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潘·熱點事件解讀
小潘談情說愛 深度原創
說起女強人,一些直男不免會聯想到這些詞語:強勢、脾氣怪、婚姻不幸、沒人敢娶,男女關係混亂不清等。這其實就是對女性的偏見,也是直男自身的一種顯而易見的缺點。物化女性,認為女性的成功必定是某種極端性格下,或者在男性的幫助下,才能達到。這種思想,從骨子裡講,還是重男輕女封建殘餘造就的。
10月14日,瑞信研究院發布第三份《CS Gender 3000》(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董事會女性成員占比為11.0%,比例排名全球第26位,遠落後於全球平均水平,相比2010年的10.1%只提高了不到一個百分點。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國家的女性還不夠獨立,不夠強大。但是,這跟我們自身的文化屬性有關。
中國的傳統婚姻向來講究「男主外、女主內」,這無疑就造成了,女性沒有機會去社會中貢獻更多的力量,發揮光與熱。很多傳統女性認為,相夫教子,是一個女人一輩子最大的責任,扶持老公成為成功人士,培養孩子成為棟樑之才,已是一個女人在家庭中最大的豐功偉績。然而,她卻很少考慮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想要什麼樣的讚賞。傳統的中國女性,往往把自身價值與家庭價值聯繫在一起。
在國內某報刊的「婦女社會地位」調查中,我們發現,有七成女性很滿意當下的家庭地位。這裡的婦女社會地位是指:不同群體的婦女在社會生活和社會關係中與男性相比較的權力、資源、責任及其作用被社會認可的程度。內容涵蓋了包括健康、教育、經濟、社會保障、政治、婚姻家庭、生活方式、法律權益和認知、性別觀念和態度九個方面。
從調查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大部分女性在家庭開支支配權中占據主導地位,這其實並非是誇張的數據和說法。從現實生活中來看,中國女性甘願於做家庭主婦,相夫教子;或者找輕鬆的工作,其餘時間來照顧家庭,這取決於她能夠管住丈夫的錢財,只有擁有財政大權,才能給女人更多的安全感,以及有效的防止另一半的背叛。女人都知道,男人天生花心。這種高等雄性動物,是可以輕而易舉將「愛與性」區分開來的,所以要嚴謹看管。
這種思想的出現,就導致很多女性不願意放棄家庭投入事業或者創業當中。從國內來看,大眾所熟悉的女強人,大概也就這麼幾個:格力董明珠、老乾媽陶華碧;前者離婚後一直單身,投入到製造業當中,拼盡全力;後者20歲就結了婚,結果剛生了兩個孩子,丈夫就因病撒手人寰。逆風而上,沒有兒女情長,女人投入到事業時的精幹往往是令人感到驚嘆的。
據《中國女性創業報告(2018)》稱,1980年,女性註冊的公司在中國所占的比例是10%;今天這一比例超過了30%。自改革開放以來,女性的地位和獨立意識的確有所提高,但是提速緩慢,這與傳統的婚姻觀念意識是分不開的。
自古以來,就有一句俗話: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女人是把婚姻和家庭放在首位的,於是事業就只能放在其次甚至是更不重要的位置。很多女性認為,事業的重要性,遠遠比不上嫁給一個好男人。因為「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發現,很多女性通過婚姻改變了社會地位,從烏鴉變鳳凰,從農村到城市;這種階層的打破,或許通過女性自身的工作努力很難實現,但是通過婚嫁就很容易。
如果「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你理解成婚姻質量的好壞對一個人一段時間內的身心健康有很重要的影響,選擇配偶時一定要三思,那麼我贊成,而這對男女其實都是一樣的;但是如果你理解成「女人只要嫁個好男人就能改變人生命運」,那就大錯特錯了。
人生命運不是通過嫁人來改變的,你以為人家是嫁了人所以命運就變了,其實不是。被徐志摩拋棄的原配妻子張幼儀,是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大家閨秀,在包辦婚姻里她做到了「三從四德」,徐志摩對她的評價卻是:「鄉下土包子!」
無疑越是獨立的女性,才越有魅力,男人喜歡對異性的征服感,你越是沒有主見,就代表著你對他的事業和家庭沒有很大的幫助,他越會瞧不起你,那麼婚姻談何幸福呢?
