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努力可以讓孩子長高10-20厘米,主要是抓住3個關鍵時期

2020-08-14     育兒小米

原標題:後天努力可以讓孩子長高10-20厘米,主要是抓住3個關鍵時期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長得身材高挑,除了外形好看之外,長大後應聘各種職業都不會到受身高要求的限制。

但是,大多數家長空抱著一腔企願孩子長高的心,卻沒有對孩子進行系統的身高管理,以至於孩子成人後沒有達到理想的身高,還把責任推給了客觀原因。

其實,孩子的身高家長完全可以進行干預。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最終身高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有先天的因素,比如遺傳,大約占孩子成年身高的70%;也有後天的因素,比如環境、飲食、睡眠等,大約占30%左右。

有人會說:後天因素才占30%,有用嗎?不要覺得這30%的比例很小,我們可以計算一下。假設媽媽的身高是160厘米,那麼後天因素的30%可以達到48厘米,所以,我們有很大的機會幫助孩子決定最後的總身高。

家長若要最大程度地幫助孩子長高,首先要樹立一個身高管理的概念,然後要了解兒童身體發育的規律,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盡最大程度幫助到孩子。

0-14歲是孩子長身體的時期,但這14年的發育過程並不是均衡的,每個階段孩子的發育特點不一樣,決定孩子身高的因素也不一樣的,我們家長的側重點也要有所不同。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生、潘慧教授在矮小門診坐診25年,治療了10多萬矮小患兒。他說:對於每個階段的孩子,生理狀況不同,我們所關注的側重點也不同,方法也會有一些針對性,這樣才會更好地促進孩子身高的增長。

根據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孩子的生長發育可以分為三個關鍵時期。

這三個關鍵時期是:嬰幼兒時期(0~3歲)、學齡期(3~7歲),以及青春期(8~14歲)。

決定孩子是否長高的這3個關鍵時期,如果父母能夠有針對性的採取有利於增高的方法,或者及時發現孩子身高的缺陷,在醫生的指導下提前干預,大多數孩子能夠健康快速地達到比較理想的身高。

0~3歲是孩子長個兒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這個時期是孩子一生中長高速度最快的周期,但是這個周期有它的特殊性和不確定性。這個時期的孩子如果偏離了正常的生長曲線,出現身高上的問題

,往往是喂養不當引起的

這個時候只要我們發現了,還有機會補救,及時地幫助孩子實現追趕生長。

在這個黃金時期,我們一定要關注四個重要的因素:

第一個是新生兒的喂養

新生兒喂養最好的方式自然是母乳喂養,如果母乳不夠,可以添加奶粉。

第二個是睡眠

睡眠對於寶寶的成長非常重要,在睡眠時,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是清醒時的3倍。

第三個是運動

習慣運動的孩子比不愛運動的孩子成年後的身高要高2~3厘米。不僅如此,對0~3歲的孩子來說,運動除了能幫助長高,還能促進大腦的發育。

第四個是輔助的醫療手段

我們可以使用適當的醫療手段,來幫助孩子健康地成長。當然,這個方法是不得已才採取的措施。

在正常情況下,孩子長個兒的速度非常快,第一年一般是25厘米,第二年10厘米左右,第三年就是7~8厘米。

潘慧教授說,在他的門診,幾乎70%的父母,沒有監測孩子身高的意識。也就是說,正因為缺少對孩子身高的關注,才導致了孩子的身高不足。所以,家長若想孩子發育良好,就要有監測孩子身高的意識,要勤測孩子的身高。

孩子的年齡不同,測量的頻率也應有區別。0~1歲,測量的頻率是1~2個月測一次,1~3歲是3個月左右測一次。

有一種孩子叫做

小於胎齡兒

:就是指一些足月出生的小孩,但出生時的體重小於2.5千克。大概75%的小於胎齡兒,在2歲左右能實現追趕生長。如果到2歲還不能追上來的話,那麼有70% ~80%的可能,將來的個子會比較矮。

