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處暑節氣。俗話說:「處暑過,暑氣止。」 「處」的含義為終止,意味著炎熱的暑天馬上就要結束了。但此時中午的炎熱亦不亞於暑夏之季,這也就是人們常講的「秋老虎,毒如虎」。
處暑節氣的顯著特徵是暑熱漸消、空氣漸燥,人們往往開始感覺皮膚緊繃,甚至起皮脫屑,頭皮屑增多、口唇乾燥或皴裂、大便乾結……所以,處暑節氣的保健離不開防秋燥。而防秋燥,重在一個「潤」字!
一. 飲食要潤
滋陰潤燥,應該少吃辛辣煎炸等熱性食物,也要避免熬夜傷陰。飲食上可以多喝白開水、淡茶、豆漿、牛奶等,做到量少而頻飲;還可以多吃些蜂蜜、無花果、白茅根、百合、銀耳、梨、白蘿蔔、鴨肉等護肺、滋陰潤燥之品。小固再推薦3款滋陰潤燥的食療給大家。
1、百合無花果飲
做法:取百合、無花果、白茅根各5克;煮水或泡茶飲用,最後還可加入少量蜂蜜。
作用:有益肺養陰功效,可預防因天氣乾燥或環境污染而造成的"肺燥",對呼吸系統具有整體調理的作用。以上食材煮成粥品,也是非常好的潤燥食療。
2、鴨肉燉藕
做法:儘量選新鮮的蓮藕,老一點的鴨子,搭配上黑木耳,放入生薑等調味料,燉上3小時,出鍋時再撒些鹽,香氣十足。
作用:蓮藕和鴨子都是生活在水裡的,鴨肉最大的特點是不溫不熱,再加上性溫涼的蓮藕,就能清熱祛火,滋陰潤燥。
3、銀耳百合粥
做法:取水發銀耳20克、粳米20克、百合20克、薏苡仁20克、大棗20克,洗凈,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熬成粥即可。
作用:此方具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的作用。適用於肺胃陰不足之口乾、口渴、咽燥、鼻干、乾咳燥咳、大便乾結、心煩失眠、陰虛有熱等不適。
二. 身體要潤
人的皮膚由肺臟主管,皮膚的狀態與肺密切相關。秋季燥邪容易傷肺,而皮膚也容易乾燥、起屑、瘙癢。
秋季在皮膚護理方面,要注意避免過度清潔,無論是洗面奶還是沐浴液,建議選擇不含皂素成分的,而且,清潔之後一定要在皮膚還比較濕潤的時候儘快做好保濕、滋養工作,鎖住肌膚水分。
三. 頭髮要潤
隨著天氣乾燥、空氣濕度降低 ,頭皮保濕能力下降、皮脂分泌減少,頭髮容易出現乾枯、折斷,還有頭皮癢、頭屑多,這時候要學會養護頭皮,讓頭髮潤起來。
首先,要選擇溫和不傷發的頭皮養護產品,洗髮頻率以每周2~3次為佳,過頻洗髮容易破壞頭皮本身的油脂分泌平衡。
其次,吹頭髮時吹風機儘量用低檔位,和頭髮保持合適的距離,不要離得太近,以免燙傷頭皮。喜歡佩戴發箍及扎頭髮的朋友,注意不要扎頭髮太緊或時間過長,否則容易影響頭部血液循環。
再推薦一款潤養頭髮的粥品:補腎五穀粥
做法:取核桃仁4個,黑豆、黑芝麻、黑米各1小把,小米1把,枸杞1小把,山藥2小片,提前泡好再熬粥;熬至水變黏稠的時候就關火,喝的時候放點紅糖即可。
作用:有助改善白髮、脫髮等問題,讓頭髮烏黑順滑,還可以幫助促進腸道蠕動,改善腸燥便秘。
四. 情緒要潤
時至處暑,秋意越來越明顯,大自然逐漸出現一片肅殺的景象,此時人們容易產生悲傷的情緒。
因此,我們在精神調養上要注重收斂神氣,使神志安寧,切忌情緒大起大落,平常可多聽音樂、散步、練習書法、釣魚等安神定志的休閒活動。情緒滋潤了,生活才更滋潤。
素材來源:養生固本健康人生
編輯:珠海市場監管團隊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後台,我們將24小時內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