布拉德·薩克斯博士在他的《這個年輕人還不錯》一書中說:「打算離婚的夫婦都以為離婚後一切問題都會煙消雲散,往日的痛苦和衝突會馬上永遠消失,之後,人會感到清風吹拂,陣陣舒暢,心情平靜。不過,這種想法就像幻想自己有一個完美的婚姻一樣,是永遠無法實現的。」
婚姻永遠都是難熬的,是愛情的墳墓,這一點是大家的共識,亘古不變。但是婚姻正如人生一樣,有喜有悲,作為婚姻中的一員,無業女性其實更容易提出離婚,因為她們更容易遭遇男性的背叛和欺壓。這個時候,無業女性唯一保護自我的途徑以及反抗的武器,就是提出離婚。而事業女性,往往有事業在身,經濟獨立,思想獨立,在面臨婚姻問題的時候,更加睿智和果敢,令男人不敢輕舉妄動。
因為女性創業者、企業家或者事業女強人,都有一些共同的優點,這是無業女性或者家庭主婦所不具備的。這些優點當然也不是天生自帶,而是通過後期的工作經驗積累,事業競爭中步步為營的學習和努力中練就的。
有女性讀者告訴我:現實生活中往往存在這一種現象——看上去弱弱的女孩子,往往比女強人更受歡迎和喜愛。那麼,這裡我們畫個重點「更受歡迎」,喜歡一個人,是有時間期限的,就像你小的時候喜歡糖果,長大的時候還會視糖果為命嗎?男人喜歡弱女人只是暫時的滿足男性的崇拜感,倘若他事業上不順,得不到女性的協助,同時隨著歲月的變遷,女人容顏不在,乖巧變為「無用」,男人也會移情別戀,從其他年輕女性身上索取「崇拜感」。
而看上去弱弱的女人,其實不見得是真的弱,人家韓國女性李孝利結婚的時候說:「哥哥是真的不食人間煙火,而我卻只有錢。即使這樣,哥哥也不討厭我。」你看,這是不是與三毛的「看得不順眼的話,千萬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億萬富翁也嫁」,有異曲同工之妙?你看,男女談婚論嫁時有錢是多麼的重要。
作家石康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中國現代的悲劇是在留不住自己的最優秀女人與母親。世界上有幾個蠢國家,不知把純粹依靠自我教育取得成績的優秀女怎麼辦?我以為,在中國對外出口中,只有女人是高質量、高溢價的。而中國卻仍在拿著過時當有趣,我以為,賈府中那一堆女人全是寵物而不是女人,中國文化至今仍無能力欣賞獨立自由的女人。」
中國男人好像大部分都不太喜歡女強人,在很多大男子主義的思維里:女人就應該相夫教子,管理家庭,事業屬於男人,同樣事業也屬於男人來創造;但是,作家韓寒說過一句話:男人改變世界,女人改變男人的世界觀。客觀而言,還是女人改變了這個世界。說通俗一點,就是女人喜歡錢的時候,男人就拚命賺錢;女人喜歡淳樸善良的時候,男人就培養淳樸善良的品質。
女人的喜好決定著男人的追逐,正如蘇格拉底說,如果世界上沒有了女人,那麼金錢就毫無意義。很大程度上,男人創業、賺錢、謀權,提高社會地位,為的就是擁有優質女人的優先交配權,因為好的基因,有利於延續優質的後代。這一點來說,女強人是被大眾所崇拜與喜愛的,但是卻很難被征服,或許這才是男性表面上討厭女強人的正解。
更為可笑的是,這世界上有「女強人」這個詞語,但卻沒有「男強人」這個稱號。從骨子裡而言,男性對女性就帶有物化的偏見。認為,女人一旦有能力,有權力,就是強大的表現,而男人擁有這些就是理所應當的。幾千年男尊女卑封建觀念的殘留。其實使得男人的內心比女人更脆弱,內心強大的人敢於示弱,但是大多數中國男人卻需要女人來支撐起他們的面子和價值。所以很多男人喜歡弱弱的女人來襯托他們的強大,喜歡笨笨的女人老襯托他們的聰明。這是從反面來說。
那麼,女強人之所以強,根本上說是,與情商無關,也不會從根本上影響婚姻的幸福程度。《我的前半生》里,羅子君身為家庭主婦,衣食無憂,唯一的敵人就是時間正在掠奪自己的青春以及忌憚丈夫身旁花枝招展的女孩子。整日為外貌和男人是否會背叛婚姻而操心的女人,是否有點太可憐。
女強人本身就是所有女性同胞學習的楷模,而所謂「強」字最好還是摘掉為好,因為這是對女性的一種不尊敬。優秀的女人就是優秀的女人,她們之所以優秀,是因為她們自身獨立的品質,睿智的頭腦,卓越的判斷力,確實超出了一眾男性同胞。對此,作為男人,應該給予她們尊重與認可,而非是詆毀與誤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