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為奶水不足而焦慮嗎?這五個方法學起來,媽媽變身「大奶牛」

2020-08-01     兒科醫生鮑秀蘭

原標題:還在為奶水不足而焦慮嗎?這五個方法學起來,媽媽變身「大奶牛」

不少媽媽都會在孩子剛出生後就會遇到遲遲不下奶的問題,會因為孩子體重沒有增長而擔心是不是自己奶水不足,怕上班復工自己的奶水瞬間減少。

媽媽們先不要著急去喝下奶茶、煲豬腳湯甚至請催乳師,我們先了解了解乳汁分泌的原理,讓自己為自己催奶。

多吸是讓奶水變多的唯一方法。在乳頭上分布著很多個神經傳感器,它們負責把接收到的刺激信號傳遞給大腦,由大腦指揮乳腺分泌乳汁。

寶寶吸得越多,刺激就會越多,媽媽就會分泌更多的乳汁。同時,寶寶的吮吸姿勢、吮吸時間、間隔都很重要。吮吸時間恰到好處的時候,會促進分泌乳汁;吮吸時間斷了,腦垂體分泌泌乳素,促進前乳排出;吮吸時間長了,腦垂體分泌催產素,提供脂肪更豐富的後乳。

如果寶寶的吮吸方式不正確的話,大腦感受到的不是要分泌乳汁,而是呼喊疼痛,疼痛可是會一直泌乳反射。

所以促進乳汁的方法直接關係到喂奶的姿勢。如果姿勢不正確,其他都是白搭。乳房是很有彈性的,寶寶掌握了正確的銜乳姿勢,就能用舌頭有節奏地從乳暈中擠奶,乳暈和乳頭會被適度拉長,乳汁就直接送進舌頭後部,吞進肚子裡。如果姿勢不正確,媽媽就會感受到乳頭疼痛;寶寶也會感受到用盡力氣卻吃不到奶。

下面五種方法有助於媽媽的奶水變多。

1、 增加喂奶的次數

至少兩個小時喂一次。如果寶寶白天睡了三個小時以上,就把他就行。如果寶寶很困,就讓寶寶貼著媽媽的乳房睡,皮膚接觸能刺激媽媽的乳汁分泌。

2、喂奶前和喂奶的時候按摩乳房

喂奶之前輕輕按摩乳房,可以刺激泌乳反應。當寶寶一湊上去,奶水自然就出來了。喂奶的時候按壓乳房,可以加速乳汁流向乳頭,人工模擬泌乳反射。當寶寶有點累了,用這種方法正好可以幫助他吸吮。

3、喂奶時間久一些

媽媽不需要限制寶寶的喂奶時間,也不用頻繁換邊。長時間的喂奶能夠刺激腦垂體分泌催產素,獲得後乳。後乳可以讓寶寶獲得足夠的能量,保證生長需要。

4、輪換喂奶

當寶寶在一側吃奶吃的犯困的時候,就把他移開,拍拍嗝,換到另一側,當寶寶再次犯困的時候再換回來。這種輪換的方法能夠使得更稠、熱量更高的後乳流出。

5、每次喂奶少一些,重複喂奶

當寶寶看起來喝得差不多的時候,抱起來拍拍嗝。大概10-20分鐘後,再喂一次奶。

一方面是因為拍嗝後寶寶胃裡面的空氣排出的差不多了,有了「容量」;另一方面是媽媽的後乳也準備好了。

當媽媽嘗試了這些方法並持續了一段時間了,仍然滿足不了寶寶的需求,媽媽們不用著急,適當的增加奶粉也不是一件壞事。媽媽也可以嘗試喝一些安全的湯水,每個人需要的湯水可能不同,有的人喝了鯽魚湯就會特別有效果,有的就不會。

掌握了正確的喂奶方法,不僅寶寶會更加健康,媽媽的心情也會隨之舒緩。最後希望每一位媽媽都能擁有一段幸福的喂奶時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t7ip3MBd8y1i3sJ2uq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