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所謂成功的畫家,實際也是發現自我的畫家……」在當今國內眾多的水彩名家之中,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劉壽祥無疑是最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一位了。
在劉壽祥的畫里,無論靜物或風景都散發著鮮活靈動的生命力。置身於他的畫作前,你可以讓思緒在江南水鄉、西藏風物和義大利小鎮里來回遊走,領略「如真似幻」的雋永詩意;你也可以讓視線在姿態枯槁的蓮蓬、大罐小果與襯布的精心組合之間盡情遨遊,體味質感肌理下的歲月痕跡。
他是一位執著的畫家、教育家,一直奔走在發現自我並完善自我的路上。畫水彩時,他孜孜以求,幾十年如一日,沉浸在創造美感的世界裡,用畫筆堅守著自己的一方凈土。教水彩時,他毫無保留,堅持深入研究,在湖北美術學院首創水彩畫專業,致力於向全國傳播推廣湖北水彩,細雨無聲地滋潤著莘莘學子和廣大觀眾。
因為夢想,所以快樂;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因為虔誠,所以跋涉。湯湖美術館副館長李瑞洪先生在文章中評價劉壽祥的藝術人生似水澤物,水潤無聲。此刻,讓我們一起在李瑞洪先生的字裡行間,感受藝術家劉壽祥的人格精神和審美意趣。
——編者按
∥《老巷》紙本水彩 112cm×76cm 1999年
有些畫家把太陽畫成一個黃斑,但有些畫家藉助於他們的技巧和智慧把黃斑畫成太陽。 ——巴勃羅·魯伊斯·畢卡索
我喜歡劉教授的風景畫。也許是因為他酷愛音樂,細細地欣賞、品味他的作品,會感覺到有一種音樂的韻律、動感和情愫蘊藏其間。
看他畫的《夕照》,你會覺得,夕照中的船剛剛駛入港口,正在為下一次啟航作短暫的休憩;看他畫的《古宅》,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似乎房子正搖搖欲墜……
∥《帶斜陽的海灘》紙本水彩 63cm×98cm 2013年
在他的筆下,一切都是自然的、和諧的、有生命的。
這通過作品表現出來的種種意象,令人不自覺地用一種驚喜的眼光來反觀自己生存的空間,在深深的眷戀之時,更體會到一種超凡脫俗的力量正在穿透內心……
∥《日落老巷》紙本水彩 74cm×54cm 2015年
記得劉壽祥曾經說過:「高尚的人才能畫出高尚的畫。」
我想,這不是對自己更不是對作品的拔高,而是很早以前就矗立在劉壽祥心目中的一種信念,或者說,這是他一直在追求並一直會追求下去的信仰。
∥《秋意一》紙本水彩 73cm×103cm 2017年
劉壽祥是一個非常善於總結人生經驗的人,無論是對生活還是對藝術的感悟,他都能用最凝鍊的語言表達出來。
在回顧自己的人生經歷時,他說:「每個所謂成功的畫家,實際也是發現自我的畫家。」
∥《老城一》紙本水彩 73cm×103cm 2016年
20多年來,對畫畫,劉壽祥始終懷著一種宗教般的虔誠。有很多很多次,他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中去,才有所感悟,心靈才會獲得慰藉。
他始終在發現自我,始終在捕捉一種心靈的感悟。
∥《印象亞平寧三》紙本水彩 74cm×54cm 2016年
1996年,劉壽祥到歐洲去參加一個非官方交流項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歐洲之旅給他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在遠離故土並感受到西方的藝術氣息之後,針對自己的創作思想、創作手法,他有過一段非常冷靜、非常深刻的思考。
應該說,遊歷歐洲,使他對水彩畫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並改變了對繪畫的認識。
∥《印象亞平寧四》紙本水彩 54cm×74cm 2016年
在劉壽祥以往的創作中,江南水鄉曾是一個無色無光的世界,有色不見色,有光不見光,所以他慣用的表現手法是採用單調統一的色調。
而從歐洲回來後,再去江南水鄉,他看到的是一個有色有光的水鄉,一切都不同於以往,光色又重現了。
∥《甪直水鄉》紙本水彩 48cm×35cm 2018年
如果說當年看王肇民先生的畫展使他認識到水彩畫的意趣所在,而這次歐洲之行,則讓他領會了水彩畫的精神實質。
這是一個凈化心靈的過程,同時,也是一次觸及靈魂深處的蛻變。
∥《馬泰拉印象》紙本水彩 103cm×67cm 2018年
劉壽祥是一個執著的人,他一直奔走在發現自我並去完善自我的路上。
對藝術家來說,這其實是一個最難的過程:各種各樣的誘惑太多,要堅守自己,堅守一片凈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這也是有的人能成為傑出的畫家,有的人卻終身只能成為畫匠的根本原因。
∥《黑色陶罐與鮮果》紙本水彩 91cm×71cm 2011年
∥《鮮果》紙本水彩 71cm×94cm 2015年
劉壽祥《鮮果》系列給人的觸目印象十分深刻,形象挺拔端正、莊重敦厚、準確精到;畫中之物實體厚重、穩固堅實、偉岸正氣!
