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都知道,不管是養豬還是養雞,都會涉及到限飼的問題,只是階段不同而已。而種雞的限制飼喂階段相對較早,一般在4周齡到24周齡就要開始限制飼喂了,因為種雞具有超強的採食能力,生長發育速度以及體重增長速度都是非常快的,如果不早日加以控制,種雞的體重容易超標,從而影響到生產性能,種蛋的合格率也會有所降低。而且如果種雞體重過重往往會容易發生腿部疾患。
肉種雞的性成熟期一般比較早,限制飼喂可以推遲肉種雞性成熟的時期,同時可使肉種雞的骨骼和內臟器官早期得到充分發育,從而可以使肉種雞的性成熟期與身體成熟期同步化,另外還可以保持適當的體重。種雞27周齡以後,產蛋率可超過50%,30周齡進入產蛋高峰期。因此,採用限制飼喂,適當推遲性成熟期,可使種雞開產日齡比較整齊,開產適時,產蛋率上升快,產蛋高峰期持續時間長,種蛋的合格率也會提高。
另外從成本上來講,限制飼喂可以減少日糧的投入數量,減少飼料消耗,從而降低飼養成本。同時可以使種雞腹部脂肪沉積量減少,從而降低其開產後脫肛、難產的發生率。
如何掌握種雞限制飼喂的技巧?
目前,限制飼喂的方法可劃分為限時法、限質法和限量法等。在實踐操作中,也並非單獨使用某一種方法,有時也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例如,限時法主要是通過控制種雞的採食時間來控制其採食量,其實限時也就等於限量。限時法又可分為每日限飼、隔日限飼和每周限飼3種形式。
每日限飼是根據種雞年齡大小、體重增長情況和維持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每日限量投料或通過限定飼喂次數和每次採食的時間來實現限飼。每日限飼的優點是對雞產生的應激較小,適用於育雛後期、育成前期和轉入產蛋雞舍前1個星期。
隔日限飼則是把兩天限飼的飼料集中在1天投給,即1天喂料,1天停料。這種方法對種雞應激較大,但可緩解其爭食現象,使每隻雞吃料量大體相當,從而得到體重整齊度較高而又符合目標要求的雞群。該法適用於生長速度快而難以控制階段的雞群。
每周限飼是每周喂5天停2天,即將7天的飼料平均分配到5天投飼。這種方法一般不予採用。
限質法主要是限制飼料的營養水平,使種雞日糧中某些營養成分的含量低於正常水平。通常採用降低日糧營養元素,例如能量、蛋白質、賴氨酸水平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不能隨意降低,仍需滿足供給。
對於限制飼喂,重要推薦每日限飼和限質法,這兩種方法相對來說比較安全可靠,不會因為過度限制,突然有較大改變而使雞產生較大的不良反應。