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下了一條命令,害死了89萬中國人,可後人選擇原諒他
文/一萬里路
1938年,一個男人獨自來到關公廟。這間廟宇空空如也,他進去之後什麼都沒有做,直接跪下來,磕了三個頭,上了一炷香。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平常,當時沒有人想到這麼平凡的一天,這麼平凡的一件小事會被記載到歷史中,過去了很久還被拿出來仔細地咀嚼。這個人就是熊先煜,很多人聽到這個名字就知道這個男人在祈禱什麼了,沒錯,這就是花園口決堤之前,他希望那些人可以平安,減輕他的心理罪過。
徐州會戰失敗之後,日軍強渡黃河,商丘守將聞風而逃,直接將蘭封拱手讓人。如果任由日寇繼續囂張,那麼鄭州的處境就很危險了。當時的蔣介石想到了以水代兵,要求程潛開始決堤。熊先煜是這個任務的執行者,他的消息自然更多,他知道這件事情一旦做成功,浩蕩黃河沒有了束縛,就會像脫韁的野馬一樣,放肆奔騰,會有多少人的性命被收割。
熊先煜的內心非常矛盾,作為軍人,執行命令是鐵律,做不成這件事情他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可想而知;但是作為百姓,如果任務執行會帶來成千百姓的死亡。蔣介石也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再三安慰熊先煜不要有心理負擔,如果不讓黃河決堤一旦日寇打了過來,國家就岌岌可危。
經過實地考察,熊先煜決定在關公廟西側幾百米處決堤。為了得到心理安慰,他還特意去了趟關公廟。命令下了之後,官兵們挖開了黃河口,黃河浩浩蕩蕩地奔涌而出,一騎絕塵。工兵營將士直接在黃河岸上跪下了,抱頭痛哭,在決堤之前就已經通知過下面的百姓,但是一時半會兒這些人又能去哪裡呢,快死的時候誰不想離故土近一點呢,他們的下場可想而知。
決堤之後,黃河水流經44個縣,給當地的人民帶了不可估量的財產損失,之後直接導致1942大饑荒,影響非常嚴重。當時黃河決堤的時候,有89萬人喪身魚腹,1200萬人受難。肅清的日寇僅僅7000人,為了這7000人,要89萬人陪葬。最主要的,這次決堤打亂了日寇的如意算盤,直到1944年,日寇攻下鄭州,才打通了交通線。
他因下了一條命令,害死了89萬中國人,可後人選擇原諒他。直到今天,花園口決堤依然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有些人認為不應該,有些人認為沒有錯。花園口決堤雖然阻礙了日寇,給民族留下一個喘息的口子,但是影響太大了。當時的官兵承受的心理壓力是不可想像的,下達命令的人真的沒有考慮過。
你對花園口決堤怎麼看的呢,留言討論一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iGQH3UBd8y1i3sJIH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