兩步,從巨量的不確定中,尋找可以把握的一點小確定。
...
明日策略:
1.面對近期縮量震盪行情,一直建議的空倉或輕倉參與驗證都可以,等待破局。
今日出現了向上破局的可能,那麼明天站穩2950後可放大倉位參與一筆短線,確定性還是比較高的。
站穩的定義是,盤中突破6分鐘不跌破,或收盤站穩,近期震盪走勢下,收盤站穩為標準更好。
2.指數這塊,明顯的感覺到推動力量了,周五一點半罕見的拉了中國石油了都,熟悉的感覺。。。想起來2017.11.17號,指數隻跌了0.37%,跌停板跌停了600多隻個股的恐懼,銀行石油放光彩。。。
2950是非常重要的壓力位,一旦收盤確認站穩,那是很大機率第二天有繼續上攻動作的,所以確定性很高。沒必要為了幾個點搶跑,幾周前3048跌下來的事不要忘得太快了。
3.方向上,假設有站穩2950帶來的出擊的機會,應該會是主板題材股的短線復甦機會,近期的主要題材都可以關注,如果有新的,肯定是優先級更高的。券商因為看不到後面指數的空間,所以可以往後面放放,金融+科技這個方向可以多考慮下。
周四從潛能恆信天地板看出來短線環境的變化,周五科創板和短線就又退潮了。下周科創板應該還是漲多跌少,加上了20%的限制,那肯定是要加以應用的,估計漲停股和跌停股都會出現,主板沒什麼機會的話更多關注科創機會了。
...
總的來說,周五屬於震盪偏強的走勢,唯一不好的就是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每次不打賺錢效應,強拉指數都會讓人感覺到生硬和沒底氣。後續站穩2950,會帶來確定性比較高的機會,但是也要搞清楚,是短線機會,現在的市場沒熱度,沒人氣,代表觀望的人居多,大家都在收縮倉位等形式清楚呢,吃肉也得小口吃,畢竟吃肉的背面是挨打。
明天又開始新的一周了,周初可能就要決出近期縮量震盪的方向了,得多多關注。
老規矩,下周一 早九點 師哥府 進行具體牛股分析。
師哥近期戰績:
周三分析的暢聯股份+東方創業,暢聯拿到漲停板,加起來日賺+20%也算超預期了。
滬電股份這隻股我一直看好,周四6個點就止盈了,穩健為主。
12號分享的中欣氟材 連續3個漲停 17號止盈
22號 分享的聚燦光電繼續漲停,3連板,周三天選擇止盈 賣飛了
......
不一 一舉例,有圖有真相。不服?師哥府 關注驗證!
想要牛股?師哥府 每天九點分析
第一步:頭像師哥打板的主頁
第二步:查閱底部「盤中直播」!!
(友情提醒:本文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