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本是一件甜蜜而幸福的事情,但由於妊娠帶來的生理上的變化,也給孕婦帶來了不少的小煩惱。
便秘,痔瘡,是不可忽視的孕期小煩惱之一。
便秘,通俗意義上來說就是排便不暢。
痔瘡,則是指人體的直腸尾部與肛門黏膜的靜脈叢之間,由於曲張引起的一個或者多個柔軟靜脈團的一種疾病。
正常情況下,食物進入人體後,經由消化以及大腸、直腸的轉運後,由肛門排出體外。
而妊娠期的女性,由於生理上的部分變化,容易造成排便不順暢,甚至導致便秘或者痔瘡,其中主要原因如下:
妊娠期,孕婦腹壓增高,後期子宮增大引起下腔靜脈受壓增大,影響直腸下端肛管的靜脈回流,痔靜脈因此充血擴張,尤其當孕婦分娩用力時,更是加重了痔靜脈的回流障礙,致使肛門四周靜脈叢淤血、凸出,形成痔瘡。
孕期女性運動量較少,加上大量黃體酮的分泌,導致孕婦胃腸蠕動較慢,糞便長期停留而造成其中的水分被重吸收,大便乾燥,形成便秘,時間長了便容易引起痔瘡。
因此,孕婦是痔瘡的高發人群。
長期的便秘造成痔瘡,不僅僅會對孕婦排便過程帶來不適,更會對孕婦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危害。
痔瘡的常見症狀是便血,反覆多次的便血會造成孕婦體內大量鐵元素的流失,引起貧血,這不僅會影響孕婦自身健康,還可能影響胎兒發育,導致發育遲緩,嚴重者可能出現宮縮從而引起流產、早產等結果。
那麼孕婦應該如何預防便秘、痔瘡的情況發生呢?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這不僅僅包括要有良好的作息習慣和飲食習慣,更是要有良好的排便習慣。孕期一定要注意飲食攝入的平衡,增加膳食纖維和水分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方便排便。
保持適量的運動
促進腸蠕動,但要避免劇烈運動。
保持規律排便
每天排便,定時排便,有便意時及時去廁所。良好的作息習慣也可以幫助我們維持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便秘的發生。
保持愉悅的心情
孕期各方面的壓力以及自身的緊張、焦慮等情緒,都會通過神經系統從而影響腸道正常功能,引起便秘。
如果因此而焦慮,更是容易造成惡性循環,加重便秘。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情很重要。
如果已經有便秘甚至是痔瘡的情況,也不必焦慮。
我們現在已經有妊娠期痔瘡的手術治療,但考慮到手術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危害,我們一般多採用飲食護理干預的保守治療:
1.進行合理均衡的飲食
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油炸的刺激性食物。要食用膳食纖維多的食物,如:芹菜、香蕉和紅薯等,同時還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建議有條件者可以養成習慣,晨起空腹喝1杯溫的蜂蜜水,每天午餐或晚餐前食用一個蘋果或適量火龍果。排便實在困難的,可以詢問醫生後服用溫和的通便藥,切勿隨便服用瀉藥,避免引起早產。
2.保持良好排便習慣,做好肛門清潔
每天排便後和睡前進行肛周清洗,最好可以進行溫水坐浴,時長5-10分鐘為宜,以促進肛周血液循環。
3.按摩肛門和腹部
排便後用衛生紙按壓肛門,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按摩15次。有條件者可以用熱毛巾代替衛生紙,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痔瘡。
4.可以做「提肛操」,增強盆骨底部肌肉力量
做操時,要保持思想集中,併攏大腿,吸氣時收縮肛門括約肌,呼氣時放鬆,重複30遍,一天做3次。
5.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要有良好的規律作息,避免出現熬夜的情況;同時要避免久坐久站,可以適當進行適量運動;避免搬重物、用力排便、咳嗽等使腹壓增加;長時間臥床休息如感不適,可採取左側臥位,避免子宮壓迫大血管,同時可以適當抬高下肢,促進血液回流。
掌握以上五點,就可以幫助減輕和改善孕期出現的便秘、痔瘡的情況,達到一定程度的治療,從而給各位孕媽們帶來一個更加舒適的妊娠體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hlj2HABgx9BqZZIfu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