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很多流傳下來的神話故事,在大多數人眼裡,當神仙是一件很好的事,不用受人生八苦,也逍遙自在,還能替天行道,著實是羨慕不來的。但是《天官賜福》卻為我們呈現了另一種現實版本的神話,有傷痛,有無奈,有心酸,有絕望,神官除了有法力和很長的壽命,與常人無異。
在大家都以為做神官很幸福的時候,總有人認為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而且還表現出嫌棄的模樣,謝憐寧願去收破爛,花城選擇了當鬼王,而雨師就十分佛系了。
謝憐:身為花冠武神,寧願在凡間撿破爛
雖然大家都很心疼謝憐落魄時的遭遇,但是換成謝憐自己的角度來說,還是不錯的。世間的事情總是不能預料,在剛開始遭遇困境的時候沒有人會坦然面對,所以謝憐頑強地堅持下來了,既然有信心將氣運散盡,那麼就有面對現實的準備。在謝憐看來,當神官需要花錢修道觀,撿破爛還能賺些錢,對比一下,的確是做神官不如收破爛。
不過這只是謝憐當時的想法,換做以前,仙樂國民眾會自發為他修宮殿,好生供養,他的責任就是心系蒼生,好好了願即可。只是落魄的神官太心酸,謝憐不僅要自己修道館,還要自己供養自己,可能是神官歷史上的頭一個,連畫像都是花城畫的。不過這也能說明謝憐的心態很好,至少沒有被困難打倒,也沒有對現實屈服,雖然是神官中最落魄的一個,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強過其他人很多倍。
花城:本可以做神官,卻一念成鬼王
如果說謝憐不想做神官是迫於無奈,畢竟已經成神,不能改變,那花城就完全是自己的選擇。按照原著的說法,花城在衝出銅爐山後,本來是有機會飛升成為神官的,但他卻選擇成為鬼王,這樣的結果或許很多人都想不通,其實很好理解。花城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是為了心中的神明,為了他變強,為了他永不消失,既然能做鬼王,可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又何必去委屈地做神官,還要聽君吾的調遣呢?
更為重要的是,謝憐所受的種種苦難,都是從他成為神官之後開始的,天界沒有給謝憐溫暖,反而只有真實的冷漠和現實,神官沒有給謝憐安慰,反而只有無盡的嘲笑和奚落,這樣的環境,花城一定是不屑的,他想要的,是能夠比肩天地,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止他,還能保護想要保護的人。事實證明,花城是正確的,他有世間最好的一切,包括他的一顆真心,無論謝憐需要與否,他都在那裡,一直都是最忠誠的信徒。
雨師:成神後淡然處之,極少參與天界事宜
在天界中最為佛系的神官,莫過於雨師,雖然掌管農事,但是也不至於神龍見首不見尾,那就只能有一種說法:刻意迴避。想來也是有理由的,雨師為人時,性格也很淡然,沒有像公主一樣長大,處處遭排擠和無視,卻在國家危難關頭挺身而出,自刎了結這悽然的一生,就算成為神官,也就是換一個地方繼續看世間是非恩怨而已,偏居一隅,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可見眼見不一定為實,神官表面上占盡所有好處,其實也有不盡人意的一面。謝憐收破爛是因為做神官很費錢,這是他追求自我的方式;花城做鬼王是想要自己主宰,也想為謝憐出一口惡氣;雨師是活得通透,知世故而不世故。神官雖好,但遵循自己的意願,才是最美好的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mOB_nIBiuFnsJQVHRd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