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這本該是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來襲,讓許許多多的小家庭註定相隔兩地,相聚無望。佘山鎮佘北大居莘澤居民區黨支部書記陸麗麗家庭,就是其中的一戶「小家」。她的丈夫,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已於昨天隨醫院第四批赴鄂醫療隊出發前往支援武漢。
一個臨危受命奔赴「前線」,一個自始至終奮戰「一線」,背後的心酸與堅持,可能不足為外人說道,但依然值得我們記錄一二。今天的戰「疫」日記,小松帶你走近援鄂醫護人員家屬——莘澤居民區黨支部書記陸麗麗。
2020年1月23日 小年夜 雨
今天是春節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我到管轄的幾個小區巡查一遍後,匆匆忙忙趕回家吃年夜飯。剛落座,還在醫院值班的老公打來了電話,「武漢疫情嚴峻,我們中山醫院要派醫療隊過去,特別需要呼吸科的重症救護醫生,我報名了,目前還在等上面通知……」我一下子有點懵,後面他還說了什麼,我好像都聽不到了,連怎麼掛掉的電話也不記得了。這頓小年夜飯突然變得索然無味,整個人恍恍惚惚地回到家後,一直在忐忑中等待結果。晚上10點,老公發了語音視頻過來,還沒等我開口說話,兒子搶過手機問道:「爸爸,你要去武漢嗎?」「嗯!是的。」「爸爸,新聞里放的武漢有那個病毒很危險的,你為什麼還要去啊?」「因為爸爸是醫生啊,這個就是當醫生的責任。」聽著老公堅定的語氣,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
2020年1月24日 大年夜 雨
今天一大早接到鎮政府的緊急會議通知,看來疫情比我們想像地更加嚴峻。開完會回到單位,先是立刻調整了春節值班人員名單;然後篩查實有人口信息里登記「湖北籍」的居民,馬上聯繫去向;緊接著吩咐工作人員在電子屏和宣傳欄里投放宣傳知識和告知書等;同時在各個黨員、志願者、居民群內發布公告……忙完一通坐下來休息時,才發現口乾舌燥,原來開完會到現在一口水都沒來得及喝。
晚上老公來電話了,醫院安排了副主任專家帶隊去武漢,而他將根據科室安排去重症監護室工作,並作為醫院疫情防控工作團隊的一分子做好值班值守。我告訴他,我也開工了,我們一起加油吧!
2020年1月25日初一 雨
一早行駛在空蕩蕩的馬路上,一邊感嘆大家都有聽進去鍾南山院士的叮囑,在家裡乖乖呆著。一邊在心裡默默地給自己打氣:我是黨員,我是一班之長,我要以身作則,還要帶好隊伍,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就一定能戰勝疫情。到了單位馬不停蹄地開始工作,排摸、核實、登記、錄入、上報……我團隊的每一個人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靠著中午一碗泡麵,我堅持到下午五點半,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快到家門口時,鎮防控辦來電,告訴我今天上報的人員里有兩戶需要居家隔離,要發告知書、要填寫健康信息登記表、還要簽承諾書。家就在眼前了,肚子也餓得咕咕叫,而此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調轉車頭,返回單位,冒著雨,上門去給這兩戶居民登記簽名。
九點多,踩著里外都濕漉漉的運動鞋回到了家,鍋子裡是婆婆給我溫的菜,還有一碗西洋參。她說:「我雖然書讀得不多,字識不了幾個,但每天都會看電視,電視里天天在放,現在這件事情最主要,你們都放心去忙吧,我會在家看好孩子看好家。」看著婆婆陪著孩子們在客廳里玩耍,一天的疲憊仿佛都離我而去。想著還在醫院值班的老公,心裡很踏實。家,真的是一個人最溫暖的港灣。
2020年1月28日 初四 陰
這幾天,返佘來佘的人員明顯增多了,大居的兩家藥店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排隊買口罩,我們通知大家全員上崗。其實「全員上崗」,加上我也就四個人。目前,我管轄的莘澤社區是居家隔離人數最多的,也許是心理壓力大的緣故,又或許是因為前兩天上門發告知書籤承諾書淋了點雨,這兩天總感覺全身沒有力氣,腰酸背痛的老毛病也犯了。我貼上4片傷筋膏,繼續上崗,「輕傷不下火線」嘛。
才坐著歇了沒一會,就收到了新的居家隔離人員名單,起身走出辦公室準備上門時,單位的兩個小伙子和我說:「書記,這幾天上門的工作都你在做,很辛苦,今天的隔離人員讓我們去跑吧!」「我們也是社區工作者,我們可以去,居家隔離戶漸漸多起來了,你一個人也跑不過來,放心交給我們吧,保證完成任務!」
很欣慰,經過這一場戰「疫」,我的「小團隊」也似乎成長了,等疫情過去,我一定買奶茶犒勞你們。
2020年2月2日 初九 陰
今天是居民預約買口罩的日子,不到6點我就起床了。剛想出門,女兒穿著睡衣奔了過來,哭著說:「媽媽不要走,今天星期天,你陪陪我。」強忍著不舍,我對女兒說:「哎喲,我都不知道今天星期幾,我們妹妹都知道啦,可是媽媽要去工作,單位里有好多好多事等著媽媽去做。你乖乖呆在家,過幾天,再過幾天,等媽媽忙完了就陪你玩哦。」「嗚嗚嗚,媽媽,那你要早點回來……」
嗯,會的!有和我一樣在值守的老公,有這麼支持我們工作的家人,還有這麼多一起拼搏的小夥伴……全松江、全上海、全中國的人民都在加油努力,有什麼難關我們過不去?有什麼戰鬥我們打不贏?勝利必將屬於我們!
2020年2月7日 十四 陰
一陣刺耳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午夜的寧靜,我接起電話,電話那頭的老公說:「醫院今天下午又派出一支醫療隊去支援武漢,這次我也會跟著去。」「嗯!好的!我知道了!你去吧,我和兒子、女兒還有爸媽在家等你回來!」說這話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整個人都在發抖,我用盡渾身力氣忍下哽咽的聲音,儘量鎮定地告訴老公,我支持他!我們等他回來!下午,我向單位領導請了假,拜託小夥伴們看好我們的「戰場」,帶著兒子一起去了虹橋機場,和他爸爸道個別。空空蕩蕩的機場,因為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的到來變得熱鬧了一些。一旁採訪的記者拉住兒子問他:「你知道你爸爸要去哪嗎?」「知道!因為現在有一種病毒很厲害,很多人都生病了,爸爸要去武漢幫他們看病。」「你也知道這個病啊?」「知道啊,很嚴重的,會死的。」「那你害怕嗎?」「害怕啊!」「那你怎麼保護爸爸?」「媽媽說了,我們在家裡好好的,等爸爸回來!」
「中山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一聲聲嘹亮有力的口號響徹機場,我忍了一路的眼淚再也控制不住,奪眶而出。我緊緊地摟著身邊的兒子,慶幸自己把他一起帶了過來,讓他親眼見證了這個震撼人心的場面,親身感受了中華好兒女「出征」時的豪氣滿懷。扶危渡厄、醫者擔當!道聲珍重,期待凱旋!我們等你回家。
莘澤居民區黨支部書記
陸麗麗
內容來源:今日佘山
編輯:周雨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sqkMXABgx9BqZZIUPj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