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名初中生火場疏散整棟樓居民!冷漠與感動,就在一念之間

2019-10-17   母嬰期刊

近日,河北保定發生了一件令人稱讚的好事,六名初中生在小區內打網球,附近的居民樓發生大火,他們發現後,拎著接雨水的幾個水桶去滅火,可是幾桶水下去,真是杯水車薪,見滅無望,他們用學校老師教給他們的火災知識,捂住口鼻衝進了居民樓逐戶敲門提醒,居民開門後,初中生讓他們用濕毛巾捂好口鼻,抓緊離開樓體去樓下避險。就這樣,樓內的所有居民得到了緊急疏散,其實還不乏有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消防車趕到後迅速來滅掉了火源。幾個孩子的壯舉被小區的居民連連稱讚。

幾年少年的壯舉,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少年的模樣,也是很多人的榜樣,這樣的男孩才是現代人該把男孩教育成的樣子,這就是國人的未來!孩子的行為值得讚揚,但不鼓勵孩子這麼去做。他們能分清火勢大小,發現易燃易爆物品嗎?周圍明顯有那麼多居民卻讓孩子衝鋒陷陣

  • 孩子的消防安全教育至關重要

孩子現在的模樣,就是我們社會未來的樣子。孩子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重點在於落到實處,在危急時刻能挽救自己甚至更多人的生命。有多少成年人在發生火災時,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大場尖叫,耽誤了急分奪秒的自救時間。父母教會孩子,遇到火災時,先報警,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再施救,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 冷漠與感動,只在一念之間

在很多遇險的場合,很多人選擇了冷漠,比如上面居民樓著火,火勢兩三樓那麼高,很多眼看著大火越燒越旺,有人議論,有人拍照,有人慶幸……衝進去施救和疏散的為何不是成年人?而是六名年少的孩子。筆者看到了少年的未來,也看到了現今的悲哀,在別人面臨生命危險時,依然有很多人選擇做「看客」,他們從來不會想到,如果在樓內的是自己,外面一群人看著大火越燒越旺,把生命悠關當成「現場直播」,自己的內心是多麼無助和心寒!

  • 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分數

應試教育把學生的分數作為是否優秀的主要考量標準,孩子應像一個木桶一樣,其中「成績」的那塊木板非常長,而「德」、「智」、「體」、「美」、「勞」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提高。因此,希望家長朋友們,不再所全部心思放在孩子的學業分數上,這並不代表學習成績不重要,說得過去就可以了。家長和老師更應該重視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培養出具有綜合實力的優秀孩子,當然這也包括安全教育,這是最基礎的教育。

馬斯洛需求層次模型里,第一個層次,生理需求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需求,這包括吃飯、睡覺、慾望等。而第二個層次的安全需求,是每個人免受生命威脅的需求。兩個層次得到保障了,才會有更高層次的要求,這也是孩子取得素質教育的基礎,取得更高成就最基本的要求。因此,父母應重視孩子的安全教育,沒有哪個父母想讓孩子受到身心的傷害,沒有了這個,其他方面的教育都是空談,也不會站住腳。

你對六名孩子的做法,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