如果家有這樣的孩子,一定要加多加關注,注重孩子的喂養,勤測量孩子的身高,爭取在2歲前追趕上正常孩子的身高標準。

我家老二38周出生,體重只有2400克,看了潘慧教授的書我才知道,原來這就是小於胎齡兒。幸運的是他已經及時趕上來了。了解到這種孩子的發育特點,以後我就要多測量孩子的身高,並進行記錄,對孩子進行系統的身高管理。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

維生素D

的重要性。

維生素D是促進鈣吸收的關鍵因素,如果維生素D不足,補再多的鈣也無濟於事。我們體內所需要的維生素D,高達90%都是通過曬太陽合成的。春秋時間可以帶孩子在戶外曬太陽,無須給孩子塗防曬霜,避開強烈陽光,讓孩子盡情曬好了。

3~7歲相對穩定期,可以激發孩子生長潛力

3~7歲的孩子比較活潑好動,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已經能夠獨立。我們可以從睡眠、飲食、運動、情緒四個方面,來幫助這個階段的孩子激發生長潛能。

科學調整睡眠時間,讓生長激素分泌增加3倍。

孩子進入深度睡眠的時候,生長激素是平時的3倍。所以,管理好孩子的睡眠對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至關重要。

深度睡眠大約在什麼時間段呢?從這個圖表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孩子在早晨6點多和晚上10點多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

生長激素24小時分泌情況

中午時間孩子的生長激素分泌並不多,所以午睡與否並不會影響孩子的身高。

健康飲食

3-7歲的兒童是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的關鍵時期,家長在飲食調配上要採用粗細均衡、葷素搭配、多樣的飲食結構,少油、少鹽、少糖,少吃零食。

要特別注意的是:一定不要給孩子服用補品,很容易造成性早熟,影響孩子的最終身高。

有氧運動也會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

一是運動可以產生一種叫「內啡肽」的激素,讓孩子情緒良好;二是運動之後,孩子比較疲憊,睡眠質量就提高,睡眠時間增加,就會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三是運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加骨骼的血液供應。

真正對長高有益的運動是快走、慢跑、跳繩、游泳。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長時間、不間斷、有節奏,容易堅持。

心理因素,這也是影響生長激素分泌的一個重要因素。

如果孩子壓力太大、情緒抑鬱等,也會影響到生長激素的分泌。如果孩子因為精神狀況不佳,可能會出現矮小的情況,我們稱為心因性矮小。

在一般情況下,3歲以上的孩子一年要長到5-6厘米才是理想的速度。

如果孩子半年的生長速度低於2.5厘米,一年低於5厘米,就說明肯定是長得慢了;如果孩子一年長到8厘米,甚至更高,那麼,即便這個孩子現在的身高是正常的,我們也要儘快找到原因。

青春期是生長的最後一個黃金時期

7~14歲,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也就是進入了一個快速成長的時期。

青春期是生長發育的最後黃金時期,父母在這個時期一定要對孩子的身高進行準確的測量,做好記錄,除了長高的絕對值外還要重視孩子的生長速度。

這個時期的孩子飯量猛增,家長一定要供應充足,食物多樣化,保證營養。有些孩子可能在學校吃,家長也一定要想辦法了解孩子的飲食結構,不要讓孩子只吃零食。

再就是保證睡眠。現在的孩子將很多時間用在電子產品的使用上,由此減少了睡眠時間,如果長期缺少睡眠,肯定會影響身體的發育,還會影響腦細胞的發育。

家長要嚴加監督和管理孩子的睡眠問題。

初中以上的孩子學業負擔比較重,運動時間相對減少,只能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最好是做一些彈跳類的運動,比如跳繩、跳遠,簡單、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容易堅持。

一般女孩從9-10歲開始發育,在青春期可以長高25厘米左右;男孩從10-12歲開始發育,能長高25-30厘米。

這個時期最值得的警惕的是——性早熟,因為發育太早,將會影響終身高。女孩早於8歲,男孩早於9歲開始發育,就是性早熟。

青春期是閉合之前的快長期,一旦錯過了,孩子就無法長高了,所以,家長一定要密切關注,提高警惕,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早治療。

參考書目:《協和專家說長高:讓孩子多長10厘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iuQ7HMBLq-Ct6CZHZ8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