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打過仗卻被任命為司令,一上陣就開罵,結果致2萬精銳全軍覆沒

2020-12-26   趣說歷史觀

原標題:沒打過仗卻被任命為司令,一上陣就開罵,結果致2萬精銳全軍覆沒

在我國古代史中有兩位十分著名''紙上軍事家'',一位是在長平之戰中被白起干翻的趙括,另一位則是失守了街亭,回頭被諸葛亮砍了腦袋的馬謖。

這兩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理論學得很紮實,但實戰卻一塌糊塗。從來沒掌過兵權的他們,因自身權勢讀了幾本兵書就被旁人瘋狂吹捧,從而自視甚高不知道自己到底幾斤幾兩,一上陣就被打得丟盔棄甲。

而在近現代史中也有這麼一個從沒打過仗,卻被人直接提拔到了總司令位置的人,並且他的結局也不出人所料,果真如馬謖、趙括一樣,被人迎頭痛擊,最終連累2萬大軍全軍覆沒,他就是國軍將領康澤。

康澤是老蔣最寵信的親信之一,當年老蔣出任黃埔軍校的校長,康澤正好就是黃埔軍校第三期的學生,因此他可以看作是老蔣的得意門生弟子。老蔣非常欣賞康澤,後來還推薦他去莫斯科留學。

康澤後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這個學校可真了不起,培養過許多影響過中國當今社會的大牛人。很多人看康澤如此受到老蔣寵信,乾脆猜測他其實是老蔣培養的接班人,因此不少趨炎附勢者團聚在他身邊,形成了當時國民黨內部的''太子黨''。

不過後來蔣經國從國外學成歸來,這位老蔣的正牌接班人和康澤進行了一番''battle''。蔣經國畢竟是老蔣親兒子,康澤爭權失敗。不過儘管如此,康澤依然在國黨內依舊有著十分崇高的地位,並且仍是老蔣的心腹愛將。

老蔣專門成立了一支名為''復興社''的機構,該機構共由三個部門組成,其中之一就是戴笠的''特務處'',而與''特務處''並列的''別動隊''則由康澤專門負責。

康澤就像明朝的東廠特務一樣,有著非常高的權限,監聽政府官員,逮捕並折磨一切他所認為的可疑分子,儼然一副''民國魏忠賢''的模樣。當然,康澤肯定不會自比九千歲,他認為自己是老蔣的''羽林軍''。

由於康澤長期進行這種活動,他的名聲早就臭得沒話說。抗日戰爭結束以後,老蔣都不得不把他派出國去避避風頭,一直到1947年。當時解放戰爭正打得十分激烈,但國黨方面已經出現了十分明顯的頹勢,康澤此時再不回國就晚了,因此連忙趕回來為老蔣效力。

此時的老蔣身邊已經無人可用,只能安排康澤去做襄陽戰區的司令。康澤雖然是從黃埔軍校畢業,但他從政多年做的都是特務、情報工作,把大半生的經歷都用在了計謀之上,打仗這事純粹就是紙上談兵,沒點真實功績。

一個從沒真刀真槍上過戰場的人,根本不具備半點基礎軍事素養,被突然提上了司令的位置,其下場可想而知。康澤比馬稷、趙括等好點的是在打仗方面他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壓根不會打仗,因此一被任命就開始長吁短嘆。

但他不樂意也沒辦法,襄陽重地老蔣不可能不交給心腹,但此時能用的心腹也只剩他了。1948年豫東戰役結束,下一步就是襄陽,康澤一看此情況又氣又急,面對來勢洶洶的我軍除開破口大罵外沒有任何辦法。

當將領的一上陣只知道開罵,最後結果如何也可想而知。面對我軍的攻勢,康澤所率領的部隊直接被全面擊潰。兵敗如山倒,康澤看著如潮水一樣往後面敗退的敗退的國軍,除了繼續罵罵咧咧外也做不出什麼補救措施,最終將老蔣分給他的兩萬人馬全部浪費。

兵敗後康澤被我軍俘虜送去改造,老蔣還不敢相信,在會議上肯定地說:''我所知道的康澤,是不會被俘的,很可能像張靈甫那樣壯烈成仁。''但結果卻是康澤在被改造13年後被釋放,最終還成了位文史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