物體所固有的特徵表現得十分坦然,有如人心靈的覺悟與通達,顯示出格外的自在與從容;物的形狀、體積、色澤、光影都是「真實的視覺存在」。
這種真實已然超越了實用的關係,隱含著「抽象」和「概念」的精神活動,因而比之「存在的真實」更為純粹、更具單純、更趨理性和恬靜。
∥《靜物》紙本水彩 96cm×64cm 2016年
《鮮果》系列的外部形式客觀冷靜,是富有理性精神的藝術。在理性思維的統領之下,畫面諸元素都尺法合度,有著嚴謹的數理秩序。
劉壽祥先生在充分發揚理性思維的基礎之上,又特彆強調了對物的「擬人化的描寫」,物品即人品。這種情感的加入使《鮮果》在純凈的形式之外又獲得了更為感人的精神力量。
物的自然本質與人的精神情懷已然融為一體,具有了個體包容廣大的內涵。因此,才使我們明確感受到了充盈在《鮮果》之中的濃烈的內部情緒和人格精神。
∥《鮮果四》紙本水彩 65cm×80cm 2016年
∥《有白色襯布的靜物一》紙本水彩 70cm×92cm 2016年
《鮮果》系列從裡到外都散發著一種使人見之不忘的特質——「正」!
造型正:字正腔圓、形范端正,莊重敦厚、準確精到,從未有彆扭乖異之象;品味正:純凈優雅而不含雜質,崇高典雅而溫和含蓄,靜默肅穆但生動鮮活;氣韻正:他用嫻熟的技法取「物之骨氣」,使物象穩定挺拔、正氣健康、不諛不阿;物象生動鮮活、氣韻通透,顯示出浩蕩的思想和雍容之氣度。
∥《紅罐子紅蘋果》紙本水彩 73cm×69cm 2017年
正當盛年的劉壽祥,剛健而溫雅。正處於人生之中最為豐滿、輪廓最為清晰的時期。
他態度安詳、不矜不懼,在世俗的紛擾與物慾的利誘面前從不動搖。面對「當代」文化衝擊,他泰然處之,在借鑑與揚棄中堅持了「正大氣象」的審美,也將現代意識以更深刻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他真誠地面對生活,專注於為藝術的思想探尋和實踐耕耘,滿而不溢,呈現出文質彬彬的君子品質。是他秉持的「中庸」與 「執中」的人格精神賦予了作品「正」的品格,是他樂觀向上、平和豁達的生活態度才使作品獲得了寵辱不驚的「雍容的氣度」。
∥《靜物三》紙本水彩 72cm×84cm 2018年
面對《鮮果》系列所呈現的高雅品質,我們不期然地想起了崇高典雅的古代希臘藝術。
古典之美的穩定、和諧與理性,含蓄、均衡與適度,健康、優美與靜默的品質都在《鮮果》系列中得到了體現。
細讀慢研,有如我們在觀賞希臘藝術時所感受到的典範力量一般。
註:文章節選自《劉壽祥:上善若水潤無聲》,作者李瑞洪,湯湖美術館副館長。
劉壽祥,湖北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武漢市文聯副主席、湖北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主任,湖北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
1984年 水彩畫《冬花》《牧牛少年》入選「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1989年 水彩畫《細雨潤無聲》獲「第七屆美術作品展覽」三等獎
1990年 水彩畫《秋水無聲》獲「90杭州中國水彩畫大展」二等獎
1992年 水彩畫《鮮果》獲「92杭州中國水彩畫大展」金獎
1994年 水彩畫《鮮果》入選「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優秀作品展」並獲獎
1995年 水彩畫《鮮果》獲「全國首屆中國青年水彩畫大展」學術獎
1999年 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二屆水彩畫藝委會委員
1999年 「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水彩粉畫展評委
2004年 「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水彩粉畫展評委
2009年 「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水彩粉畫展評委
2009年 「第三屆全國青年畫展」評委
2014年 「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水彩粉畫展評委
曾在香港、台灣、德國、日本等地舉辦個人水彩畫展
出版有《劉壽祥水彩畫集》《劉壽祥歐洲寫生》《劉壽祥作品賞析》等專集
近作選登
∥《帶黑布林的靜物》紙本水彩 74.5cm×70.5cm 2019年
∥《有乾果的景物》紙本水彩 75cm×89cm 2019年
∥《晨光》紙本水彩 72cm×103cm 2019年
∥《冬日》紙本水彩 120cm×180cm 2019年
∥《馬泰拉的陽光》紙本水彩 104cm×72.5cm 2019年
∥《一抹陽光》紙本水彩 72cm×103cm 2019年
∥《遠處傳來了鐘聲一》紙本水彩 54cm×73cm 2019年
∥《遠處傳來了鐘聲二》紙本水彩 54cm×73cm 2019年
出品:武漢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新媒體中心
監審:鄧鼐 監製:吳曉君 編輯:簡簡
投稿:wuhanwenyi@126.com
註:版權歸「武漢文學藝術」所有 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