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山地有一條溝叫將軍溝,是清代伊犁將軍圍獵練兵的好地方

2019-06-30     蘇白傳媒

新疆伊犁的山地有一條溝叫將軍溝,是清代伊犁將軍圍獵練兵的好地方

新疆這個景區是伊犁將軍喜歡的地方 是理想度假避暑地

標籤:中國新疆旅遊、新疆伊犁則庫將軍溝、山林草原生態避暑游、伊犁將軍喜歡的圍場、旅遊景點推薦介紹

在喀什河谷的上游北部的山區,這裡屬於兵團農四師79團的區域,叫則庫。這裡有著非常多的溪流林木茂盛,有許多野生動物都在這裡繁衍生息,自古就是人們休閒避暑的好地方。而作為這樣一處遠離喧囂的世外之地,自然也是兵家首選的活動場所。在清代,這裡曾經就是「伊犁將軍」青睞的地方,他們選擇在這裡練兵、行獵、避暑,這裡成為他們的圍場。

則庫這個地方的地名來源於蒙古語,意思是溫暖宜人之地。關於則庫是伊犁將軍的圍場,清代文人祁韻士曾經留下一首詩:肄武疆場重合國,角弓風勁令旗輝。三千組練如雲錦,遠向狼山射獵歸」,這首詩讚揚了當時伊犁將軍在此地的宏大練兵、圍獵場面,因此,「將軍溝」的地名也就有了依據,後來自然因為這裡本來就是世外之地,而且非常適宜人們休閒和避暑一直以來,這裡都是一個非常令人青睞的旅遊休閒度假的目的地。

這裡有一條水流湍急的則庫河,這條河的源頭屬於天山山脈的分支,叫婆羅科努山。則庫河長約33公里,沿河兩岸支流頗多。這條河在則庫的入口處,匯流成喀什河,然後一路奔瀉而下,穿越山谷,過吉仁台,然後流經尼勒克縣,在伊寧縣的雅瑪渡與特克斯河、鞏乃斯河交匯,形成滾滾西去的伊犁河。則庫現在是兵團農四師79團的團部所在地,這裡的則庫隘口附近有兩尊高大崖柱兀立於東西兩岸,就像一道「石門」扼守河口。

東側另一巨石形似靜臥的雙峰駱駝,稱之為「駝石」。在團部修建的時候,將2根石柱連成大壩,上面設有涼亭。大壩的上游是碧波蕩漾的水庫,大壩前奔流而出的水流形成瀑布,蔚為壯觀。而穿行於崇山峻岭的則庫溝,當地人還叫這裡為雪山溝,一路上行,林蔭蔽日,芳草萋萋,林深之處,還可以時不時見到黃羊、野豬、野兔、馬鹿等出沒於大野。當然,因為環境保護,這裡已經不讓打獵了,當地牧民說,這些年狼多了些,有時候會跑到牧業連隊的羊圈偷羊,有點頭疼,因為不敢打死他們。再往山的深處走去,可以看到兩泓碧波鏡面的袖珍型湖泊,夏天,這裡綠草繁花,青山秀水,是十分理想的消夏度假的世外之地。

在史料的記載中,清嘉慶十六年(1812年),尼勒克縣境的東面,也就是則庫所在的區域,曾經發生過一次8級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造成了一條東西長約100公里、南北寬30公里的地震變形地帶,由此留下的震後奇特景,也是具有很高的科學考察價值的,也被稱為「地震博物館」。在「將軍溝」以東10餘公里的「阿爾斯郎」,蒙古語意為溝口的意思,這裡怪石林立,就是那一場大地震留下的奇觀。其中一尊巨石高56米,頂部就像一隻振翅欲飛的雄鷹。在這塊巨石的後面還有一塊巨石,從遠處看,就像雄獅,惟妙惟肖令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將軍溝的景色之代表之地,主要集中在則庫阿爾斯郎的兩股溪流匯入喀什河的峽谷口一帶。當然,如果來到這裡,繼續則庫溝口的西側山麓走一走,還客戶以看到一條長約2公里的怪石地帶,這裡也是怪石的象形寶庫,大的石頭有的像房屋,有的像山峰,小的石頭有的似馬鹿飲水,還有的像獅、羊、犬、兔等等,令人繚亂。這些,都是人們喜歡將軍溝的理由吧。(1420字)

文| 清風鳴蟬(作家、新聞人、策劃人,蘇白傳媒本部策劃部 策劃編輯、評論員。)

審讀:蘇白傳媒 總編審 鄒劍川

運營:蘇白傳媒 丹丹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t4p_GsBmyVoG_1ZCsV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